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 1775年,色粉畫 46×38釐米 巴黎 盧浮宮

“在夏爾丹之前,法國只有靜物。自從有了他,纔開始了‘靜的生命’--就象英國人和德國人對靜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樣。”

夏爾丹是極受狄德羅稱讚的畫家之一。他擅長靜物畫,也擅長風俗畫;並且試圖通過靜物畫來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過風俗畫來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勞、儉樸的美好品德。

羅丹說:“所謂的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來。”夏爾丹畫的實物雖然都是一些常見、平凡的東西,但總能引起熱愛生活的人們思想情感的共鳴,具有一種鮮活的生命感,物體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明晰的幾何形與和諧的畫面成爲莫奈、塞尚、馬蒂斯等畫家作畫的楷模。

木匠的兒子,未來的藝術巨匠出生

1699年的11月2日,讓·巴基斯特·西蒙·夏爾丹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木匠家庭裏,下層人民的生活爲他的藝術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擅長風俗畫和靜物畫。夏爾丹的父親在工作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其顧客甚至包括法國國王。在這種環境中,年幼的夏爾丹將熟練的技能作爲第二天性牢記在心。從小夏爾丹便以木工手藝獨立謀生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夏爾丹接觸到了繪畫,從此對繪畫藝術像着了魔一樣……

其父親讓·夏爾丹是專做檯球桌的傢俱工匠,母親叫讓·弗朗索瓦茲·戴維,是讓的第二個妻子,夏爾丹是他們的長子。這對夫婦有很多孩子,但準確的數字已無從知曉。在兩位學院派畫家的教導下,夏爾丹做起了畫室專職學徒。他以極其樸素的真摯藝術語言描繪了洗衣婦、廚娘、女小販和一些從小就很會幹事的孩子。

他同時也是一個出色的靜物畫家,在靜物之中他所描繪的器皿,令人聯想到日常生活的場面,這裏沒有閃閃發光的金銀器,而大多是極其樸素的粗瓷碗杯。他不僅擴大了題材範圍,且能認真分析對象的色調、質感和量感,把平凡的東西組織成富有詩意的優美的畫面。

靜物:煙桿與水壺 40x32.5 c1737 現存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婚期拖延八年,事業取得成功

1723年,夏爾丹與富商的女兒瑪格麗特·桑塔爾訂婚。由於夏爾丹家境貧困,瑪格麗特的父親將他們的婚期拖延了八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兩人在1731年結婚時,瑪格麗特的父親在生意上破產,瑪格麗特曾經擁有的很多陪嫁錢也大爲減少。但克香說:“儘管情況十分不利,但夏爾丹仍然一貫表現出他誠實的態度,同她結了婚。”幸運的是,在結婚之前,夏爾丹在事業上獲得了較大成功。

1724年2月,夏爾丹被接納爲聖路加學院畫師。該組織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工匠行會。但它與皇家繪畫雕刻藝術學院並沒有什麼聯繫,在水準和社會地位上也不及皇家藝術學院。

靜物 1766年,112×141釐米 列寧格勒 愛爾米塔日美術館

爲使皇家對自己作品感興趣,“設計謀”獲欣賞

夏爾丹並沒有想在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會上展出作品,他決定在多菲內廣場舉辦的“青年美術家畫展”上發表自己的作品。1728年,在這個展覽會上,幾名皇家藝術學院院士注意到夏爾丹的作品,他們馬上勸說夏爾丹申請加入皇家藝術學院。克香的傳記上說,夏爾丹爲了使皇家藝術學院對自己的作品發生興趣而使用了一個很好的計謀。

夏爾丹與皇家藝術學院院士拉日利埃(1656-1746年)面談時,將自己的幾幅作品掛在了休息室裏。夏爾丹到休息室之前,很自然地,拉日利埃站在那裏觀賞了這些繪畫。拉日利埃見到夏爾丹時這樣說道:“你收藏的繪畫非常出色。這一定是佛蘭德斯哪位著名畫家的作品吧!……好吧,讓我們看一下您的作品吧。”夏爾丹馬回答說:“閣下看到的便是我的繪畫。”

銅漏 1734年,28.5×23釐米 巴黎 盧浮宮

擁有描繪動物和果實才能的畫家

1728年9月25日,夏爾丹作爲“擁有描繪動物和果實才能的畫家”當選爲皇家藝術學院院士。當時的慣例是,新選出的院士要捐贈一幅或幾幅自己的作品。當時,夏爾丹捐贈了兩幅繪畫,即《鰩魚》和《豪華的餐桌》,這兩幅繪畫現在都收藏在盧浮宮美術館。

當初,《豪華的餐桌》並沒有博得《鰩魚》那樣高的評價,後來才受到歡迎。如此年輕便成爲皇家藝術學院院士,這對於描繪靜物畫這一“低層次”領域繪畫、並且幾乎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掌握了繪畫本領的夏爾丹而言,在社會上是相當大的成功。

