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明代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我國曆史上公認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他不僅精通儒釋道學,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心學體系,並在人生實踐中踐行良知學說,立下救世安民之大功,成爲“知行合一”的後世楷模。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1472年生於浙江餘姚,1529年卒於江西南安(今大餘縣),葬於浙江山陰洪溪(今紹興蘭亭)。王陽明所生活的時代,正值明代中葉,明王朝由穩定開始進入動盪、衰敗的多事之秋,社會矛盾突出,各地動亂嚴重。特別是南贛汀漳地區盜賊滋多,百姓受害,巡撫一職成燙手山芋。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朝廷授王陽明爲督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從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陽明至南贛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九月他離任,僅有短短四個年頭,可這四年卻是王陽明一生中最輝煌的四年。正如明史專家方誌遠所說,如果說貶謫龍場開始造就中國哲學史上的王陽明,南贛汀漳巡撫的任命則造就了中國政治史上的王陽明,正是這兩個方面相互激發、相互結合,才造就了一個完整的、千古一人的王陽明。

王陽明塑像

一、剿匪安民建奇勳

王陽明在巡撫南安贛州期間,立下了“破山中賊”的奇功,取得了“破心中賊”的實效。

45歲的王陽明在經歷了科舉登第、因言下獄、被貶追殺、龍場悟道、廬陵知縣種種磨礪之後,終於在南贛迎來了他人生的巔峯時期。

王陽明未到任之前,南贛汀漳巡撫已連換幾任,都無所作爲,山賊聚結守險,搶劫商賈,對抗官府,規模越鬧越大,僅南安府城就數次被攻破,不僅有千戶、主薄被殺,百姓也深受其害,局勢常處於失控狀態。

王陽明上任伊始,便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夜審老吏、截獲賊情,清除內奸、行“十家牌法”,組建民兵、演練軍隊等一系列舉措,然後採取先易後難、聲東擊西的戰術,對漳南、南贛橫水桶崗浰頭的山賊各個擊破,僅用一年三個月時間,就將屢剿不絕禍害當地幾十年的匪患全部剷除。

在王陽明看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滅山中賊,是能臣就幹得了的事情;而即剷除人們心中的私慾惡念,那纔是“聖賢”的不世偉業。從王陽明赴南贛戰場途中所作的《丁丑二月徵漳寇,進兵長汀道中有感》一詩中,便能看出他對南贛戡亂、止兵息戈策略的思考。

將略平生非所長,也提戎馬入汀漳。

數峯斜日旌旗遠,一道春風鼓角揚。

莫倚貳師能出寨,極知充國善平羌。

瘡痍到處曾無補,翻億鐘山舊草堂。

南贛滅賊首戰告捷後,王陽明寫下《喜雨三首》,詩中抒發的不是凱旋的豪情,而是他關注農耕、體恤民生的真摯情懷。

其三:

吹角峯頭曉散軍,橫空萬騎下氤氳。

前旌已賀洗兵雨,飛鳥猶驚卷陣雲。

南畝漸欣農事動,東山休共凱歌聞。

正思鋒鏑堪回淚,一戰功成未足雲。

贛州崇義上堡梯田:客家先民800年開墾之作

南贛匪患盡除後,王陽明即刻着手開展了全民性安民教化活動,包括:考察民情,安撫百姓;勸農耕種,恢復生產;上書朝廷設立平和、崇義、和平三縣,加強管理,讓山賊無處藏身;推行《贛南鄉約》,通過民衆自治,維繫基層社會穩定;興建書院,培養學子,贛州府衙、南安府學、通天巖等地都留下了他講學的身影;恢復社學、大行教化,對民衆進行系統的傳統道德教育,改易當地好鬥逞兇的習氣。使得當時的南贛,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對此,王陽明年譜有明確的記載:“先生謂民風不善,由於教化未明。今幸盜賊稍平,民困漸息,一應移風易俗之事,雖未能盡舉,姑且就其淺近易行者,開導訓誨。即行告諭,發南、贛所屬各縣父老子弟,互相戒勉,興立學社,延師教子,歌詩習禮。……久之,雍雍然漸成禮讓之俗矣。”

贛州民俗文化旅遊節

王陽明綜合治理南贛取得的成效,可從他十年後的一首詩中窺見一斑。嘉靖六年(1527年)五月,56歲的王陽明以南京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之職赴廣西平叛途經南安峯山裏(今大餘縣新城鎮)時,見聞當地商貿繁榮,學風淳正,百姓豐衣足食,有感而作《過峯山城》詩一首,描繪了百姓安居樂業和老幼簞食壺漿相迎的盛景。

