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作者:鄒蘭斯

《光明日報》( 2024年05月24日 09版)

【文化評析】

以“互聯互通 共同繁榮”爲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近日在西安舉辦,來自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共話數字絲路發展新機遇,共築數字時代的聯通之橋。隨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加速推進,一條新的跨文化傳播之路正逐漸延展開來。曾經川流不息、連接萬邦的古代絲綢之路如今被數字技術帶入了全新語境,把握好這一跨文化傳播的數字機遇,以更具特色的話語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對於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絲路通達古今,數字聯通未來。歷史上,絲綢之路既是貨品交易的商貿之路,也是不同文明交流融匯的文化之路。藝術、科技、宗教等隨着器物的流通實現跨文化傳播,加深了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消弭了區域之間的文化隔閡。比如,中國的茶葉通過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商貿需求增大促進中國製茶技術不斷提高。時至今日,茶葉已成爲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廣泛傳播的茶文化也成爲連接世界的一座橋樑。當前,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爲跨文化傳播賦予更高效能。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數字技術手段的加持下,“中國製造”以更爲直觀、生動的方式快速走進全球視野,而跨境電商等數字貿易新業態的興起,讓商品貿易的交易流程更加簡便,分秒之間即可觸達八方、跨越山海。

緊扣數字技術發展脈搏,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交流合作,不僅將爲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繁榮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更可沿着文化交流的歷史路徑,彌合文化差異、促進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絲路電商”朋友圈不斷擴大,帶動更多國家融入全球供應鏈;數字技術合作賦能農業生產,爲各國減貧事業貢獻積極力量;數字基礎設施加快互聯互通,普惠包容的數字未來變得清晰可及……千年駝鈴迴響雲上,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讓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在數字時代更加閃亮。數字合作打通了地域間的封閉性,拉近了各國民衆心與心的距離,爲增進不同文化間的理解互信提供寶貴機會。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30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數字合作營造的互惠互利、共生共贏文化語境中,我們從全新的角度理解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的深刻內蘊。

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持續深化,使得互聯網發展紅利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數字化時代,語言、時空都不再是阻擋人們自由互動對話的障礙,跨文化傳播也呈現出許多新的特徵。在這樣的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對外話語傳播力、影響力,需要革新理念,創新手段,適應數字時代文化傳播新形勢。比如,相對來說小語篇、小敘事更符合數字互聯的特點,貼近各國民衆的生活,因而更容易縮短文化距離。做好中華文化的跨文化傳播,更應依託數字互聯的特性,深挖自身的文化張力,展現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生動立體地展示中國文化形象。

面對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時代機遇,我們有責任與義務,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華文化在世界舞臺上激盪動人旋律,奏響華美樂章。

(作者:鄒蘭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