靜物 1728年,80×63釐米 馬德里 Thyssen-Bornemisza 博物館

擔任皇家藝術學院會計,誠實而富有才智

幾個月後,夏爾丹辭去了聖路加學院院士的職位,在以後的五十年間,他一直是皇家藝術學院的模範院士。夏爾丹無誤地出席每個月的例會,並一直在1737年以後再次成爲定例的藝術學院沙龍上展出作品。

在將近二十年時間裏(1755-1774年),夏爾丹一直擔任皇家藝術學院會計。從人們給予他“誠實而富有才智”的評價來看,這一職位非常適合他。

鮮花 1760-61年,45×37釐米 愛丁堡 蘇格蘭國立美術館

親人逝世,私生活籠罩陰雲

18世紀30年代初期,夏爾丹將自己的專業從靜物畫轉移到了風俗畫。他改變自己的前進路線也許是希望這與自己作爲皇家學院院士的地位相配,同時也希望以此獲得更多的報酬。他的願望不久便實現了。

從1735年畫家妻子去世時製作的妻子遺產目錄來看,夏爾丹和他的妻子生有兩個孩子。長子讓·皮埃爾成了畫家,女兒馬格麗特·阿涅斯在母親去世一兩年後便離開了人世。

繼續走着他的成功之路

雖然兩位親人的去世爲畫家的私生活籠罩上一層陰雲,但夏爾丹作爲畫家卻繼續走着他的成功之路。1738年,夏爾丹的《封信的婦女》首次被製作成版畫,此後,他的數幅作品相繼被製成版畫,這爲他作品的流傳起到了積極作用。除了普通市民之外,夏爾丹還受到了王侯貴族收藏家的注意。

1740年,夏爾丹獲准在凡爾賽宮謁見路易十五世,此後,其名望和社會地位直線上升。當時,夏爾丹向國王獻上了《飯前祈禱》和《勤勞的母親》兩幅繪畫。但是,畫家一生中很少出入這種豪華場所,他將自己的大部分人生靜靜地獻給了藝術,除了去凡爾賽和楓丹白露的短暫旅行外,他甚至沒有離開過巴黎。

再婚妻子爲其付出一切

1742年,夏爾丹的健康狀況極度惡化,這一年,他未能在沙龍上展出作品。但第二年,夏爾丹又回到了熱情的創作活動中。1744年,夏爾丹再婚,新妻是三十七歲的遺孀弗朗索瓦·馬格麗特·普傑。

克香的傳記說她是一位“溫柔誠實的”女性。她相當富有,爲夏爾丹付出了一切,直至畫家去世。1754年,他們生下一個女兒—安傑麗克·弗朗索瓦,但悲哀的是,孩子僅僅存活了六個月。

畫家生涯的鼎盛時期

在整個18世紀50年代,夏爾丹獲得了世界性的名望、成功和讚譽,他作爲畫家的生涯達到了鼎盛時期。175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世爲了表達自己對夏爾丹的尊敬和讚揚向畫家支付退休金,並於1757年在盧浮宮中賜予夏爾丹居室。皇家藝術學院對夏爾丹也倍加讚許。

1755年皇家學院一致選舉夏爾丹爲會計,並在當年非正式地委託他負責沙龍(官方展覽)展覽。夏爾丹是擔任皇家學院會計職務的第一位畫家,以前該職位由有關負責人擔任,顯然,他們沒有很好地履行職責。傳記作家克香記述說,夏爾丹就任之時,皇家藝術學院處於“不穩定的經濟狀況”之中,但夏爾丹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並“處理了所有問題”。

停止人物畫創作,迴歸靜物畫

從18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夏爾丹專門創作風俗畫,但到了50年代,他停止了人物畫的創作,再次回到他最初就鍾愛的靜物畫上。當初,他的這種路線改變獲得了成功,18世紀60年代,畫家獲得了訂件,爲裝飾國王的兩座居城而創作繪畫。

然而,此時新古典主義愈加獲得支持,時代的潮流與夏爾丹的前進方向相反。1770年,馬裏·皮埃爾被選爲皇家繪畫雕刻藝術學院院長,這使這種變化變得不可動搖。皮埃爾堅信歷史畫作爲最高層次的繪畫優於其它任何繪畫,輕視“單單是”靜物畫的畫家。

夏爾丹夫人 1775年,46×38釐米 巴黎 盧浮宮

與兒子不和,兒子溺亡威尼斯運河

除了藝術上的社會評價開始降低外,在個人方面夏爾丹也面臨一些問題。其中的一些問題與畫家的兒子皮埃爾有關,兩人之間出現了不和。

皮埃爾在他繪畫生涯的最初時期便展現出無量的前途性,1754年,他從皇家藝術學院獲得了自己渴望的羅馬獎學金。但他並沒有嚐到成功的滋味,1772年年僅三十八歲的皮埃爾便在異鄉的成尼斯運河溺水身亡(也許是自殺)。

