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原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郝柏林先生,因病不幸于2018年3月7日下午16:39在北京公安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根据郝柏林先生生前遗愿,不举行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

深切悼念郝柏林先生,愿您一路走好!

《物理》杂志曾这样评价郝柏林:

郝柏林院士是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和疾风暴雨中成长起来的理论物理和计算物理学家,我国非平衡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倡导者,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促进者。

1934年,郝柏林院士生于北京。他家学渊源,其父是上世纪20年代北大生物系学生,并在20年代担任过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或许正因如此,他对物理和数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他在北京俄语专修学校二部学习,成为留苏预备生。1954-1956年,他被分配到了乌克兰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矿山系学习。尽管这并非他所喜欢的专业,他依旧服从于组织的分配。

然而,他从未放弃过植根心中的物理梦想。他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于钻研数学,以等待一个改变命运的时机。1956年,他顺利通过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粟费席兹教授的数学面试,得以转专业到物理系。仅用3年时间,他就完成了其他学生5年才能修满的课程。粟费席兹教授是他的伯乐,不仅慧眼赏识了他的数学才能,还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研究组。郝柏林不负所托,敏锐地发现了粟费席兹研究组关于金属费米表面理论论文的错误,并指出了改进方法。后来,他的毕业论文就是以此为主题完成的。

1959年,他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并在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度过了四年的研究生岁月。留苏回国后,郝柏林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在那场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动乱发生之前,他都承担着助理研究员的工作,参与国防科研任务和基础研究。

动乱期间,郝柏林并未受到严重冲击,他所付出的代价是被调离国防科研队伍,与许多同事相比,他可称得上幸运。他被派到了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抓革命,促生产”,跟随梁栋材先生标注胰岛素原子的坐标。等待窄行打印机输出纸带,把数字抄到坐标纸上,再绘出电子密度线,这就是他的具体任务。这段岁月里,他因祸得福,学习到了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

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文革期间,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纷纷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郝柏林也在其中。据他后来回忆,当时每天傍晚有三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就独自打开随身携带的木头箱子,写作FORTRAN教科书,这本书后来成为了文革后第一本风靡一时、并得到数次翻印的计算机语言教材。

文革后,郝柏林回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后来又当选为理论物理研究所院长。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2005年开始,郝柏林去往复旦大学,担任教授一职。

十几年前,曾有记者探访郝柏林院士寓所,为他的简朴深感叹服。客厅里的桌椅都是上世纪遗留的旧物,沙发也窄小轻简,一看即知主人绝非耽于享乐之辈。尽管自己生活清苦,他依旧关心着青年们的教育事业。2016年,郝柏林携夫人张淑誉回到母校河北师范大学,将他和夫人的藏书,包括家传的部分明清时代的线装书,都捐赠给了自己的母校。这些藏书含线装书30种212册、个人著作69册、中文图书545册、外文图书237册,共计1063册。

2007年,已经是73岁高龄的他在网络上开通了博客,将自己的文字刊登于网上,与读者们交流与分享,希望不再“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身为有45年编程经验的“老程序员”,他在此针砭时弊,也常发思古之幽情,写下数篇怀念老友的文章。

如郝柏林院士自己所说:“顺乎历史潮流 ,坚持个人奋斗”,他是位极具个性的科学家。不论学术上还是科技政策方面的问题,他都直言不讳,坦陈己见。他说,“中国不仅需要科学家,更需要科学战士。”或许正因为这一信念,几十年来,他既作为一名科学家认认真真地做学问,也作为一名科学战士努力与种种违背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言行搏斗。斯人已逝,而其声名必定著在简册,昭如日星。其治学之一生,奋斗之一生,高尚之一生,精神永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