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把“龍”作爲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風調雨順的願望,因此,用舞龍祈禱神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四季豐收。

舞龍隊浩蕩出行

南坑鎮地處萍鄉市中部,蘆溪縣西南端,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據歷史記載,舞龍燈起源於漢代。龍的形象是古人爲了寄託美好願望而創造的。古人把龍、鳳、麟、龜稱爲四靈,其中龍的造型尤爲優美矯健,昂揚奮發,剛柔相濟。

舞龍隊浩蕩出行

橫江人民傳承歷史文化,和諧友愛鬧新春,以前老人們每到春節過後要自制一套節子龍燈,燈內點燃自制的蠟燭,舉燈耍到各家各戶,示意龍王爺登門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壽安康,故稱“耍龍燈”。

龍燈隊鬧新春

橫江的青少年爲弘揚歷史文化,將先輩門的歷史藝術得到傳承,大家積極組織訓練,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縮龍,更顯陣容壯觀。大年初四晚起,舞龍隊在歡快的鑼鼓喇叭聲中,按事先安排的線路舉着火龍、縮龍、花燈等,依次序排着望不到頭尾的隊伍浩浩蕩蕩出行。此時,本村男女老少及外地村民,都趕來共鬧新春。龍燈每到一戶,主家點燃香燭,放鞭炮,並雙手合十,恭敬地相接相送,既是熱鬧又顯祈禱神龍意義。

龍燈隊鬧新春

在這個新春裏,橫江鄉村人民都沉浸在鑼鼓爆竹的歡樂氣氛中,將這個有着百年曆史的村落推向節日高潮。隨着近年來春節的氣氛有所改變,一些傳統習俗像已消失。此次在家鄉看到春節“耍龍燈”,我倍感意外,聽母親說,好多年沒“耍龍燈”了,所以我覺得“耍龍燈”既熟悉又陌生。在記憶裏,約五米長的紙龍燈裏點着蠟燭,耍龍燈的藝人上下躥,踩板凳跨桌子,就跟舞獅一樣。

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舞龍隊

在這個新春裏,舞龍隊及所有成員連續幾天深夜纔回家,既有疲憊感,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滿滿的收穫,因既能找回過去的影子,又能看見對過去的一些丟棄。家鄉人民喚醒它,不僅是爲了討個好彩頭,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回顧和傳承。

文案編輯:鍾平初、郭大成 資料來源:橫江龍燈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