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很少有人知道,此次叛乱计划得非常好、非常周密。安禄山不仅在正面布置了军队积极进攻长安,而且还在唐朝的侧后埋伏了两支部队,差点灭掉了盛唐。

在进行叛乱之前,安禄山明智地预估到他们的主要对手将是唐朝的西北军镇,就是河西、陇右、朔方、安西和北庭五个节度使的兵马。如果进攻得手,唐朝在正面作战失利后,极有可能会逃往西北,再次重新部署部队,进行反击。故此,安禄山提前联系了西北地区的反唐势力,并与西北地区最为强大的粟特胡商建立了联系。

粟特人是来自中亚的一群移民。他们鼻子高挺眼镜深邃,外观与波斯人极为相似。他们和中原其他地方的胡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地方。他们被汉族人称为"九姓胡"、"羯人"或"羯胡"。由于在中原地区和西域各地长期经商,他们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唐朝的移民政策十分开放,对他们并不排斥,导致唐朝最后形成了几个大型的粟特人定居点。安禄山本身就是粟特人和突厥人之间的混血儿。"安"的姓氏就是粟特人的九大姓氏之一,这极大地促进了他获取粟特人支持的方便性。

安禄山作为节度使时,他与粟特人的商团就保持了十分紧密的联系,与他们形成了同盟。在安禄山造反的时候,粟特商团为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安禄山通过和粟特商团长时间进行贸易,获得了海量的财富,这也为他的造反提供了经济保障。粟特商团为安禄山提供的可不仅仅是经济,他们还出了不少族人。安禄山的精锐近卫部队就是由粟特人组成的。粟特人为安禄山可谓是出人出力,是他叛乱路上的坚实臂膀。

安禄山发动叛乱的时候,唆使粟特人在西北两个关键地方造反,对唐朝构成了巨大威胁。首先是灵州地区,灵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个地方是朔方节度使的驻军地,长安沦陷后,太子李亨逃到了灵州,在朔方镇的帮助下,登上皇帝宝座,史称唐肃宗。唐肃宗在西北召集军队反攻长安。然而,灵州也是粟特人的大型定居点之一,除此之外此地还有许多突厥部落居住在这里。这两族可都是安禄山的依靠,安禄山再此早就安排好了后手。

在收到唐肃宗在灵州登基的消息后,安禄山手下的大将阿史那从礼就率领当地的粟特人和突厥人进行叛乱。这次叛乱准备的十分好,他们组织起了50多万人,光是训练精良、装备完善的精锐部队就有5万多人,当时的朔方军全部人马加起来也不过6万人。可以说是情势危急,唐肃宗命悬一线。这情形明显是地方占据绝对优势,我方处境极为不妙啊。郭子仪作为朔方节度使一方面率领部队抵抗敌人的进攻,另一方面,他派遣使节向回纥寻求援助。最后回纥可汗出兵,和朔方军一起南北夹击叛军,击败了叛乱分子,一举杀死了数万人,解了唐肃宗的危机。

安禄山一看此事不成于是再生一计。他在西北的另一个重地凉州再次策划煽动叛乱。凉州是河西节度使的驻军地,这里控制河西走廊要地。如果叛军可以占领这个地方,他们就可以阻挡西域方向来的的增援,同时他们还可以与吐蕃一起来攻击唐朝。凉州也是粟特胡商的聚集地,此地对安禄山极为有利。757年,安禄山成功策反了河西兵马使盖庭伦,加上粟特胡商一同发动叛乱,这支部队达到了6万人,连续攻占了河西的好几座城池,连河西节度使周泌也都被叛军杀害了。当时正在前线和安禄山叛军苦战的唐军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来平叛,来保住河西之地,好在最终歼灭了这支反叛军队。

粟特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安禄山叛军的内应,他们也在引起了唐朝各个地方极大的愤怒。毕竟,谁都害怕自己地方的粟特人突然反叛,大家心里都发慌啊。

伴随安禄山叛军的不断推进,唐朝各个地方都开始驱逐粟特胡商,反粟特渐渐推向了高潮。这里边,最激烈的是扬州城。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枢纽中心,也是南方的第一经济中心,可以说扬州统治了唐朝的经济命脉,对于维护唐朝的统治,镇压叛军发挥了关键作用,扬州为唐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然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大量粟特人已成为唐朝的一大隐患。760年,宋州的刺史刘展被叛军策反,发动了针对唐朝的叛乱,向扬州进攻,占领了江淮大片土地,威胁着唐朝的南方财富重地。

扬州的粟特胡商得到消息立刻准备响应叛军,发动针对杭州的叛乱。唐军急匆匆地派遣部队前去平叛,在长江岸边大破叛军,杀死被策反的宋州刺史和扬州城将近一万人的粟特胡商,最终给大唐除去了隐患。小编觉得,粟特人一直支持安禄山的反叛,不仅出人出力还出钱,为他提供消息做内应,最终被歼灭这也不奇怪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