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甘南日報

成縣鄉村民居牆壁上繪製的風景畫。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思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思璇

初夏時分,走進甘肅成縣王磨鎮楊莊村,滿眼翠綠,風光旖旎。

村莊內,道路縱橫交錯,平坦寬敞,房前屋後一塵不染,整潔有序;道路兩側,花樹繁茂,與色彩斑斕的牆畫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景緻;鄰里之間和睦融洽,互助互愛,共同營造出一個生態宜居、美麗和諧的鄉村新風貌。

近年來,楊莊村充分發揮鎮村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匯聚羣衆力量,提升羣衆的認同感、獲得感、責任感,形成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強大合力。

肖田雨是王磨鎮的一名幹部,看到楊莊村裏的許多牆面都舊了,村上資金又有限,自己學過畫畫,便自告奮勇在村內畫起了牆畫。

“團結楊莊”“紅石榴”……一幅幅內容豐富的畫讓原本單調的牆有了靈氣,傳播文明鄉風的同時,也讓這裏成爲附近靚麗的“打卡點”。“楊莊村既是我的工作地,也是我的第二故鄉,通過我的努力讓羣衆感受鄉村更美,讓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文明村風,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肖田雨說。

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讓“民生”跟着“民聲”,讓“民心”匯聚“民力”。

楊莊村通過“支部引領、黨羣共建、羣衆共享”治理模式,以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爲重點,依託民事直說會、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等,傾聽羣衆訴求,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帶領羣衆從“站着看”到“點個贊”,再到“一起幹”,不斷提升村民生活品質。

“黨羣服務中心附近一下雨總會滑坡,既不方便羣衆出行,也非常影響環境美觀,能不能想辦法解決一下?”羣衆有訴求,村裏就有回應。

針對羣衆訴求,楊莊村黨支部當即組織民事直說委員會成員及相關羣衆代表召開說事議事會,進行集中商議,達成了共識——組織黨員羣衆70餘人次,動用機械設備2輛,完成土坎工藝護坡320多米的修築,並在護坡上因地制宜栽了道牙磚,栽植馬蓮花400多米,栽植行道樹270株。

治理改造完成後,樹下有花,路邊有景,這裏成爲村裏名副其實的“小景觀帶”。“以前滿是雜亂的蒿草,周邊環境衛生差,現在新修了工藝護坡,每天閒暇時到這裏散散步,心情也舒暢了,爲村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對此,村民們紛紛誇讚。

這只是王磨鎮持續深化運用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的一個縮影。王磨鎮將繼續總結經驗、真抓實幹,着力在深化拓展、創新載體、完善機制、優化服務上下功夫、求實效,把好事辦到羣衆心坎上、把實事辦到羣衆需要處,不斷提升廣大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