棋手 1737年,80×65釐米 巴黎 盧浮宮

享年八十終逝世,藝術巨匠離開了

此時的夏爾丹已是老態龍鍾,並苦於腎結石。此外,由於視力衰退,他已經很難使用油彩顏料。晚年,夏爾丹放棄了油彩畫而轉向色粉畫,並創作出數幅精美的肖像畫。1771年至1779年的沙龍中,夏爾丹年年參展,展出了這些作品。此時的夏爾丹已經辭去皇家藝術學院會計的職務,參與檔案館的資料整理,直到1778年。1779年12月6日,夏爾丹在盧浮宮的自己居室裏去世,享年八十歲。翌日,他的遺體被安葬在聖日爾曼洛克塞洛瓦教堂。

夏爾丹爲人謙遜、待人寬厚,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巴黎的塞納大街等幾個街區度過的,難得去過一次盧浮宮。對於官方授予他的勳章和優厚待遇,他都無動於衷,即使在美術院任司庫和主持沙龍,他從不迎合上流貴族,別人對他褒貶,他都置之度外,身爲名家從不炫耀和藉此抬高畫價,只是執着地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下面是他的生平經歷總結,充滿坎坷與歷練的一生。

1699年 11月2日,讓·巴提斯特·西蒙·夏爾丹出生。

1723年 與富商的女兒瑪格麗特·桑塔爾訂婚。

1724年 成爲聖路加學院畫師。

1728年 以“擁有描繪動物和果實才能的畫家”的推薦理由當選爲皇家藝術學院院士。

1731年 夏爾丹與瑪格麗特·桑塔爾結婚。父親去世。長子讓·皮埃爾出生。

1735年 瑪格麗特去世。

1737年 在重開的沙龍(官方展覽)展出七幅作品。

1738年 夏爾丹的作品《封信的婦女》首次被製作成版畫出售。

1743年 母親去世。

1744年 與遺孀弗朗索瓦·馬格麗特·普傑再婚。

1752年 路易十五世間夏爾丹支付五百銀幣的退休金。以後,退休金額每年提高。

1754年 畫家的兒子讓·皮埃爾獲得羅馬獎。

1755年 皇家學院一致選舉夏爾丹爲會計,非正式任命其爲沙龍展覽負責人。

1757年 路易十五世在盧浮宮中賜予夏爾丹居室。

1772年 讓·皮埃爾在威尼斯運河溺水身亡。

1774年 辭去皇家藝術學院會計職位。

1779年 這一睥在沙龍展出的作品成爲畫家的最後參展作品。12月6日,畫家在盧浮宮的自己居室裏去世,享年八十歲。翌日,他的遺體被埋葬在聖日爾曼洛克塞洛瓦教堂。第二年,夏爾丹的妻子去世。

夏爾丹生活在動盪的的年代,十七世紀末,法國的君主制日益出現危機,由西班牙發起的戰爭,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爲了迎合貴族口味,十八世紀產生了以纖細,浮華,精美爲特點的洛可可藝術。同時也產生了與之對立的現實主義流派,這個流派的的主要代表是夏爾丹。

夏爾丹在早期主要是畫靜物。這個時期的靜物畫顯然完全沒有擺脫荷蘭小畫派的影響,往往過分重視外在的效果,畫面常常擺滿各式各樣的東西,構圖雜亂,色調也不大統一。

進入四十年代,夏爾丹的靜物更加成熟,構圖更加完整和概括,色彩也更加豐富和統一,每一幅畫都經過深思熟慮。他的大量靜物畫都追求裝飾效果和表面趣味,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 ,例如他的《銅水箱》。

《銅水罐》

《銅水罐》中,夏爾丹就真實地表現了水桶表面油漆剝落的塊塊疤痕,他以樸實的色調、忠實的造型描繪了普通人所用的水罐。這個水罐實在太尋常了,就像他的碟子、水果、麪包、酒瓶、刀叉那樣普通到人們天天在用、司空見慣卻誰都不會在意它們的存在。

但正是這種如海德格爾所說的器具的“上手狀態”,即在用途中,人對它們想得越少,對它們的意識越模糊,它們的存在就越真實,就越能揭示出人的實際生活世界。夏爾丹的畫面就構成了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便是一種家的感覺。

《鰩魚》

這是夏爾丹 1728 年八月在美術學院首次展出的作品。夏爾丹就因爲這幅畫的關係,在展出一個月後,就被學院接納爲院士。如此輕易地被畫壇上最具權威性的機構,吸收成學院成員是非常稀罕的。

