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說起美軍,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威武的海軍航母戰鬥羣和鋪天蓋地的飛機。但是,如果說起美軍打巷戰,那絕對是會付出一定傷亡,甚至會引起很多人對高新技術裝備的質疑。1950年的漢城,1968年的順化,1993年的索馬里都是美軍不堪回首的記憶。更何況21世紀以來,美軍接連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不可避免的進入了擴日持久的“治安戰”。而就在2004年11月8日至16日,美軍應用一系列先進裝備在費盧傑給整個世界上了一課,美軍創造了僅以陣亡38人,伊臨時政府軍陣亡6人的代價,殲滅至少反美武裝分子1200人的戰績驗證了信息化戰爭下的城市戰的戰法。

b5822b68d218272410ff3d4231be6b35 -

費盧傑一詞源於敘利亞語,是“分支”的意思其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西約69公里處,人口大約30萬,是連接巴格達、拉馬迪和約旦的重要交通樞紐。通過巴格達的10號公路貫穿該市東西,幼發拉底河從費盧傑西城區繞城而過。費盧傑城市佈局混亂,建築雜亂無章,居民區、商業區與工業區相互混雜,街道狹窄。房屋通常由磚塊和石灰砌成,每間房間都有多個出口,且相互之間緊密相連,是反美武裝分子理想的巷戰區域。

在伊拉克,費盧傑擁有“清真寺之城”的美譽,其既是一個宗教信仰擊中的敵方,同時也是伊拉克遜尼派穆斯林聚集的重要城市之一。伊拉克戰爭開始後,費盧傑逐漸成爲伊拉克反美武裝的“大本營”和伊拉克恐怖活動的“策源地”。據統計,在費盧傑之戰開始前,在此地陣亡的美軍就達到300多名,死亡人數遠超巴格達意外的城市。因此,費盧傑又被稱爲“抵抗之都”,是當時令伊拉克政府和駐伊美軍頭疼的一塊“噩夢之地”。

2004年3月31日,4名美國黑水公司安保人員在費盧傑鬧市區慘遭槍殺,並被遊街,此舉引發了美國國內民衆強烈不滿。隨後,美軍認爲在伊拉克製造多次恐怖襲擊和綁架案的“基地”組織三號人物--扎卡維藏身在費盧傑,便將之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心轉向了於此。同年的10月13日,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勒令費盧傑的反美武裝交出扎卡維,否則將對費盧傑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隨後,美伊聯軍包圍了費盧傑,至10月31日,阿拉維宣佈:“和平解決費盧傑問題的大門正逐步關閉,伊拉克武裝部隊和美軍將採用武力收回費盧傑!”

爲此,美軍在此對費盧傑發起大規模地面進攻已經迫在眉睫。美伊聯軍以圖在全面封鎖圍困反美武裝的基礎上,首先對外圍的目標進行“拔點”行動;隨後以城東爲佯攻防線,擊中絕對優勢兵力從西、北兩個方向對費盧傑實施兩翼向中心突擊,奪占城內具有重要戰役價值的兩座橋樑和費盧傑總醫院,徹底分割城內的反美武裝所佔區域;最後採取層層推進、逐個圍殲的戰術手段,將費盧傑城內的反美武裝徹底全部殲滅。

2af3e54f7e595a7e722c2917110e73ac -

然而,反美武裝不是傻子,針對美伊聯軍的軍事行動,他們企圖以當地衆多的“清真寺”爲聚集地點,大量儲備彈藥和物資,爲費盧傑建立一個層層阻擊的防禦體系。並且要利用費盧傑的遜尼派穆斯林的狂熱反美情緒,獲取當地居民的支持,以反抗美伊聯軍實施的聯合進攻。除此之外,反美武裝還企圖通過外界的媒體進行“輿論戰”,以獲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迫使美伊連接承受巨大的政治壓力,以停止軍事作戰行動。

