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新文章

書法第一網 2019-03-31 21:39:08
書法第一網 2018-12-31 04:18:11

文徵明 《雪詩卷》放大版 文徵明行草書作品《雪詩卷》,作於1536年,系紙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雪詩卷》釋文: 積雪縞晴畫,離離見高松,睠茲歲寒姿,不復知春冬。 旭光時明滅,奄忽浮雲蹤,塵心不能蕺,歲晏徒忡忡。 朝光謝晴綺,飛霙炫瑤姿,微風吹竹聚,文玉紛差差。 霜竹行己繁,水谷流寒澌,玄機抱終始,逝矣夫何疑。 夜寒拂衾禂,曉色明窗牖,有客落叩門,稚子方擁帚。 玉梅已敷英,寒香在纖手,一樽誰與同,自入無何有。 空庭集飢烏,景色入寒冱,濃陰釀朔雪,松石積縞素。 玉顏不望好,日出四檐雨,簿晚北風微,幽人啓朱戶。 朔風號枯藤,日暮殊未息。居人事塞向,鷙鳥厲高翼。 不知夜來雪,庭戶皓已積。來麥端可期,三白已兆一。 陽卉不復腓,研沼氷初結。雲日弄寒姿,晶光互明滅。 雙扉風自揜,陋巷人跡絶。庭鳥忽自飛,蒼松落殘雪。 初旭射茅檐,枯叢戀寒雀。睡起無餘聲,風簷時自約。 展冊娛道言,樽酒獨斟酌。無人不妨閒,客至亦不卻。 擁寒不出戶,焚香娛燕清。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虛楹。 修竹不受風,時時蒼玉鳴。閒情溢眉宇,酒醒詩亦成。 殘雪不蔽瓦,斷溜收寒聲。晨威悽以嚴,雲日麗新晴。 凌風振從薄,枯卉不復榮。年光屬歸斂,慘淡有餘情。 丙申長至後二日爲體之書 徵明

書法第一網 2018-12-20 21:24:54
書法第一網 2018-12-19 08:39:07
書法第一網 2018-11-26 20:58:59

人民日報:中國書法將爲中國文化爭得最大榮譽和最廣泛的尊崇 中國書法已經成爲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其保護和傳承,已經不僅僅是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藝術的責任,而且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人類文化傑出樣式的保存、發展、傳承的責任。這種遺產的破壞、扭曲、損害與滅絕,不僅僅是對一國文化的傷害,也是對人類文明的褻瀆。這種文化遺產一旦瀕危,將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甚至受到來自全世界的批評、指責、聲討等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榮譽稱號,在這個意義上也是一把雙刃劍,是榮譽和責任並存的文化身份。 中國書法的發展有責任加大向世界人民的傳播、交流和共享的進程。“代表作”的身份使中國書法的對外傳播獲得了更便利、更高端的平臺。積極推介、傳播中國書法,特別是在海外傳播中國書法,是後申遺時代中國書法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 同時,我們一定要維護書法的歷史傳承。沒有歷史傳承、沒有歷史根基者,不能叫“遺產”。中國書法的後申遺之路,絕對不能離開自身的歷史,而應該強調和強化與歷史的一脈相承。書法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包含了相當的藝術基因和藝術創作形式。堅持“非遺”原則,並不是完全排斥書法的藝術創新,它所強調的是當它作爲“遺產”時,它的主體、主流、主幹必須是從傳統走來的。沒有任何傳統根基的書法,不能稱之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而只能稱之爲別的什麼“藝術”。 當然,中國書法的傳承必須是動態的。這包括兩層意義:一是傳統的真草隸篆諸種書體必須依然存活於當代書家的書寫中,書法諸體的歷史沿襲傳承有序、代有傳人、代代相傳;二是當代書家人才輩出,書法活在當下,書法流傳不絕,書法依然爲人書寫,一切機器的、印刷的、電腦的、設計的、製作的、製造的“書法”或“書法式書寫”都不是真正的可以作爲“非遺”的書法,至少不是書法的主體。 因此,書法史的整理、研究、書寫必須得到高度重視,書法史中的體裁史、人物史、書風史、書論史、斷代史、通史、簡史、專史(碑史、帖史)等,都應有專門的研究,匯聚成與書法史本身一樣輝煌的史學史書著述。 應當認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一個鋼筆和電腦的時代,毛筆的實用性書寫被普遍放棄,書法的傳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環境變異。我們的書法或書寫已經在最近的百年間格局大亂,傳統書法不斷被邊緣化;我們的傳統文字也經歷了百餘年簡化字加拼音的衝擊,文字的字體、字形、字意已發生極大變化,書法的文字學根基和素材的多樣性大受動搖;我們的國學也在百餘年間被西學和新知全面取代,教育體制、教育方式、教育內容也與傳統私塾、書院完全不同,並且兩者是替代式、置換式交接,根本沒有承前啓後的過程;我們的詩、文、畫傳統也迥異於歷史,白話詩崛起後,舊體詩、文言文也隨之衰落,印刷品的格式制式也從豎排右起,一變而爲橫排左起,中國畫之書法缺失已不是個案而是普遍現象了,書法的文化背景與文化依託幾近棄絕,書法的歷史地位曾一度從歷史的最高峯跌落至歷史的最低谷。從低谷向高峯攀爬、迴歸和復興,其艱難可想而知。 可是,當下書界和社會衆生,將許多非大家非名手的書法作品抬到很高的地位,使當代書法史黯然無光,使當代書家貽笑歷史。書法一百年間遭遇的變局比任何一種中國藝術形式都更加劇烈。因爲它是全民性的文化行爲,所以它在全民盛行時比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具有更強大的根基和人才環境;也因爲它是全民性的文化行爲,在文化斷層尚未填補的當下,也最容易在全民性放棄、全民性喜新厭舊中失落,從而全面衰敗。這就是書法藝術的獨特的歷史悲喜劇。 那些急於讓中國書法走向世界的人們,往往對中國書法不能輕易地在中西之間廣泛交流交往而自卑、自責,甚至自嘲自賤。竊以爲,這一點恰恰是中國書法最可貴的文化品質和品性,是中國書法特立獨行的標誌之一,是中國書法將來爲中國文化爭得最大榮譽和最廣泛尊崇的文化個性。這也是中國書法作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在後申遺時代最應該堅守的文化特質。中國書法的文化光榮不僅在於它幾千年的文明史,更在於它今後幾百年幾千年對全世界的文化吸引力、征服力。 所以,中國書法在後申遺時代的發展路徑,並不是屈尊低就外人的好奇和滿足這種好奇的粗糙粗鄙的書寫與書寫表演,而是堅守它的文化個性,保持它的文化尊貴與高貴品性,維護它的文化神聖神奇神祕和博大精深。

