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啓智潤心,踐行“悅和教育”之路

讓教學相長成爲精彩的“金口故事”

武漢市江夏區金口初級中學校長鄭信華和學生們在實驗室裏。

校長名片:

鄭信華,武漢市江夏區金口初級中學校長。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江夏區數學學科帶頭人,區優秀教師。

□ 武漢市江夏區金口初級中學校長 鄭信華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武漢市江夏區金口初級中學位於長江江畔,龍牀磯旁,有着金口古鎮的歷史厚重,亦有着江夏新區的拼搏銳氣。作爲一所新建農村學校,不僅要解決“有學上”的問題,還必須解決“上好學”的問題。什麼是“好學”?在我看來,首先是教育質量過硬,其次是教學教研有特色。一句話:讓老百姓滿意!

爲了讓老百姓滿意,我們廣泛地開展訪談,請知名專家把脈,向同行求教,構建了學校、社會、家庭深度融合的智囊,將學校歷史融入做長,將地域文化融入做美,把時代風尚融入做新,把師生共識融入做實,把社會期盼融入做真,力促從裏到外讓學校辦成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好學校。因此,學校確定了“把每位師生都變成精彩的‘金口故事’”的辦學理念,並開始踐行“悅和教育”的特色之路。

■ 注重德育隊伍建設

爲學生的全面成長提供保障體系

何謂“悅和”?“悅和”是“喜悅”“怡悅”“悅納”“賞心悅目”與“和睦”“和諧”經過整合後的簡稱。文化內涵的打造首先需要一支成熟的教師隊伍。然而,我們的教師團隊是以“90後”“00後”爲主的年輕人,需要榜樣的引領,時間的磨礪,才能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教師觀、教學觀及教育觀。作爲一校之長,我責無旁貸。

雖說是學校的“一把手”,我仍舊帶着九年級一個班的數學課,安排好學校事務,還要靜下心來研究教學,通常一忙就到了深夜……對此,身邊有朋友不理解,可我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我把三件事融入日常,即:深入課堂,把握教學第一手資料;親歷課堂教學,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貼近教師,體驗教學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做一個全心全意的教研工作者。

一名班主任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於是,學校從三個方面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養。

啓動“青藍結對”。爲新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配“導師”,讓有豐富經驗的“老”班主任與年輕班主任“結對子”,鼓勵優秀班主任分享管理經驗,與新班主任交流管理方法和管理心得,快速提升年輕班主任的綜合素養與管理水平。目前,青年教師塗秀已經成爲了區“百優班主任”。

以考覈促培訓。學校緊緊圍繞“德、能、勤、績”,先後擬定和更新了《班級量化管理細則》《班主任工作考覈辦法》等班主任評選考覈制度,通過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的考覈辦法,採取定期與不定期、平時與期末等手段,進行多維度立體式的考覈與培訓,把班主任工作的追求點轉移到教育和管理的過程、細節、效益上。

啓動“3834工程”。第一個“3”,指的是3句話: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首席工作特色;用一句話揭示班集體文化的特點;用一句話歸納班集體精神的主核。“8”是8種不同的教育活動:一次別開生面的見面儀式;一次生動深刻的生命教育;一次貼近學生心靈的主題班會;一次民主和諧的幹部選舉;一次紮實細緻的留守子女(學困生)自助活動;一次科學縝密的質量分析;一次心貼心的家長聯席會議;一次體貼周到的家庭訪問。第二個“3”是指:一篇上佳的主題班會課案、班主任工作敘事報告、班主任工作總結。“4”是指:一本集體秩序臺賬;一本班幹部履職臺賬;一本留守子女跟蹤教育臺賬;一本班級學生安全跟蹤臺賬。

■ 堅持全面落實

努力保證課堂教學的嚴謹性

課堂是學校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學校始終把育人目標放在課堂教學的核心地位,抓實抓細過程管理。

我們堅持教學常規備課組每週查、教研組雙週查、教務處每月查、教職工和家委會代表每學期查等系列制度,推動課堂教學向實向好發展。

學校班子成員堅持“推門聽課”“學科診斷聽課”,定期與不定期抽查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瞭解教情和學情,收集意見與建議,及時制定出具體的教研工作目標和任務,穩步推進、精準落實,確保課堂教學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

鼓勵大膽創新。學校初步形成了以“十個一”爲主要內容的“悅和教學特色”,即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教學特色;一件課案體現自己的教學特色;一節課展示自己的教學特色;一次反思審視自己的教學特色;一種活動拓展自己的教學特色;一篇論文說明自己的教學特色;一份試卷檢測自己的教學特色;一次質量分析覈對自己的教學特色;一個微型課題提升自己的教學特色;一個微博(微信博客)推介自己的教學特色。

■ 藉助心理健康教育

爲學生的快樂成長搭建最佳平臺

2023年1月,學生剛剛結束網課,返校備考,不太適應,壓力頗大。恰逢武漢下了第一場雪,“90後”教師秦夢依囑咐了相關安全事項後,答應了學生們玩雪的請求。那天,師生一起在操場上堆雪人、打雪仗,壓力和疲憊消弭在歡快的氣氛中……

近幾年來,學校圍繞“悅和教育”的育人目標,依照《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綱要》,全面部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尤其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加強學生心理狀況科學監測,落實常規教學,不僅堅持每週一節心理健康課,而且還進行教學研討。學校堅持建好用好心理輔導室。學校心理輔導室功能齊全,設有心理放鬆區、個別輔導區和心理檔案與資料室,對學生心理輔導檔案及時存檔。同時,相關教師利用心理輔導室積極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在教師心理維護方面,學校也採取了很多舉措。每年利用節假日開展教師活動,如迎春徒步、戶外拓展、遠足拉練等,深受教師歡迎。在此基礎上,帶動家、校、社區三個面,積極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學校心理健康工作螺旋式上升。

■ 堅持有效教改

努力追求教學研究的實效性

來自福建廈門的青年教師徐佑男,在學校“悅和教育”的浸潤下,已經把武漢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曾幾何時,徐老師也困惑過: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如果教師在日復一日的雷同中停滯不前,得不到延展,那麼生活將變得虛無。

於是,她用自我更新和發展去創造出更多美好的可能。哪怕教了三年八年級語文,她依然選擇在每次上課之前重新備課,通過查找最新的教學論文和觀看名師課程獲取全新靈感、設計亮點,刷新教學思路。這些思考,變成一堂堂讓學生喜歡的課。

不同層面的教師,有着不同的專業發展需求。學校根據教師教學素養摸底調研情況,以“問題導向”和“價值導向”爲原則確定了“8+1”教研模式,每學期形成一整套全科教研資源庫。爲更好地使教研落地實施,學校還通過“教研首席負責制”和“教研成果資源包”進行兩端雙向管理。

高質量的教研氛圍下,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在2022年江夏區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中,徐佑男、李程兩位青年教師榮獲特等獎,秦夢依老師獲得一等獎,塗秀、鄭暢等教師獲得二等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這個漫長艱辛卻又充滿浪漫的靈魂工作,需要熱忱與愛的堅守。相信有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有學校上下的精誠團結和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逐步建成金口地區獨有的高質量品牌學校,讓教師成爲“悅和教師”,讓學生成爲“悅和少年”,讓課堂成爲“悅和課堂”,讓班級成爲“學習樂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