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觀禮臺上,坐着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籌備委員會委員張宏喜。“我們的儀仗隊特別威武,軍樂特別嘹亮。現場的掌聲啊,從來沒聽到過那麼熱烈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76歲的他仍是抑制不住地激動。

  接受環視聽記者採訪時,老先生特地拎來一個重重的袋子,裏面有好幾本與香港迴歸有關的書,更有他格外珍視的紀念物:籌委會委員任命書、籌委會成員合照、交接儀式流程手冊……撫摸着銀色殼子的籌委會委員任命書,張宏喜感嘆道:“我一生有過不少任命書、證書,有的我都沒太多感覺了,但這個任命書我覺得特別重要。你看還有這張喬石同志向我頒發任命書的照片,都很有意義,我都收藏得很好。”

2017年6月19日,張宏喜在北京接受環視聽記者專訪。(環視聽記者 侯欣穎/攝)2017年6月19日,張宏喜在北京接受環視聽記者專訪。(環視聽記者 侯欣穎/攝)

  香港迴歸,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有好多問題要解決。1996年1月正式成立的籌委會就是具體落實這些工作的。籌委會一共150名委員,香港94名,內地56名。內地這56名來自中央有關單位,基本是副部級以上的幹部。外交部11名,包括幾名司級幹部,我是其中之一。當時我是領事司司長。後來我體會到,領導讓我參加籌委會,是因爲香港迴歸有很多領事工作要做。

  迴歸前,香港駐有幾十個外國領館。原來的想法是主權移交後,這些領館直接轉成和我們對接就行了。可我是做領事工作的,知道這裏面存在很大問題。那些領館是外國跟英國政府達成協議建成的,香港迴歸後,怎麼能讓外國和英國達成的協議在我們中國領土上生效?我們必須一一重新談判、重新簽訂協定。當時沒有人想到這一點,我立即給外交部寫緊急報告,提出我們必須專門成立一個小組來做這方面工作。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唐家璇看到報告後也覺得這個問題太重要了,立即批示同意。

  開始談判了,有些西方國家不配合。英國還提議派高級專員到香港,立馬被我們識破了:英國的大使就叫高級專員。還想把香港視爲英聯邦的?沒門!我們後來下了個狠招:如果哪個國家不重新談判,1997年7月1日後這些領館就失去地位,不能從事領事工作。這才把他們鎮住了,老老實實重新談判。我向美韓等4個不同類型國家的大使公開發放領事證書、雙方簽訂互換協議後,別的國家也就呼啦啦趕緊來辦。

  護照也得好好研究。首先,護照的製作就是門大學問,爲了防止僞造,用什麼皮、什麼漆、裝訂用什麼線、蓋章用什麼印泥,都有講究。我們把世界各國的護照水平摸了一遍,發現內地的護照還比較落後,就決定香港護照要採用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技術問題倒還好解決,關鍵是護照拿出去,別國認不認。香港同胞以前用英國發的護照,去很多地方都免籤,我們要保證新護照的待遇不能少於原來的,又和主要國家一個一個談判,保證了香港同胞的權益。

  還有一個出入境的問題。過去內地人去香港得辦簽證,迴歸後就是一國人了,自然不能用簽證。但出入境需要管理,我們就發明了入境許可。

  另外一個大問題是領事保護。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有不少香港同胞。迴歸後香港同胞的領事保護就是我們大使館、領事館的責任。我們提出一個原則,我們對海外香港同胞的領事保護,只能比英國做得好,不能比英國做得差。爲此,我召集了20多箇中國駐外使領館的領事參贊回來開會,佈置任務,給他們講有關香港的方針政策,香港的重要性,大家回到駐地怎麼聯繫香港同胞,出了事怎麼了解,怎麼跟當地政府交涉。

  我當時還想,我們很多外交官沒有去過香港,對香港沒有一點感性認識,所以我建議,這次會議在香港召開。結果開會前一夜,我得到消息,小平同志去世了。開會前,大家舉行了默哀儀式。小平同志曾說將來要去香港看看,最終沒能成行,大家非常難過。好在卓琳同志去了交接儀式現場,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在香港迴歸前的1年裏,領事司的同志們真是白天黑夜連軸轉。我們既然立下了軍令狀,不完成任務誓不罷休。最終,我在香港迴歸前完成了所有工作。

1997年7月1日零點零分零秒,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同時升起。1997年7月1日零點零分零秒,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同時升起。

  我們籌委會委員都受邀出席了交接儀式。交接儀式後,還有好多活動,一個接一個——見證特區政府宣誓,參加迴歸慶典,參觀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我們幾天幾夜沒閤眼,一點睡意都沒有。所有人都那麼激動,興奮得根本睡不着。國家的恥辱被洗刷了,中國人終於站起來了!(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環視聽工作室 朱東君  姜琨 )

責任編輯:張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