書法第一網 2018-11-11 09:19:31

別看到草書就說“醜書”,五種方法教你讀懂草書之美! 草書藝術的欣賞,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要想欣賞好草書藝術,先須瞭解草書的特點,草書藝術的美在哪裏。 有人說草書藝術的美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表層的外形美和深層的蘊涵美。也有人將草書藝術的美概以十點:曰點劃飛動,曰筆情墨趣,曰結體多變,曰章法生動,曰線條優美,曰血脈連通,曰氣韻天成,曰轉化跌宕,曰氣勢磅礴,曰奇逸瀟灑。 總之,草書藝術之美宛若無言而有詩篇之意蘊,無動而有舞蹈之神形,無色而有繪畫的斑斕,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 草書欣賞標準 欣賞草書(行書)藝術作品的標準,可以說並無定式。對於同樣一幅草書藝術作品,因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養,不同的際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標準;同樣的人因早年、中年、晚年的差別,其標準也可以變異。 儘管如此,前人通過長期的實踐,把欣賞書法標準多有概括。 有人歸納爲四條:曰氣韻,曰選材,曰墨色,曰裝背。也有人歸納爲六條:曰形體,曰魄力,曰意態,曰流派,曰才學,曰氣象。 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作爲草書(行書)藝術的欣賞標準: 一、線條美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的線條,尤其是草書的線條,更具有明顯的特點。它不僅有形狀上的區別,方向上的不同,而且還有疾澀、潤燥、扁圓、質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異。 草書藝術線條的千奇百怪、變化莫測,最能表現出一個草書家微妙的內心感受。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線條才明快愉人,給人以美感呢? 線條的力感 凡給人以美感的線條都是有力度、並富有立體感的線條。力感在傳統書學中又稱“筆力”。 古今研習草書者反覆強調正確“運筆”,歸根到底,就是爲了使書法線條顯示力,富於彈性(內有勁力的表現)。 書法的線條應象“鐘錶中常運的發條”,而不可似“湯鍋裏煮爛的麪條”,這個比喻“力的藝術”;告訴我們書法是線條的力感,是草書藝術的生命。 線條的情感 “書者,抒也”。中國書法的點、劃、線充滿着活力,韻律和節奏,顯現動人的表情美。 所謂表情美,是書家和欣賞者雙方在書法藝術上共同配合的視覺審美經驗。一幅成功的草書作品,是作者凝神結思,蓄情而發,一瀉而出的情感流露。 “以情感人,用情作書”,是書法成功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線條的節奏感。 “一畫之間,變化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草書如若粗細一致而無節奏的線條是不能給人以美感的,所謂抑揚頓挫,提按起伏,滿紙雲煙,雖寂然無聲,卻有音樂的旋律,這恰恰是草書藝術備受人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代書法家特別注意線條的主次對比,並往往將最能表現書者個性的筆畫作爲“主筆”以展示特有的美感。如顏真卿飽滿的懸針豎,黃山谷一波三折的長橫和大捺,米芾別緻的豎勾等。 