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側:在傳統日式住宅中,屋檐下通常有條走廊。這條走廊雖不在室內,但感覺也不能算作室外。總之,感覺非常特別。

緣 側

《龍貓》裏,小梅和姐姐在這條走廊上嬉鬧,活潑的腳丫子踩得木質地板砰砰響。

《小森林》裏,獨居鄉間的姑娘按媽媽的配方做出了美味榛子醬,她把托盤端到這條走廊上,慢慢喫。

《海街日記》的姐妹花們,在夏日微風裏圍坐在這條走廊上,暢談,歡笑。

這條別緻的走廊究竟有什麼名堂呢?

這條走廊有一個專門名詞叫緣側。在日語中意思是:屋檐下的架空廊

看着相近,但與落地的中式迴廊還是有所不同。

落地中式迴廊

日本的木結構獨立住宅幾乎僅由地板、柱子和屋頂組成,基本是平面開放的格局,在空間需要分割時,也儘可能採用拉門及窗等形式。

甚至可以說,把牆抹去,是日本傳統建築中被默認的主題。而緣側的作用,是將室內外之間的障礙破除

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將“緣側”定義爲“”空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割裂內外空間,同時又不是完全獨立存在於內部與外部之外。

作爲室內與室外之間的聯結,緣側是介乎內與外的第三域,它與人們一切活動相關聯,也是原有生活空間的延伸。

考慮到“緣側”容易被雨淋溼,有些住宅會將它用竹或木製的移門封起來。

在不同時節,自由開關移門,早春粉櫻,夏夜涼風、深秋紅葉,寒冬飄雪,人與自然的互動就在這一拉一閤中展開。

“緣側”

這可以說是自平安時代的寢殿造建築流傳至今的傳統。

傳統的寢殿造中,在支撐正殿的框架的延長線上,有一排立柱。

其下的空間就作爲檐廊,和正殿合爲一體。

直到今天,也可見到這一傳統的深遠影響。

明治以後,檐廊的這部分空間多被用作緣側。

一個明顯的區別是,主殿的地板上會鋪上榻榻米,但緣側一般都是木製地板,直接通着房間外面的部分。

在主殿與緣側的中間,隔着稱作障子的拉窗。

而緣側與房間外面的部分,則以防雨門板爲界區分。

傳統日式建築與西洋式以牆壁做隔斷空間的建築的根本不同,就在於緣側的設計。

最近日本也漸漸普及了西洋式建築,更多的人選擇了用牆壁隔出房間,並在部分牆面開窗的方式居住。

但牆壁上卻始終不能容納像緣側一樣,向外開放式的空間。

緣側在白天直接與外部相連,夜晚時可以關閉防雨門板從而將緣側納入內部空間。

緣側將內外空間靈活的隔斷或連接,可謂世界上難得的一大空間設計。

緣側一般設在向南光照條件良好的地方。

對於老年人來說,不必出門便可享受外面的風景,冬有暖陽、夏有涼風,自是可以悠閒享受每一天。

並且,緣側還將被拉窗隔斷的不同房間直接連通。

不僅可以自由出入不同房間,也可在地震時快速避難。

在我小時候就曾經住過這樣的房間。

因爲有了緣側,雖然在家中心情也像在外面一樣舒爽。

在緣側上整日側臥讀書,肩膀酸困了就隨意踏上木屐,在庭院裏做做體操放鬆身體。

緣側的盡頭是日式廁所。

因爲以前沒有沖水式馬桶,所以不可能設在主殿立。

要麼就設在房間外面,要麼就設在緣側的盡頭。

緣側與陽臺又不同。陽臺只能算是家以外的空間,而緣側則是兼具內外空間的功能。

這樣曖昧不明的空間,構成了日本人家居文化的核心,實在引人深思。

一想到若有一天這樣的文化要消失於世間,真是不禁感慨萬千。

就類似與老北京的四合院一樣,有許多古代人很好的設計。

現代日本人如果想要享受日式傳統建築,一般會採用日西合璧的做法。

雖然也會採用鋼筋水泥的西洋式建築,但在向南一面佈置了長長的木製門廳。

這樣一來,就擁有了類似緣側的空間。

至於緣側的天花板和防雨門板,一般日本人會選用玻璃,所以很像一個小溫室,這樣就很容易把它當作專門晾衣服的地方。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若看到自己作品後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公司總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