猶記當年築此城,廣猺湖寇尚縱橫。

民今樂業皆安堵,我亦經過一駐旌。

香火沿門慚老稚,壺漿遠道及從行。

峯山弩手疲勞甚,且放歸農莫送迎。

贛州大餘縣新城鎮

二、深悟良知力踐行

王陽明在南贛平叛安民的同時,堅持研學弘道,悟出“良知”二字,始揭“致良知”之道,從而完成了知行合一、內聖外王的認知與踐行。

王陽明是個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傑出人物。作爲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彪炳史冊建立不世之功的文武全才;作爲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是開創儒學新天地的一代心學宗師;作爲師者和教育家,他是人格完滿、桃李天下的百世之師。

如果將王陽明成功的原因歸功於他所創立的心學的力量和支撐,那麼,心學的真諦和精義究竟是什麼呢?在王陽明看來, 只有“良知”二字,纔是自己一生學術的真諦和精義。他認爲,“良知”是天地萬物之綱,是真正的“聖人之道”。

良知書法圖片

在南贛平叛後的一年多時間裏,王陽明公務之外也有了大把的閒暇時間,他以宋儒周敦頤的號命名建立了“濂溪書院”,開始了他的講學生涯。他在講學時論及最多的就是“良知”和“致良知”。

最早提出“良知”的是孟子。孟子《盡心上》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陽明則說“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孟子提出“良知”概念後,後代儒者較少論及,直到王陽明才重提良知。而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實際上是對“心”的發揮和闡述,比孟子所說的良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贛州陽明書院

王陽明對“良知”的認識,有一個從無意識流露到有意識揭示的過程。他說: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今幸見出此意,一語之下,洞見全體,真是痛快!不覺手舞足蹈。他還說:“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

王陽明於百死千難中悟出的內心深藏的“良知”,源於他報國爲民的初心和敢於擔當的秉性。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宸濠之亂,本不關王陽明的事,當時他正奉命戡處福建叛軍北上途經豐城縣境,聽聞南昌城有變,出於本心的良知,他扛起了一份責任。在衆多官員觀望、情報不清的情況下,他公開宣稱“寧王謀反”。在尚未得到朝廷批文的情況下,他擅自返回吉安調兵平叛,以萬餘衰弱之兵破寧王十萬之衆,於萬般艱難中取得了勝利。如果沒有內心這份良知,他怎麼會有如此擔當!

南贛和南昌的平叛結束後,王陽明並沒有真正受到朝廷嘉獎,反而遭受了各種各樣的猜忌誹謗和構陷。面對如此不公平的遭遇,王陽明並沒有爲自己叫屈或辯白,而是在冷靜的思考中悟出了“良知”學說。王陽明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也由此昇華到了一個新階段,他明確地說,自從經歷宸濠之亂和許泰、張忠之變,他更是相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他在給江西學生鄒守益的信中欣喜地說: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瀬,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

致良知書法圖片

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陽明在贛州初講“致良知”。此後在南昌、在浙江老家,他都以“致良知”爲教學宗旨,宣稱人人心中有良知,人們只要把自己的良知發掘出來並落實在行爲上,就是“致良知”。對於“良知”和“致良知”的關係,他強調說,前者是本體,後者是功夫。並非僅僅有良心就可以達到致良知的境界,要達到致良知的境界,絕非等閒中來,要自困頓中來,從百死千難中得來;要事上練,要實落用功。可見,“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踐行“知行合一”的過程。

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偉大貢獻,不僅在於他把早已泯滅的“良知”深入發掘了出來,更在於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論路徑,並在自己的人生實踐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知行合一書法圖片

三、光明鑄出千秋鑑

王陽明的功業和學術相互激發相互成就,其終極動力來自他“學爲聖賢”、救心救世的抱負和光明的內心。

王陽明曾說,“聖人之心明如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王陽明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即便身處逆境,他也始終保持怡然樂觀的心態。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心外無物,人生之路纔會越走越寬。

正德二年(1507年)春,王陽明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挫折,即因言事下獄被貶謫龍場。在遭錦衣衛追殺亡命舟山,差點葬身大海輾轉到達福建後,他寫下了大氣豪邁的《泛海》一詩,表明了秉性光明的他處變不驚、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豁達心態。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

泛海詩歌書法圖片

在貴州龍場謫居期間,王陽明曾寫下著名的《瘞旅文》,文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正德四年(1509年)秋七月初三,有一個從京師來的吏目,帶着一子一僕途經農場去上任。沒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從那條路過來,說這個吏目已死在路上。傍晚他的兒子也死了,第三天他的僕人也死在了山坡下。聽聞此訊,王陽明悲傷之餘,命兩名僕人去把三具屍體埋了。王陽明感慨地說,我早知道你會是這個結局,因爲前兩天我隔着籬笆就望見了你愁眉不展,憂心忡忡的樣子。如果你實在不捨這五斗米的俸祿,就應該高高興興去上任,爲何要如此悲悲慼慼呢?窮山惡水、煙瘴毒氣侵其外,憂鬱侵其內,哪有不死之理!我到此處已兩年,歷瘴毒而苟能自全,就是因爲心境怡然,未嘗一日之慼慼也。

