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摄影作品

如果要从为数不多的滑雪APP中,挑选一个最互联网化的,我的答案是“滑呗”。尽管这个APP给我的感受是:界面繁杂,用户体验一般,用起来似乎是上个时代的产品。

但在运营上,这个团队十足的的互联网范。

不论是线上比赛、照片墙,还是滑雪里程竞赛的微信小程序,滑呗在滑雪发烧友中有很好的用户粘性,凭借照片墙和滑雪轨迹两个核心功能,成为滑雪者手机中的热门应用。

深度-杜海军

深度是杜海军在雪圈的名号,相比杜海军,他更受用深度这个名字,一如我的前老板GOSKI的创始人不赖赖、滑雪族的创始人大命,混雪圈得单独起个名。

这是个怪理论,但如果你没有,在这个行业做点做事,总感觉差点意思。

说回深度,他在绿野上的ID叫北大壶深度,日复一日的在北大壶拍片,分享。在线下,他为俱乐部成员拍摄、修片,整理好发给雪友供其分享(炫耀),滑的好、拍的好的深度在整个圈子积攒起了口碑,成为中国滑雪拍摄第一人。

不仅雪友喜欢他,永吉县和吉林市的各级政府官员也很喜欢他,有领导、企业家来雪场视察、滑雪,深度都作为第一摄影师,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从一个无聊的婚纱摄影师到中国滑雪拍摄第一人

在成为“深度”之前,杜海军之前的职业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兼职做婚纱摄影师,婚纱摄影是一个无聊的工作,日复一日的拍摄罐头式婚纱照,极其机械、无聊透顶。

深度和他的团队在冬运会by新华社

转变出现在2007年1月,第六届亚冬会的雪上项目在北大壶滑雪场举办,杜海军带着相机就去了,拍着拍着就拍出感觉了。

亚冬会结束后,深度依旧爱去雪场拍摄,拍摄的对象也变成了滑雪者,慢慢的,深度引起北大壶高管的注意力,受邀成为北大壶的一员,北大酷影像工作室风靡一时。

在这个过程中,深度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对滑雪行业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接触的资源也越来越多。

缺席了“互联网+滑雪”全家福 台下的深度谋后而动

2014年圣诞,深度和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一起在日本北海道滑雪,滑雪之后的夜晚,开始聊滑雪+互联网的创业方向,就此为深度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2015年5月,深度有了初步成熟的想法,拉上了滑雪轨迹应用“极速滑雪伴侣”的开发者西服帝,一起在位于亮马桥的四季酒店大堂里,向丁健讲述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经过这次较为深入的沟通,滑呗的天使轮就此敲定,不就,和玉投资以及丁健个人合投的资金很快到账。

2015年9月24日,在首届中国滑雪产业发展论坛上,论坛发起人鲍永林在会议最后搞了一个圆桌,把互联网+滑雪项目的几个创始人聚到了台上,畅谈未来。

滑呗是唯一没有上台的团队,深度说没有上台是因为他想看看大家都怎么做,滑呗在当时还太小。不过,深度当时的身份只是联合创始人,CEO另有其人,是从58同城请来的互联网大咖。

彼时的深度,没摸清互联网公司的玩法,彼时的滑呗CEO,还没融入滑雪圈子,伏笔就此埋下。

2015年11月,第一版的滑呗正式上线,首任CEO就告诉深度,自己决定退出这个项目。于是,原本打算安静站在台后的深度,经过几个月的折腾,也大概摸清楚互联网团队的运营管理模式了,硬着头皮上阵担任CEO。

不过,他还是要找一个人来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无巧不成书,多年前在北大壶结交的朋友Kevin Gao(K高),在App上线后连续不断给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两人一聊,自然而然的坐在了一起共事。Kevin Gao此前在多家国际企业任职,对公司管理和市场销售经验丰富,无疑能迅速帮助滑呗在关键的第一个雪季站稳脚跟。

雪友旧照:左一Kevin Gao 右一深度

果不其然,在K高加入一个月后,滑呗就上线了首届线上滑雪挑战赛,就在雪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第一个雪季过后的夏天,K高对团队和产品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下个雪季到来后,互联网化的新功能在滑雪圈中实现了病毒传播。

