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劍恩

前兩天跟幾個朋友一塊小聚。大家一邊端着小酒樽不停地抿着,一邊感嘆着生活的不易。席間,一位朋友談起一件過往之事,讓人心酸不已。

儘管事情過去已經有幾年了,但朋友講起這段經歷時,仍讓人感到人性涼薄的世態。

那是一次經濟糾紛,朋友靠着自己的擔當獨自承擔損失,將事情圓滿地處理。

朋友感嘆道:

“事情發生後,有的人竭盡所能地逃避和推卸,有的人茫然四顧不知所措,有的事中人竟以喫瓜心態看着熱鬧。

因此,一個人只有在大事中才能看清本質,同樣,經歷過一些大事後,你才能將事情看透。”

朋友所言,我深有同感。人的複雜性超出你想象,如果從表象去判斷一個人,我們很容易交淺言深,陷入窘境。

但是,看清一個人不如看輕一個人。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心裏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在自己心中也自然有分量輕重之分。

毫不諱言,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走彎路的時候,將本不是莫逆之交的人,以莊嚴而神聖的儀式請進你的生命當中掏心掏肺地對待,當有一天突然間他露出“尾巴”的時候可能就會顛覆了你的認知,悲催慨然。

於是你會痛惡至極,認爲你看清了一個人的本質。但看清又能怎麼樣?

你的看清只能徒增自己的煩惱,與其這樣,把本已錯位的角色重新歸位即可,讓看清的人,看輕即可。

其實生活中我們一直在下意識中把某些人或某些事進行了不恰當的歸位,總認爲人是什麼樣的人,事是什麼樣的事。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道同則同行一段,道不同則不相爲謀。我們企圖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託在別人的身上總是一種愚蠢的想法。

滄海人煙,遇到什麼樣的人碰到什麼樣的事都是預料之中,因此覺得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覺得累了,慢慢遠離便是。

有句話說: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沒必要強求自己去取悅誰,迎合誰。因此,看清時看輕,看透時看淡。

人生數十載,我們現在所在意的、計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過是生命長河裏非常短暫的一瞬,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完全不值得我們耿耿於懷。

這就是生活的本質,不管當初我們多麼歡喜、在意,隨着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慢慢變淡,一些人一些事終將成了你生命裏一段縹緲的記憶。

我們身處俗世,同爲衆生,誰無煩心事?只不過是,事過境遷不再提罷了。

有時候雖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瀟灑快意,抑或有日邊清夢斷,鏡裏朱顏改的消愁沉淪。但人生更迭之時,更多是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的無助彷徨。

往後餘生,告訴自己,得也開心,失也淡定,看清的人看輕,看透的事看淡,沉默安靜,淺笑安然。

作者:劉劍恩,一個把寫作當做修行道場的金融職員,努力度己並感人。筆墨刻畫世情,文字溫暖質樸 | 來源:微信公衆號-劉劍恩 | 本文有刪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