本文转自:今晚报

和平区西宁道社区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

下沉法治资源 源头化解隐患

本报讯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平区南营门街西宁道社区坚决落实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打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为确保普法工作有力持续推进,社区成立了法律宣传领导小组,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政策法规,同时了解居民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问题。

近日,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吉利花园居民张某因邻居家装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与之发生纠纷摩擦。张某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装修噪声影响其正常生活和休息,虽曾私下多次找邻居协商,但均无进展。双方因此争执不休,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邻里关系。

社区第一时间带领普法服务队分别来到当事人双方家中进行调解,并将他们约到居委会的小会议室里坐下来聊聊。调解员像唠家常一样缓缓道来,渐渐缓解了双方的激动情绪,气氛也不再剑拔弩张。见双方能心平气和地协调沟通了,调解员抓准时机提出解决方案并得到了认可。双方随后签署了调解协议,一场风波至此平息。

社区坚持以基层党建为总抓手,建立起党员带头、居民参与、同频共振的“大党建”格局。社区建立网格管理团队,片区网格长、网格员、居民小组长、楼门长均由党员代表担任,大力倡导服务精神。居民有难题,一个电话就能得到帮助。从普法宣传到法律服务,社区处处有网格管理团队的身影。

结合实际情况,社区还经常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邀请南营门派出所民警到社区进行法治宣传及电信诈骗知识宣传,通过案例向居民讲解如何使用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社区近400名居民因此获益。

社区普法志愿服务队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进一步让法律政策深入居民心中,提高居民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是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社区调委会积极推动“枫桥经验”与日常工作融合,深化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求从源头处化解风险隐患,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具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