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起網紅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網紅”是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爲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爲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他們的走紅皆因爲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與網民的審美、審醜、娛樂、刺激、偷窺、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無意間受到網絡世界的追捧,成爲“網絡紅人”。

其實中國的網紅已經經歷了好幾個時代。我所知道的,已經是第二代的網紅了,像“芙蓉姐姐”“鳳姐”等爲代表的這一類人。他們的特徵是“話題性”。他們往往能製造出曇花一現的話題,但是那個時候,他們的幕後團隊還沒有找到一條靠譜的盈利模式。而這兩年的網絡世界,一個完整的網紅經濟模式已經成熟。於是你會發現這幾年網絡世界,網紅正以高頻率的次數不斷出現,而且他們即使風光一時,也能收入不菲。然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夢想着一夜成名,月入百萬。可是這個網紅經濟真的靠譜嗎?它又能走多遠?

網紅成名的分類

1、意外成名

這一種類型的網紅他們主觀並沒有要刻意的炒作自己,而是自己不經意間的某一行爲被人通過照片或者視頻傳上網絡,因爲他們的身份與其表現同社會的一般印象具有較大的反差,或是因爲長相出衆等原因。迅速引起廣大網民的注意,從而成爲“網絡紅人”。比如下圖的“打傘父親”。

2、惡搞作秀

這一類型的人通過在網絡上發佈視頻或者圖片進行“自我展示”(包括自我暴露)引起廣大網名關注,進而走紅。他們往往具有譁衆取寵的特點,他們的言論和行爲通常借“出位” 引起大衆的關注。

3、技術才華

這一類的網絡紅人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技術或者才華獲得廣大網民的追捧。他們往往是依託其非同一般的天賦和在興趣支配下的自我學習,從而在某個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或者技巧。他們通過把自己的作品傳到個人網站或者某些較有影響力的專業網站上吸引人氣,由於他們在藝術上不同於主流的獨特的品味,所以能逐漸積累起來不錯的人氣,從而擁有某個固定的粉絲羣。比如“papi醬”“李叫獸”等。

4、包裝推手

這一類型的網絡紅人是通過精心策劃,他們背後往往有一個團隊,經過精心的策劃, 一般選擇在某個大衆關注度很高的場合通過某些舉動刻意彰顯他們自身,給大衆留下一個較深的印象,然後會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推動,在全國的各個人氣論壇發帖討論,造成一個很熱的假象從而引起更多的網民關注。

能夠沉澱粉絲的網紅一般具有3個特點

首先,節目的頻次一般不會太低,至少是一週,甚至是每天,“最好是頻次高一點,跟觀衆接觸的概率要增加”;

其次,網紅節目背後一定要有一個主線,或者說是有一個核心價值觀,有一個靈魂,“你只有這個靈魂、價值觀纔會吸引到跟你一樣價值觀的粉絲跟你對話”;

再者,還要能夠持續,所謂的“持續”,不僅僅是網紅本身節目的持續,更意味着其背後的商業性價值開發,即“商業變現”。

她們把自己真實的生活狀態分享給粉絲,就像跟朋友分享一樣。這也是網紅的影響力逐步擴大的基礎。粉絲們在網紅的生活裏找到了自己嚮往的影子,並且覺得這比明星更真實。

網紅經濟是粉絲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

相比於品牌的冷冰冰,網紅是鮮活的”人“,網紅做的事情是“人與人的連接”因而傳播的東西是有人性的。

ayawawa傾聽粉絲的感情困擾,papi醬的吐槽讓對某些社會現象感到不滿的大衆心中一快,網紅電商們能通過更個性化的方式爲本來很普通的產品增加情感的溢價。

在這背後,也體現出新消費羣體的興起。

90後跨入社會主流,形成新的媒體消費習慣

【90後與手機】

90 後是名副其實的指尖一代,手機對於他們而言早已不僅限於應對基本生活的工具,而是幫助他們提升生活品質(社交、旅遊、理財、生活)以及增強個人綜合競爭力(查詢、閱讀、自學)的貼身助手。

90 後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爲 154 分鐘,高於其它三個羣體。手機正不斷擠壓 90 後對於其它媒體的消費時間。

【90後的欣賞內容多元】

90 後與其它羣體的另一個有趣的區別在於他們欣賞的角度十分多元,各種類型的內容都會有 90 後去欣賞。

他們是非常富有個性的一羣年輕人,對內容的欣賞水平也較高。

【90後追求極致內容】

從小接觸的一流日韓美劇幫助他們開闊了眼界,因此追求做到極致的內容。比如看似主流且沉悶的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由於對故宮的諸多文物、以及文物修繕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刻畫,在 90 後網站Bilibili 播出後,就受到了許多 90 後的熱捧。

【90後熱衷於社交】

90 後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希望與他人建立更多聯繫;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人生階段有關,他們非常願意和身邊同齡的或不同齡的,生活背景相似或很不一樣的人接觸,從多元的視角去了解他人的生活,從而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與 80 後成長於 QQ 聊天的時代不同,90 後剛好成長在社交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因而他們更喜歡利用社交網絡展示獨立的個體,思索自我、探索世界。

這就是願意分享的新晉網紅形成的原因以及這些網紅受到熱烈追捧的原因。

網紅1.0到2.0的商業變現之路

過去,像芙蓉姐姐這樣全民皆知的網紅,雖然名氣響亮,但除了一些活動和表演,缺少變現渠道,一個知名的頂級網絡紅人月收入可能最多在2到5萬元。現在,微博廣告、品牌代言、直播、電商許多渠道都可以爲網紅製造收入。

