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刊的《LIFE》雜誌上,出現了一個叼着菸斗、目空一切的畫家專訪,可他背後的作品看着根本就像亂塗亂抹。

但《LIFE》雜誌給它按的標題是:

“傑克遜·波洛克,他是美國在世最偉大的藝術家嗎?”

就是這個人,他的畫像小孩子的信手塗鴉,竟然在生前就個展不斷、盛名遠揚?

哪怕他長期酗酒,抑鬱、躁狂,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甚至最後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酒駕送命?

他怎麼會是當時美國最重要的藝術家?

1

保羅·傑克遜·波洛克(Paul Jackson Pollock,1912 - 1956),是一家中五個孩子裏的最小的那個。

但嗜酒的父親、永不滿現狀的母親,讓波洛克的童年四處搬遷。

讓內向的波洛克無處宣泄自己的情緒,除了通過畫筆抒發情感,他也染上了酗酒的惡習

傑克遜·波洛克《鳥》,1938年-1941年

Jackson Pollock, Bird, 1938-1941

波洛克性格孤僻,不愛社交,他的創作只屬於他自己。

1941年底,波洛克受邀參加了麥克米倫畫廊的油畫展。這個展覽上邀請的三個當代抽象藝術家之一,李·克拉斯納(Lee Krassner),成爲了他未來的妻子。

李是波洛克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也是讓波洛克成爲波洛克最重要的那個推手。

畫面釋放出的翻滾的能量,正如李遇見波洛克那時說的話一樣:“我感到一股從未體會過的活生生的力量。”

傑克遜·波洛克和李·克拉斯納

同年,古怪的女收藏家和藝術投資者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在李的努力引薦下,發現了波洛克。

波洛克在頭一次會見佩吉的時候就喝得醉醺醺,佩吉壓着滿肚子的火,卻在看到他作品時,震撼了。

向波洛克許下了做個展的諾言,讓她的畫廊和波洛克簽下了合約。還委託波洛克給她創作一副大壁畫。

傑克遜·波洛克《壁畫》,1943年

Jackson Pollock, 1943

它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驚呼,奇蹟。

一個接一個,跳躍的、奔跑的、昂首闊步般的形狀佔滿畫布,韻律起伏,構圖生動。

這是他第一次有機會創作人體尺寸的作品,一種結合看抽象性和表現主義的抽象畫,誕生了。

藝術評論家歐文(Irving Sandler)寫道:波洛克“徹底撕碎了”畢加索的“封閉的形式並將他們以曲線的韻律拋灑在畫面上”。

但這不是波洛克名揚世界的原因。

2

我需要來回走動,這樣我在畫框外的空間才感到自由。正因爲如此,我的內心纔會感到自由,纔會釋放出一股力量,就是這股力量支撐我創作。

——波洛克

讓波洛克成名的“滴畫”,是在他僅有的兩年、完全清醒、滴酒不沾的狀態下完成的。

那是他和妻子李,剛剛結婚的時候。

1945年,他們搬去長島的郊外,波洛克在穀倉裏作畫。這段時間是他創作的高峯期。

“滴畫”有點像山水潑墨,將油畫顏色調稀或者直接潑灑到畫布上,畫筆不接觸畫布,還會層層疊加、拿注射器噴射。

傑克遜·波洛克《夜晚的薄暮》,1943年

Jackson Pollock, Night Mist, 1943

拋棄畫筆、油墨滴撒,他試圖通過繪畫內容來表達的是:“讓力量和動作變得可見——讓記憶停留於空間之中”。

他的畫太大膽了,情感、思想、情緒,澎湃地鋪散到畫布上。

戰後40年代的美國,人們被工業文明和都市文化侵襲,而文化藝術行業卻依然落後歐洲一大截——甚至在不少展覽上,連一個美國藝術家的作品都沒有。

而波洛克適時出現了。

他的畫突破了所有繪畫的傳統,甚至與、、背向而行。

人們對於時代的不安,對物質的反思,全部可以在波洛克的畫中覓到蹤跡。

他不得不站在風口浪尖。

他被迫成名了。

《LIFE》雜誌採訪傑克遜·波洛克的版面

1950年,波洛克的作品除了定期在紐約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展出,還輾轉到了世界上的各個城市。

他成爲了主流媒體報道的熱門人物,《LIFE》、《紐約客》、《藝術新聞》……他的名氣越來越響,甚至有導演來拍他的同名紀錄片。

似乎就在戰後的一夜間,波洛克被這些媒體公認爲非客觀藝術領域的領導人物。

他被迫成功了。

3

這看似是一切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名譽和地位,不是嗎?

