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董興生    

2024年5月13日晚間,深交所官網發佈消息稱,由於安徽晶奇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奇網絡)與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文件,中國證監會決定終止其發行註冊程序。

公司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晶奇網絡申報創業板上市的時間較長,公司於2020年12月提交申請文件並獲得受理,2021年8月過會,並於當年10月提交註冊,然而兩年半後公司仍未註冊生效,直至IPO(首次公開募股)宣告終止。

對於長時間未能註冊生效的原因及終止IPO後的計劃等問題,2024年5月14日上午,記者致電晶奇網絡併發送了採訪郵件,然而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覆。

目前業務規模相對較小

晶奇網絡聚焦醫療醫保、民政養老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主要爲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等客戶提供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按照具體業務類型,公司主營業務可劃分爲軟件產品、運維及技術服務和系統集成。

報告期內(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晶奇網絡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5億元、2.32億元、2.38億元、1.13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6231.62萬元、6331.78萬元、4968.22萬元、1617.54萬元。從業績來看,晶奇網絡2021年收入、淨利潤呈現小幅增長,2022年歸母淨利潤明顯下滑。

對此,晶奇網絡在2024年1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註冊稿)中表示,受宏觀經濟、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同行業可比公司2022年均出現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公司亦較上年度下降26.12%。

不過,相比同行業可比公司來說,晶奇網絡業務規模較小。2022年,久遠銀海營業收入爲12.83億元、創業慧康營業收入爲15.27億元、衛寧健康營業收入爲30.93億元、ST易聯衆營業收入爲5.39億元,均遠高於晶奇網絡。

晶奇網絡坦言,考慮到公司目前業務規模相對較小,抗風險的能力相比同行業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劣勢,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可能面臨安徽省外市場拓展不利,進而影響公司發展速度及盈利能力的風險。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深交所對創業板申報企業的成長性要求也在提高。2022年,《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就提出“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不低於20%”的指標;2024年4月30日,深交所就正式發佈《股票發行上市審覈規則》等9項規則答記者問,強調創業板成長性要求,將創業板定位評價標準中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指標由20%適度提高至25%。

2020~2022年,晶奇網絡主營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爲7.81%,相比創業板定位評價標準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指標,存在一定差距。

按照晶奇網絡初步測算,公司2023年業績將出現明顯好轉,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1億~3.4億元,同比增幅爲30.30%~42.91%;預計實現淨利潤5800萬~6800萬元,同比增幅爲18.99%~39.50%。

應收賬款回收受到關注

晶奇網絡客戶羣體主要包括政府部門、醫療機構以及中國石油等大型企業單位等,公司主要通過招投標、商務談判等方式取得業務合作。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招投標獲取的收入 佔 比 分 別 爲 47.41% 、48.72%、43.65%、56.18%,系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公司存在部分項目開工時間早於招投標時間的情形,晶奇網絡解釋稱,該類項目涉及民生領域,存在啓動及完成時限要求較緊、內部審批流程相對較長的情況,報告期內,該類項目公司均已依法履行了相應的招投標程序,並在中標後簽署業務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晶奇網絡在過會時需進一步落實事項之一便是補充披露報告期內招投標行爲的法律風險。

此外,晶奇網絡應收賬款回收也是交易所問詢函、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報告期各期末,晶奇網絡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1.50億元、2.25億元、3.18億元及3.71億元,增長幅度超過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幅度,尤其是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甚至超過了營業收入規模。

在應收賬款回收方面,報告期各期末,晶奇網絡賬齡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爲5246.98萬元、7850.06萬元、1.39億元、1.77億元,佔應收賬款餘額比例分別爲34.92%、34.94%、43.66%、47.60%。

晶奇網絡表示,公司主要客戶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受財政資金安排、付款審批流程等影響,付款週期一般較長,因此公司應收賬款中存在逾期的情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各期末,晶奇網絡逾期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爲8470.25萬元、9644.05萬元、1.69億元、1.92億元,其中逾期賬齡2年以上的應收賬款金額佔比分別爲27.58%、32.16%、25.06%、29.24%。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前十大逾期應收賬款客戶累計逾期金額爲7788.54萬元。晶奇網絡稱,公司前十大逾期應收賬款客戶主要爲政府部門和大型國企,公司已積極與相關客戶就回款進度進行溝通協調,並形成相應的回款計劃,公司與其不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