知名網紅都能做到一個月收入20萬甚至100萬元,她們爲遊戲公司拍攝一天廣告,就可得到20萬元的收入。比如前幾年的葉梓萱,接一條微博廣告的價格大概是6000元,爲了避免粉絲牴觸,公司還要規定每月最多隻能接8條廣告。

網紅楊英鵬從2011年讀大學開始,就嘗試在線上做視頻,有搞笑,也有吐槽類的。那時供上傳的移動視頻網站不多,分享渠道主要也是類似人人網這樣有限的渠道。楊英鵬成名很早,雖然一條視頻點擊經常過幾十萬,但只能偶爾接到品牌找他做貼片廣告,那時一條廣告的行情是500元。

在2014年2月,他的脫口秀節目中植入了一條零食電商廣告,這條廣告給這家店在20天內帶來了26萬元的收入,幾乎翻了十倍,與此相類似變現渠道已非常豐富。

在國外,有220萬Instagram粉絲的KristinaBazan,2015年10月和歐萊雅簽訂了一單七位數合約,這個價碼毫不遜色於一線明星。

“現在纔是網紅最好的時代。”

“網紅經濟”的經典變現模式

第一,廣告

廣告是網紅變現的首選方式,因爲網紅是內容的生產者,有極強的內容駕馭能力,粉絲對其極易產生共鳴,並且由於網紅的個人魅力以及極高的粉絲忠誠度。使得粉絲對其內容中的廣告接受度較高。段子手薛之謙的微博廣告便是有趣又有效的典型代表。

第二,賣會員、VIP及粉絲打賞

當粉絲足夠多,瀏覽量足夠高時,這種變現方式比較直接明顯。例如大號原創內容幾乎每篇瀏覽10萬+,按概率算,至少也有八九百人打賞錢,賞錢最低2元、最多20元起打,一個單鏈接下來,網紅收到的賞錢過萬也不是難事。

第三,微電商模式

這種變現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通過對粉絲的引導來實現。以羅輯思維爲例,去年在微信公衆號裏產生的商品交易都有好幾億。目前羅輯思維的粉絲剛剛突破666萬,就按微信公衆號平均打開率5%來算,每天都有30萬人打開回復的鏈接閱讀,假設按1%的購買率來算的話,每天的交易額都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只要稍微有一定能力,懂微信、微博電商的操作,網紅在這方面變現也是不難的。

以上三種變現方式,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錢快,不需要費太多腦筋,網紅只要堅持做好粉絲喜歡的內容,變現十分容易,充分利用了粉絲紅利。

還有一些變現方式需要網紅運營團隊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比如:做形象代言人、商業合作、品牌策劃、話題炒作、做微商、出演網劇等等。

未來網紅經濟一定會呈多樣化的發展,一定是新媒體經濟領域非常重要的體現。2016年作爲網紅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年,以Papi醬爲代表的網紅人物,能夠創造新媒體經濟的奇蹟,也能夠推動“網紅經濟”健康向前發展,把“網紅經濟”帶入一個全新發展的多樣化、多局面、多產業、多維度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網紅的加速變現與明星“網紅化”

網紅們依靠自己的天賦或者風格,網羅一批垂直領域內的粉絲,進而得以將互聯網紅利加速變現。

其中許多人,除了能獲取真金白銀,也已經在各自領域內逐漸成爲“KOL”(關鍵意見領袖)。雖然他們只是小圈子內的明星,跳出領域之外,大多數人對他們一無所知——打開2015年的《網紅排行榜》,估計有一半以上的人你聞所未聞——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圈內粉絲的控制和影響力,網紅也越來越被品牌認可其傳播價值。

與此同時,網紅產業當下的喧囂只是時代發生更大轉變的前奏。在這些網紅背後,更多被顛覆的是受衆接收信息的習慣,許多網紅正在帶動舊有的內容產生模式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着升級換血。

網紅已經成爲明星,未來的明星或許也會“網紅化”。後者將越來越接地氣,越來越懂得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獲取注意力。

劉濤在《歡樂頌》發佈會上的映客直播吸引力71萬粉絲追捧;王寶強攜正在拍攝中的《大鬧天竺》做客鬥魚直播,在線人數一度突破500萬大關。

網紅較明星更加親民,但明星一旦從神壇走下,和生活中一樣真實,和一般的網紅相比,明星的帶粉能力超過他們數倍,藉助新媒體平臺,便能迅速抓住年輕人的心。

網紅經濟帶來的社會問題凸顯

高回報的潛在可能已經讓網紅成爲資本關注的新入口,但它是否意味着新經濟形態的一種趨勢?這似乎還不能輕易下結論。與此同時,網紅熱給社會發展帶來的另一種影響更應當引發思考。

目前存在的“網紅孵化公司”“網紅培訓中心”,其核心業務就是迎合部分年輕人想要成爲網紅的心態,對其在化妝、形體、言語、肢體動作、自我營銷等方面進行培訓和包裝。不少人擔憂,對於年輕人而言,如果僅憑“高顏值”就可以輕鬆揚名、賺錢的“範本”過多,不加以引導,會助長社會的浮躁之風,並影響到青年一代的價值取向。

爲了成爲網紅一些人也突破了底線,炫富、色情等內容隨之成爲監管的難題。今年年初,僅鬥魚直播平臺就兩度被爆涉黃,此外,熊貓TV也在3月初被網友爆出不雅視頻截圖。網紅這種新業態纔剛剛起步,但它到底能走多久、走多遠,除了取決於其內在的發展邏輯外,也取決於其在整個社會精神文化領域的角色定位。從這個角度說,這個商業鏈條需要一次及時的道德校準和淨化,相應的監管機制也亟須建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