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粉絲在手“票倉”我有?印度明星從政或備受尊崇,或腐化墮落)

【環球時報】2017年的最後一天,印度“國民偶像”拉吉尼甘特高調宣佈從政,引爆社會輿論。在一些媒體看來,“影星從政”在印度可謂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拉吉尼甘特正是這一人羣的典型代表——他們以自身的知名度和龐大的粉絲羣體作爲政治資本,完成了人生中的“華麗轉身”。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拉吉尼甘特宣佈將組建自己的政黨,參加下一屆邦議會選舉。在媒體看來,他的這一步其實早有鋪墊:2016年,泰米爾納德邦前首席部長賈亞拉利塔去世,給邦內政治局勢造成巨大沖擊。去年5月,拉吉尼甘特就曾告訴自己的支持者要“爲戰爭做準備”,應對該邦“腐敗的政治體系和墮落的民主制度”。他當時表示,“若得神明許可,我明天就從政”。有政治分析人士稱,拉吉尼甘特早年就已展示過巨大的政治影響力。1995年,他公開支持印度國民大會黨,當時的一份民調顯示,他的表態至少可以幫助該黨在泰米爾納德邦議會獲取130個席位。

實際上,印度娛樂圈的“轉型政客”輩出。巴基斯坦《黎明報》認爲,“寶萊塢巨星從政”的潮流可一直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當時,寶萊塢著名男星普利特維拉·卡浦爾獲得印度議會聯邦院(上議院)的提名,成爲首位實現“跨界”的男演員。之後,該國演藝圈湧現出不少“跨界”傳奇,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已故男星蘇尼爾·杜特。杜特在從政前就已經是寶萊塢聲名顯赫的演員兼導演,他於1984年成爲國大黨議員並4度連任,還曾入選總理內閣。十分難得的是,杜特從政期間很少擺明星架子,兢兢業業履行公職,終成爲備受尊崇的政治家。

印度“量產”政客的影視基地也不僅限於寶萊塢一家。如拉吉尼甘特所屬、主打泰米爾語影視作品的“考萊塢”(Kollywood)就長期影響着泰米爾納德邦的政治生態,並將大量演藝名人轉變爲當地頗受歡迎的政治人物。美國《華盛頓郵報》稱,該邦第一任和第三任首席部長安納杜拉伊和卡倫尼地都是影視編劇出身;2016年去世的女首席部長賈亞拉利塔早年也是演員;上世紀80年代去世的首席部長拉馬錢德蘭從政前是演員兼製片人,後擔任重要公職長達10年。

“德國之聲”網站2日報道稱,明星轉行從政在泰米爾納德邦非常突出,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和卡納塔克邦也存在類似趨勢。《黎明報》稱,印度的政治生態存在“名人政治”的一面:該國曆次政治選舉的排場搞得如同“嘉年華”一般,參選者當中不乏各界明星大腕。在選舉活動中,參選人展現出的“個人魅力”又是必不可少的“硬指標”。在這一方面,演藝界人士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拉吉尼甘特爲例,他的一些支持者甚至會在他的肖像上潑灑牛奶,把他當成神祇一般膜拜。在藝人實現成功“轉型”後,其粉絲羣體也自然而然地變爲“票倉”,成爲其重要的政治資本。

當然,印度演藝圈也不乏大量“轉型失敗”的案例。《黎明報》報道稱,一些實力不足還硬要從政的藝人在參選階段就被鬧得灰頭土臉。印度前演員拉瓦爾曾在一個知識問答環節出醜,稱“不丹是印度的一部分”;前導演馬赫什說不出印度首位總統的姓名。還有人不知印度國歌爲何人所作、對所屬政黨黨史一無所知。更搞笑的是,有參選者甚至拒絕回答問題,號稱“我是來參選的,不是來考試的”。一些人當選後還走上“歪門邪道”,成爲懶政和腐敗的代名詞。美國廣播公司稱,寶萊塢不少“轉型政客”在一個任期內就會因腐敗等醜聞落馬。比如,號稱是“寶萊塢最成功男星”的巴沙坎入職僅3年就因收受賄賂被迫辭職。還有人任職期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政務民生貢獻寥寥。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更多精彩,請登錄環球網 責任編輯:張海桐_NN905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