滑呗照片墙:用互联网模式复制“深度”

现在回头看,每个“互联网+滑雪”创业团队都非常依赖过往的资源和经验,滑呗也不例外。

尽管滑呗的Slogen从“约个人一起滑呗”改成了“你的滑雪档案”,但有条主线一直没变:用互联网的方式复制出N个深度,拍出各个雪场的照片墙,用户通过APP自行下载,这帮助滑呗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了大量用户。

滑呗摄影师工作照

在深度看来,照片墙是多方得利的事情。其一,可以帮助雪场宣传;其二,能为滑雪者制造社交货币(可分享到社交网络的滑雪美图);其三、为摄影师创造价值;其四,为滑呗提供内容(和获客渠道)。

滑呗的照片墙,实现了用户“主动下载,情愿付费,乐于分享”的效果。这个功能的商业模式,类似于蹦极、跳伞等极限体验运动的后消费市场,用户需要为运动中的照片和视频单独付费。下一版的滑呗照片墙,价格将更丰富,设置为1.99元、9.99元、29.99元不同的产品。

被打上水印的滑雪照片

新的雪季,照片墙有了新的商业化路径,在照片墙领域展开合作,每张照片上除了右下角有滑雪场和滑呗的水印,左上角还有宝马的水印。

雪季覆盖雪场用户数15/164家4.6万16/1720家28万17/1840家目标100万

从第一年的摄影师覆盖四家滑雪场,到今年覆盖40家滑雪场,滑呗的签约摄影师,几乎已经把国内中高端雪场全覆盖了,今年的目标,也定到了100万用户。

用90块钱,把滑呗的广告铺到全国所有滑雪缆车上

滑雪轨迹记录功能几乎是滑雪APP的标配,早在2015年这波移动互联网+滑雪产品诞生之前,益动、极速滑雪等产品早就有这个功能,但是这些应用的开发者并未就这一功能做太多文章。

当滑呗完成开发后,轨迹记录就被当做一个核心功能进行推广,通过举办个人线上赛和俱乐部线上赛,利用人性中固有的求胜欲、攀比心、集体荣誉感,迅速功能做火,一批核心发烧友就此留在了滑呗。而随着上一代产品(益动、极速滑雪)声量的逐渐弱化,滑呗的轨迹记录功能做得风生水起。

深度摄影作品

和照片墙功能一样,滑雪轨迹也是一个重要的获客渠道,当其他滑雪APP在做传统地推的时候,滑呗花了90块钱了请了一个声优,录下了滑雪记录的语音播报,在软件检测到用户坐上缆车几十秒的时候,像NIKE+RunClub一样进行滑雪数据的语音播报。

但滑雪不同于跑步,跑步是一个人对成绩的了解,但滑雪缆车上是一个封闭社交场景,一个人的语音播报所有人都能听到。至于为什么是坐上几十秒的时候,因为太早了都在忙手里的事,太晚了可能两个人已经在聊天了,会对用户造成困扰。

轻资产的小团队用互联网运营继续获取用户

滑呗的团队很小,把分散在各雪场的签约摄影师刨除在外,整个团队只有16个人,负责运营和市场的只有COO带着一个市场和一个新媒体运营。目前团队架构做不了像线下赛事、线下活动这样的重模式,所以互联网化的营销方式,就成了唯一出路。

创始人深度如此总结滑呗的市场拓展法则:

创新的方式;

零边际成本;

指数型增长。

在滑呗看来,自己的目标客户已逐渐从核心滑雪发烧友蔓延至初中级滑雪者,行业估算这个发烧友人群在2016年有120万,深度认为今年发烧友能达到200万,而在四年后冬奥会之年,包括初级小白在内的滑雪人群将增至5000万。

深度摄影作品

基于此,深度的粉雪科技不仅仅是滑呗一个app工具,而是工具、内容、运营三者综合的粉丝运营体,他要将滑呗打造成一个IP。

滑呗现阶段的重点还在市场推广、滑雪人群获取、深挖用户需求这三个方面。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收入,但在变现上滑呗不会操之过急,以免引起用户反感,偏离做产品的初衷,等用户数和流量上去了,变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