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0日盐城讯 近段时期以来,东台市东台镇华灶村的老人们有点忙:一茬茬菜薹采摘完毕,复套种的荷兰豆又陆续上市。豆架下,同样套种的扁豆正藤蔓吐蕊、争相攀爬……老人们起早贪晚,浇水施肥、采摘装运,将翠生生的荷兰豆源源不断送往集中收购点。

华灶村是一个以粮食和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村,“薹豆豆”模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东台西溪是“天仙配”传说的发源地,当年七仙女被逼离开董永、回归天庭时,忽然想起光顾着织锦替董永赎身,忘了从天庭带来的“仙豆种”,手忙脚乱中将“仙豆种”抛向人间,正好落在了华灶村境内。百姓不知究竟,相互询问:“何来豆?”随着时光的变迁,“何来豆”变成了“荷兰豆”。于是,荷兰豆在华灶的田间地头、拾边隙地有了容身之处,最终形成家家种、户户植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头脑灵活的华灶后生纷纷走出家门淘金创业,他们的父母则成了“留守老人”。

1997年左右,“闲居”的老人们不安于“坐享其成”,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动起了脑筋:既然家家都有种植荷兰豆的经验,不如想办法把这豆做大,既活动了筋骨,也增加了收入,也算是老有所为,自食其力。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一改零星种植模式,把责任田全都种起了荷兰豆。

几年下来,老人们发现,荷兰豆虽能挣一点钱,但豆行间一米左右的土地空着似乎有点可惜。正好村里引进了薹菜品种,头脑活络的老人便将菜种撒向了“被荒废”的行距土地,更有甚者,在荷兰豆旁栽上了扁豆苗。如此一来,形成了每年10月同步播种,来年春节菜薹上市,4月下旬菜薹扫尾,荷兰豆“闪亮登场”,两个月左右荷兰豆拉藤清田,南汇扁豆再次“亮相”的“薹豆豆”轮番上市模式。据了解,华灶全村7000多亩耕地,除75%种植粮食以外,“薹豆豆”种植面积达450亩,年产薹菜350吨、荷兰豆400吨、扁豆730吨。而从事“薹豆豆”种植的有600多户,80%以上为“留守老人”,平均年龄达69岁,年龄最大的村民袁林香已超过90岁。

华灶村兴起的“薹豆豆”也衍生出了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2008年,村民严光智首先挂牌成立了“东台市东台镇华灶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紧接着,缪龙官、吴兵、严国成等5位村民也举起了“集中收购”的大旗。随着华灶“薹豆豆”名声不断叫响,省内外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临近的头灶、南沈灶、富安、唐洋等镇农户也纷纷效仿,加入了“薹豆豆”循环种植队伍。华灶农民经纪人立即将收购的触角伸向周边镇村,在当地发展下线、设立收购点。目前,农民经纪人从业人员已达百余人。从每年春节后薹菜上市开始,华灶人在本村及各地设立的收购点总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薹豆豆”的卡车,从各收购点源源不断驶向浙江、上海、安徽、山东、苏锡常等省内外市场以及脱水加工厂。他们每年外运的“薹豆豆”达近亿吨,在拓宽东台农产品销售市场、为农户带来销售便利的同时,也获得颇为丰厚的经济回报。

“薹豆豆”“拴”住了老年人的心,“牵”住了老年人的情。在镇人大代表、华灶村书记严兴民的带领下,华灶的老年群体和他们的“薹豆豆”也成为华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村里曾算过一笔账,仅“薹豆豆”一项,就为华灶和周边镇村农户及农民经纪人带来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在华灶,老年人靠着“薹豆豆”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严兴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