此外還有大小、縱橫、向背、偏正、疏密、粗細、濃淡、方圓等多種對比手法。 線條的呼應 “起筆爲呼,承筆爲應”。呼應之作用,在於將原來個自獨立的線條貫通爲有機的統一體。線條有呼應,就象有氣在流動,就象被賦予了生命一樣。傳統的書學稱爲“引氣”、“血脈”,提出以“首尾呼應,上下相接爲佳”。 如現代美學家宗白華所說:“能偃仰顧盼,陰陽起伏,如樹木的枝葉扶疏,而彼此相讓;如流水之淪漪雜見,而先後相承”。“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樂”。 二、結構美 對結構的欣賞,一般的理解常常是結構是否整齊,是否符合於平衡對稱的要求,實不盡然。平衡對稱固然是一個基本要求,但結構美更注重平衡對稱中又有變化,而且其變化是否有所創新,不落俗套。 成功的草書藝術結構,既合乎平衡對稱,各部份對比照應;又有長短、大小、闊狹、疏密、橫直……種種富有新意的變化,從而形成一個多樣統一的和諧。 三、章法美 章法就是一幅作品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是否疏密得當,大小相宜。 一幅章法講究的草書作品,則能表現顧盼有情、精神飛動、全章貫氣的藝術效果。 四、墨韻美 草書藝術主要以水墨線條表現其美。一幅作品有無神采,要看運墨是否靈活: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濃淡、輕重、枯潤、明暗、薄厚、清濁等不宜完全一樣。 五、意境美 在欣賞了筆墨結構章法之後,仍須進一步去把握整幅作品所特有的意境美。 草書的意境美,指的是作品所表現出作者在精神、審美、風格,及對欣賞者產生的感染力的藝術境界。

書法第一網 2018-11-02 08:31:01

近視2000度,也擋不住他對蠅頭小楷的熱愛! 晚年的沈尹默在寫字 沈尹默的書法,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筆筆有來歷交代的很清楚。 但是你知道嗎,沈先生是一個高度近視2000度,特別是晚年幾乎接近盲人。但即使眼睛不好,他晚年還是經常伏案寫蠅頭小楷。 沈尹默的人生是“書法人生”,他的一生主要精力傾注在書法上。 我們很少看到中國二十世紀一個著名的學者、詩人、教授、校長,把如此多的心血和精神完全託放於書法。 相反,書法在很多文人雅客眼中是壯夫不爲的雕蟲小技,但是沈尹默力挽狂瀾,迴歸經典,走進“二王”,爲中國的書法走正脈、走正路、走正途立下了大功。 沈尹默先生真可謂把一輩子主要心血都熔鑄在書法創作、書法理論建設和書法人才培養當中,對中國書法文化復興作出了努力。 在這個意義上,沈尹默先生以“二王”體系爲本體,又具有當代性創新的妍美流暢的經典書風,應該是獲得理論界重新評價的時候了。 他強調“妍美”使得筋和骨都內擫在他流暢的用筆當中,不是有意的把字寫得粗發亂服筋骨外露一覽無餘。 而是蘊藏在行筆的風神爽朗之中,深蘊中國文化的“綿中藏針”書卷氣審美精神,讓人玩味再三。 沈尹默在筆法、筆勢、筆意等書學理論上同樣有精深的造詣,寫出了不少書論著作,撰寫了一系列的書法論稿。 他從微觀的角度對書法藝術及其技法進行探索,建立了獨特的沈尹默書法體系,不斷推出新的著述。 沈先生化古開今,在傳承中創新,在闡釋中發展,把筆法問題講解清楚通透,對現代教育體制中的書法研究、書法教育、書法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 《沈尹默手書詞稿四種》 1984年初版,僅印4150冊,小楷墨跡

書法第一網 2018-11-02 08:30:54
書法第一網 2018-11-01 18:50:10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