畫面上的鰩魚血淋淋的,內臟還閃閃發光,竟像鬼魅般裂嘴笑着,初看時着實令人震撼。鰩魚的體型簡潔有力,幾乎佔據整幅畫的畫面中心,這與他後期的靜物畫風格差異很大。

這幅畫豐富的色彩和輝煌的光澤,說明他受十七世紀法蘭德斯畫家如史奈德,和同時代畫家如尚·巴提斯特·烏德利的影響。畫面左邊那隻拱起背的小貓,不但增添了動感,甚至增添了幽默感,這在他後期沉靜平穩的作品中,是相當罕見的。

總而言之,這幅畫受歡迎是不無道理的,塞尚和馬諦斯就推崇備至,他們甚至還照着此畫臨摹素描。

夏爾丹真實地、富有新意地表現中產階級和市井民衆的家庭生活,體現了一種平凡的生活美。這是畫家的民主思想和形象表現,也呼應了啓蒙主義的主張。

《銀盤》

《午餐前的祈禱》

《午餐前的祈禱》中,母親已經把桌上的飯菜擺好,飯前禱告的小女孩卻背不出祈禱文,或是出了別的什麼小問題,母親投去關注的眼神。

母親恬淡慈愛、小女孩嬌憨純真,祥和寧靜的氣氛洋溢於畫面。畫家把紅色、白色和藍色色塊毫不生硬地融合在溫暖的褐色基調中,生動而不張揚,明晰而不搶眼,具有柔和豐富、恬淡雋永的感染力。

《家庭教師》

依然是一幅描寫平民生活、平民情趣的作品。畫面人物有兩個:年輕的家庭女教師和她所教的孩子。兩位主人公力的趨向集中在一點上,從而使這幅畫極富張力之美。

畫家捕捉住了兩人沉浸在自己教和學的活動中的專注神情,年輕的女教師努着嘴脣,拿着教杆、伸着手,孩子則用圓胖的小手壓指着書本,女教師的認真和孩子用心卻又有些許笨拙的樣子,都饒有興致。

《吹肥皂泡的少年》

這是夏爾丹早年的一幅風俗畫:一個衣着破舊但不失爲整潔的少年正在從室內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將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還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僅有3、4歲,正踮着腳扒着窗臺使勁從室內向室外觀看……

題材非常普通,情境極爲單純,這是一種清閒、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層平民的孩子們自然、儉樸、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

《集市歸來》

《集市歸來》中剛從市場買菜歸來的女主人一進屋就把左手拿着的頗具分量的食物放在櫥櫃上,右手還拎着一包沒來得及放下的東西。因爲喘了一口氣,主婦就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

女主人穿着樸素卻也耐看的藍衣裙,和地面、牆壁的淡黃色相得益彰,微斜的身姿顯出了女性的線條,臉上的紅潤顯示着健康。屋裏陳設簡單,卻也樸實宜人。由此可見,夏爾丹描寫的不是辛苦掙扎着的生活,而是普通平凡卻也充實、和美的人生。

晚年的夏爾丹,患了油彩氣味厭倦症,於是他開始改用粉彩作畫。粉彩是粉狀顏料,這種顏料有利於短時間作畫,所以用粉彩創作小幅作品,尤其是肖像畫,可以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幅畫是這麼的出衆,可見這種新的創作手法,激發出老畫家新的靈感,畫面中的夏爾丹直視著欣賞者,尊嚴與慈祥被忠實地描繪出來,透過眼鏡及鬆弛的下巴,則讓觀畫者感受出濃厚的人情味。畫面色調以藍色爲主,冷清明晰的背景,完美地襯托出他蒼白的膚色,在靜謐的氣氛中,流露出老年人樂天知命的安詳。

這幅自畫像作於76歲,他對自己既不美化也不醜化,只描繪了真實的自己,我們從他那包裹得嚴緊的頭部中看到的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滿自尊與自信,我們看到這位畫家的平凡外貌下藏着一顆從不爲世事成敗所動的心。

他平靜地對待一切,直到臨終前,叫人爲他刮乾淨鬍子,敬候上帝的召喚,他於1779年 12月6日,度過了整整80個春秋,永遠離開了人世。

夏爾丹的藝術是真實的,主張美的客觀存在,並強調真善美的統一,他的畫爲我們瞭解十八世紀第三等級的人民生活,提供真實可靠的形象資料。

夏爾丹的藝術有着鮮明的人民性,他的一生創作中始終關心着下層人民的生活,與他們保持血肉的聯繫,生活在這些人當中,他愛這個樸素的世界,愛樸素的人民。他認爲美正是體現在這些樸素的人民身上,第三等級裏的中下層人民不僅外形美,更重要的是內心美。他們有着高尚的道德力量,和勤儉持家的好習慣。所以他的畫使人感到十分親近,富有生活氣息。他的畫是充滿感情的。

商務合作、轉載事宜請在後臺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