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麗的地方

文/七月

2023年的深秋,南湖文友晨在羣裏盛邀我們去參觀她曾經工作過的川東造船廠。晨說因三峽蓄水致江水倒灌後,在廠區的原職工醫院那裏,出現一道別致的風景,美極了。我們南湖之約文學社的姐妹們欣然受邀。

我們前往的這天,正是農曆十五下元節,即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亮節,天公作美,初冬的江城恰遇難得的豔陽天。上午九點半,我們乘坐晨駕駛的車,愉快地出發了。同車的姐妹們都很激動,空氣裏都瀰漫着快樂的氣氛。同行的竹影最高興,因爲我們要去的地方正好是她曾經工作生活過幾十年的地方。

其實,一直生活在涪陵的我,對川東造船廠並不陌生。它是我二姐下鄉返城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單位,在這裏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當時屬於中央廠礦,是生產軍艦的軍工保密企業,對外宣稱的單位名爲紅星機械廠。所以,老涪陵人到現在還習慣叫它紅星廠。正因如此,這種涉密的軍工企業,一般都建在交通不便的山區。按當時的條件,沒有公路,只有水路可行。可是在夏天,如遇長江發大水,江上就要封航,有時在廠裏十天半月都回不來。我二姐在這裏工作的時候,晨和竹影她們這一代人還沒進廠。

之後,隨着形勢的變化,時代變遷,廠區逐步開放。二姐因工作調離後,我也陪同回來探親的二姐,多次回老廠故地重遊,每次她都感慨頗多。許多曾經熟悉的地方,都不復存在。又十分欣喜,如今早就不用乘船了,道路通暢,廠房樓舍,煥然一新。偶然看到幾處遺留的樓舍,甚感親切,飽含着二姐他們這代人對青春的懷念和歲月的見證。

很快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此時,豔陽高照,空氣清新,能見度極高,遠山近景,從車窗外映入眼簾。路遇一處觀景臺,我們迫不及待地大喊“停車,停車”。晨趕緊在路邊把車停下,我們幾個從車內一湧而出,快步登上觀景臺,一切美好都在眼前。啊,真的是青山含遠黛,白雲空自流啊。尤其是那一汪江水,竟成了寬闊的湖面,陽光灑落在水面,星星點點,映襯着岸上白牆黛瓦的村舍,好一派俏江南風光。

不遠處,三座平行且錯落有致的大橋比鄰而居,把溝壑變成通途,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好,見證了三個時代的變遷,一代更比一代好,一代更比一代強。這也是二姐感觸最深的地方,當年在廠裏工作時,可沒這麼快捷方便,今非昔比呀。這時,一輛動車正從最高的那座大橋上飛馳而過,彷彿要把人們載向更美更好的遠方。如今,此地已成許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打卡的網紅景點。這時,一輛動車正從最高的那座大橋上飛馳而過,彷彿要把人們載向更美更好的遠方。

橋下的村落,三面環水,形成一個半島,果實壓枝,茂林修竹,林中村舍,錯落有致,裊裊炊煙,人間煙火,倒影盪漾,似江南水鄉,別有洞天。

曾經的廠區職工醫院也坐落其中。我跟隨竹影走進去,陽光照在不大的院落裏,樹木參天,醫院大樓已人去樓空,竹影沒遇到熟悉的人,只有職工樓還有的衣衫晾曬在窗外,在風中搖搖擺擺,還透着一絲人氣和一份淡淡的寂寥。

連接廠區和職工醫院的紅星橋,這座記載着幾代人故事的大橋,橫跨水面,江水倒灌,水滿小溪時,把它變成一座浮橋,靜靜的浮於碧水上,迴清倒影。江水退去,它又是一座堅固的大橋,巋然不動,穩穩地跨越兩岸。水漲水落,讓這裏形成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黃昏來臨,安靜的夕陽,悄無聲息地把江水和村落染紅。把這個見證着三線建設者那激情燃燒的地方照得火紅。我們一羣后來者正在這美麗的熱土上,圍爐煮茶,談天論地,來回奔跑,拍照留念,享受歲月靜好。

夜幕下,一輪皓月當空,如水的月光讓美麗的半島更添朦朧,更加美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