11月8日,駐伊美軍調集1萬2千餘兵力,包含美海軍陸戰隊第1遠征隊、陸軍第1騎兵師、陸軍第1步兵師,以及2000名伊拉克臨時政府部隊軍人。其實,早在7日,美軍就趁夜幕向費盧傑城外圍要點金髮,並在8日的凌晨佔領了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岸的費盧傑醫院,美軍則在凌晨發動的進攻中奪取並控制了兩座重要橋樑,控制了費盧傑西面的重要通道。隨後,美伊聯軍奪取了費盧傑地區的所有橋樑,對城內的反美武裝形成了孤困之勢。

美軍之所以急於首先佔領費盧傑醫院,是吸取了4月攻打費盧傑的教訓。當時,美軍攻打費盧傑,當地醫院不斷髮布大量平民死傷的消息,從而引起了伊拉克人的強烈不滿,美軍則指責伊拉克醫生嚴重誇大平民的傷亡數量。而在此次作戰中,美伊聯軍首先佔領醫院和封鎖“消息源”,並嚴格控制新聞媒體的報道,以免承受過大的輿論壓力。

1ebc6a441437098a1423ac55d53bfeef -

​當日,美軍還使用飛機和火炮對費盧傑開始了持續12小時的火力突擊,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地面部隊在裝甲車輛的引導下,快速由北向南推進到指定位置。至8日晚7時,打擊費盧傑的軍事行動全面展開,美軍運用兩翼突破、縱深攻擊的戰法,率先攻擊位於費盧傑西北角的居民區和東北角的阿斯卡里區。隨後的居民區戰鬥異常艱難,這些地區聚集有大量反美武裝,他們在美軍可能通過的道路上設置了大量障礙。截至11月9日,美軍坦克部隊向南推進了3千米,已基本佔領阿斯卡里區。戰鬥中,反美武裝分子分成若干小組,在相互臨近切狹窄的街道上,與美軍展開游擊戰,他們是圖通過不停的變換位置,來達到出其不意的攻擊,並減少傷亡,結果卻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原來,美軍在此次作戰中大膽的嘗試了非線性進攻的方式。美軍在早先根據空中偵察獲得的情報,對反美武裝的指揮部、兵力集結地、軍械彈藥庫實施精確打擊,癱瘓削弱其指揮和作戰功能。其次,美軍沒有像反美武裝估計的那樣由外向內逐步推進,而是派出精銳,突然躍過幼發拉底河,控制了重要橋樑,並攻佔反美武裝的重要目標,動搖了其城防體系和固守的決心。僅11月8日,美軍就分10多路從多個方向向城內發起猛攻。費盧傑城中的反美武裝一時內外受敵、難以調整兵力,多出防線被美伊聯軍快速突破,火車站和拉希德清真寺被攻佔,兵力相機被分割鼓勵,無法相互協調支援。7天后,美伊聯軍就全面佔領費盧傑。

不僅如此,美軍不僅在戰術上全面碾壓反美武裝,還充分發揮了技術優勢。美軍充分利用偵察監視和信息傳輸能力,使反美武裝的集結和運用預備隊的行動難以隱藏。當美軍在費盧傑市中心的火車站、拉希德清真寺、城西北約蘭區等地激戰時,曾有反美武裝人員趕赴增援,但他們很快就會被發現,尚未投入戰鬥就被全殲,有時甚至達到了“發現既摧毀”的程度。其次,美軍還實施防區外打擊爲主的空地一體打擊,通過非接觸作戰,有效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美軍士兵在進攻中遭遇反美武裝抵抗時,一般不進行強攻,而是迅速撤離到火力有效射程之外,然後召喚空中火力進行定點清除。或者,美軍在每個連排規模的突擊分隊中配備若干狙擊手,在反美武裝狙擊步槍之外的高樓上設置聚集點,並使用射程至少達1000米以上的狙擊步槍,在發現敵方狙擊手和火力點後,隨即射擊將其消滅。

此外,美軍還管控了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媒體,反覆強調美軍是來“除暴安良”,力圖通過輿論影響樹立起“正義”的形象。並在大規模進攻費盧傑之前,全面封鎖、斷絕城內的日常生活來源,促使大批居民撤離城市,僅在戰事開始前,費盧傑城中30多萬居民就有至少70%逃離,並且不允許除婦女、兒童之外的15至50歲男子進出和外出,否則將會成爲美軍的攻擊對象,從而使反美武裝失去了很多“人肉盾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附加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