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因欠2.1億被限制出境,十年前這位80後曾身家超百億

  [編輯/劉姝蓉 統籌/紀欣]近日,山西前首富、女星車曉的前夫李兆會因未能償還2.1億元人民幣欠款受到輿論關注。大白新聞(微信ID:dabaixinwen)注意到,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消息,被執行人李兆會,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曾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由於受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金融部門抽貸以及內部管理等因素影響於2014年3月中旬被迫全面停產,並於2014年11月向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2015年,海鑫鋼鐵開始破產重組。2016年5月,停產2年之久的海鑫鋼鐵更名爲山西建龍鋼鐵控股有限公司,再次點火復產。

  山西前首富李兆會被限制出境

  山西前首富李兆會於近期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限制出境。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消息,被執行人李兆會,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請執行聯動機制成員單位,基層協助執行網絡成員和社會公衆協助法院執行。申請執行人爲美錦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李兆會因涉及美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追償權糾紛一案,涉案金額總計2.16億元。在海鑫鋼鐵破產重整之前,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曾由海鑫旗下海鑫實業控股。據悉,法院已經查明,李兆會及海博鑫惠名下已確實無財產可供執行。

  公開資料顯示,李兆會,1981年生於山西聞喜,2005年畢業於武漢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專業。2003年1月,李兆會從父親李海倉手裏接手海鑫鋼鐵集團,擔任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2003年1月,李海倉在辦公室被槍殺身亡,尚在海外留學,不滿22歲的李兆會遵從家族的意願,中斷學業回國接掌海鑫鋼鐵,成爲海鑫鋼鐵的董事長。

  李兆會在執掌海鑫鋼鐵的頭幾年,通過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先後入股過光大銀行、大連銀行、民生人壽、興業證券、山西證券、銀華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將旗下資產不斷做大。2008年他以125億元身家成爲山西最年輕首富。2010年胡潤百富排名,李兆會憑藉100億元的財富排在第85位。

  山西海鑫集團此前曾被指疑行賄百餘官員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曾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由於受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金融部門抽貸以及內部管理等因素影響,海鑫集團於2014年3月中旬被迫全面停產,並於2014年11月向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2015年9月7日,山西省運城市政府曾通報稱,山西海鑫鋼鐵集團重整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將於近日召開,具體日期待定;與此同時,公安機關將對海鑫鋼鐵集團出資人是否存在轉移隱匿資產行爲進行專項調查。

  運城市政府通報稱,對管理人和中介機構提供的海鑫鋼鐵集團財務審計與資產評估報告,公安、審計部門已組織專門力量進行專項審查;並由政法部門牽頭,金融監管部門配合,對海鑫集團的大額資金流向、關聯公司資產狀況、主要出資人個人資產、近年生產經營情況等進行調查;對調查中發現有轉移、隱匿資產的違法行爲,將嚴厲打擊,依法追繳流失資產。目前,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政法部門已裁定限制海鑫鋼鐵集團兩位主要出資人出境。

  同年,媒體曾曝出山西海鑫集團疑行賄百餘官員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2015年7月22日,海鑫集團一債權人代表徐超(化名)向媒體爆料稱,海鑫集團向相關政府部門人員的行賄,疑有百餘官員涉入。曝出的行賄名單上的官員涉及運城市、山西省及國家發改委共120多人,其中只有個別官員因其他案件已落馬。當時媒體報道稱,從名單所涉政府部門來看,海鑫行賄的目的是想在節能減排項目上得到照顧,之所以列出名單可能是爲了方便企業內部走賬。

  行賄名單共五份,其中的“海鑫集團資金申請政府人員名單”上印有海鑫集團徽標,另外三份分別爲2009年、2010、2011年“海鑫集團送禮資金申請(政府人員名單)”,還有一份爲“2009年海鑫鋼鐵集團節能減排部送禮情況記錄”。

  2015年,海鑫鋼鐵開始破產重組。2016年5月,停產2年之久的海鑫鋼鐵再次點火復產,只不過昔日的鋼鐵巨頭海鑫鋼鐵已經更名爲山西建龍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成爲建龍集團旗下第七家控股子公司。[資料來源: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新華網、澎湃新聞等等]

責任編輯:桂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