不,對波洛克來說,不是。

李看出了他的難受,告訴他:如果這使你困擾,那你可以說“不”,你可以要求停止。

“可是,這不太禮貌。”波洛克說。

因爲“禮貌”,因爲怕傷害到別人,他把所有壓力攬到自己身上。

波洛克無法通過顏料來宣泄情感,對他來說,這無異於被扼住了咽喉。

而嗜酒的陋習,這個潛伏在他體內的野獸,適時撲上來了。

波洛克又開始酗酒了。

只是這一次,他再也沒能戒掉它。

傑克遜·波洛克《1951年8號作品——“黑色流”》

與其酗酒給他帶來了災難,不如說是成名給他帶來的災難——而這幾乎是毀滅性的

因爲不斷接受採訪、拍攝的壓力,波洛克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李和他的婚姻關係越來越劍拔弩張;

而因爲酒精攝入過多,他的肝臟腫大;

而最重要的——他的畫產量急劇下降,

在1951年,他舉辦的個展中總有21件作品;

1952年的個展中,僅有12件作品;

到了1954年,展覽中的作品只有10幅了。這也是他一年所有的產量。

1955年,波洛克畫了最後的幾幅作品之一:《尋找》。

這又是一件將濃厚的、凝結成狀的顏料與粘性潑灑的顏料結合之作。

表達的就是個極爲矛盾的自我。

傑克遜·波洛克《尋找》,1955年

當以垂直方向看的時候,它以對角線的方向上升,到達頂點時凝聚成漩渦,這是太有活力的作品——但當我們把它逆時針旋轉90度能量劇減,彷彿在逐漸流逝。

畫這幅畫的波洛克,已不是那個波洛克了。

他的畫在沉淪,在掙扎,在呼喊,他生命裏的一切彷彿都在走下坡路。

逃無可逃。

1956年2月,44歲的波洛克找了26歲的情人露絲·克里格曼(Ruth Kligman),與其說這是一段激烈的婚外情,不如說這是他窮途末路的最後一擊。

他取消了和李原本去歐洲旅行的計劃,李孤身前往。

那些天,他和露絲同居了。

左:傑克遜·波洛克和露絲最後的合照,1955年

右:露絲在多年後出版與波洛克的回憶錄

可是深陷婚姻危機和創作危機的波洛克,在此時根本受不了這樣活潑張揚的新伴侶。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他只能一次次把自己灌醉,在混沌的狀態下活着,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活在媒體輿論中,痛苦不堪。

1956年8月11日晚,波洛克與露絲和她的朋友伊迪絲(Edith Metzger)一起去參加個聚會。

但這一次出門,他再也沒有回來。

他們在如約前去朋友家的途中,出了車禍。

波洛克和伊迪絲當場死亡。

他年輕的女友露絲,活下來了。

波洛克傳記電影截圖

澎湃的情緒把波洛克吞沒了,連同才華,連同生命。

《波洛克》的同名傳記電影中,他還依然孜孜不倦地把油墨潑灑着,作畫時的他依然像個內向又謙卑的少年。

他出現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國家、正確的時間,這一切成就了他。

——《波洛克紀錄片:在長島的愛與死》

執筆的他也許並未體會,黑夜是如何復興黑夜,孤獨又如何戰勝孤獨。

而短暫的生命,在誰人的評判中,才足以抵達永恆?

系列閱讀:

參考資料:

  1. 費頓·焦點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美] 海倫•A.哈里森 著,王曉丹 譯,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

  2. 《這就是波洛克》[英] 凱瑟琳·英格拉姆 著,殷俊潔 譯,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

  3. 《波洛克》[美]艾德·哈里斯 導演,2000

  4. 《波洛克——在長島的愛與死》Teresa Griffiths 導演,1999

責編:陳元

版式:C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