王陽明悟道的山洞—貴州修文陽明洞

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王陽明在平定寧王叛亂後又一次來到南贛,他頂着可能再次被小人誣告讒陷的巨大壓力,大閱士卒,傳教戰法,並作《啾啾吟》一詩,其自信剛毅、不惑不憂的精神境界躍然紙上。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類虛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王陽明還寫有著名的《中秋》一詩,詩中更是抒發了他無私無慾、報國爲民、清白一生的襟懷。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不動心書法圖片

回顧王陽明五十七年的人生經歷,一般人理解的“幸福時光”於他而言似乎是少之又少。他雖立下不世奇功,卻屢遭奸臣排擠,在困頓絕境中大徹大悟,在誹謗構陷中負重前行,寵辱不驚,用行舍藏,以傳道授業爲平生最快樂事。他憑着自己的良知、意志和智慧,愣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飽滿、鮮活的千古傳奇,一生正氣地矗立在人世間,成爲光耀後世的百世楷模。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曆1529年1月9日)王陽明卒於江西南安(今贛州大餘縣)青龍鋪,年僅57歲。他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就是對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

贛州大餘青龍鋪王陽明落星亭

四、遺風餘澤惠後人

王陽明與南贛有着不解之緣,他不僅將他一生最後的足跡,也將他的精魂永遠留在了南贛。

歷經五百年風雲變幻,王陽明的形象在今天的贛州、大餘依然鮮活。這裏的百姓將王陽明奉爲神靈,幾乎人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講出關於他的一、二傳說。

禦寇城池成奇絕。王陽明曾經倡導並資助大餘的百姓興建“鄉民自衛、防禦匪患”的城池。楊梅古城是大餘“南安九城”建在鄉間裏最大的城堡,也是至今保存尚好的“孤城”。斑駁的城牆,古樸的宅第,鵝卵石巷道,繞城的玉帶水,隨處可見的歷史印記,爲這座古城增加了神祕的色彩。楊梅城的建設是因爲得到了王陽明的“奏允”才建的。如胡定所撰的《楊梅城池記》中記載:“庾邑楊梅,王氏聚族而居,衣冠禮教之鄉也。陽明明王公治贛時奏允建城,王氏爰砌石甃磚,堅爲雉堞,外有繞水,籍以爲池,壯哉!”

大餘縣楊梅古城

丫山古寺多傳奇。丫山不僅有與松聲、竹聲、瀑布聲相伴的美景,也有儒釋道文化包容共存的文化現象。在靈巖古寺,不僅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等歷史文化名人曾在此講學遊覽,也流傳着王陽明從廣西征戰因病返鄉經過南安黃龍地界時曾拜謁靈巖寺的故事。民國八年版《大庾縣誌·卷十五雜誌類·拾遺》對此有一段專記:“王文成徵思、田歸,至南安,偶入一寺(指丫山靈巖寺)。先是寺有上座僧將入寂,命其徒鑰所居禪室,戒毋開,曰‘姑俟我至’。文成見其所鑰局甚固,問之,其徒以師語告。文成曰:‘固俟我也。’開之幾有書,塵封其上,拂而讀之雲:‘五十七年,王守仁,啓吾鑰,拂吾塵,若問前生事,開門人是閉門人。’”王陽明閱後大驚,立即帶着隨行人員出寺下山上船,待船行至青龍鋪時,病逝船中,時年57歲。

大餘丫山靈巖古寺

陽明遺蹟可尋覓。王陽明去世後,爲了感念他的功德,南贛各縣幾乎都興建了紀念王陽明的場所。今天的贛州仍然保存有王陽明主持修建的太平橋、結廬講學處通天巖、王陽明親筆手記“平茶寮碑”、“玉石巖碑”等歷史文化遺存120多處。1994年5月,岡田武彥等日本陽明學專家學者280多人捐款在青龍鋪王陽明去世地興建了一座碑亭,即“王陽明落星地紀念碑亭”。2014年10月,大餘王氏聯誼會捐資在大餘丫山靈巖寺側興建了一座紀念碑亭,稱“陽明亭”。

王陽明主持修建的太平橋

贛州通天巖山門口的王陽明塑像

陽明心學對贛州、大餘、崇義、上猶、南康的影響也無處不在。在陽明心學的薰陶下,今天生活在南贛地區的客家人呈現出顯著的勤勉實幹、樸實善良的品質。贛州等地也成爲了受陽明心學浸潤的一方沃土,成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百姓安居樂業、民風淳樸、學風醇厚的儒雅之地。

一種理論如果僅僅停留在書本上,那麼它再好也意義不大;一種理論如果不能經受歷史的檢驗,它也不會生命之樹常青。陽明心學之所以五百年薪火不斷,是因爲自其從誕生之日起,它便具備了一種超強的經世致用的品格,它能夠指導實踐,能夠助人行善,助人成功!在這個浮躁並充滿誘惑的時代,當面臨行爲抉擇時候,我們一定要牢記陽明先生的教誨,這就是: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照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