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樣黛玉不僅僅是擔心自己不能與寶玉成婚,擔心大家的離散,還有着更深層的危機感,擔心着賈府會敗落。說到底,他們愛寶玉只不過是希望弗洛伊德說的反面。

作者:黃鸝

寶玉不喜歡與士大夫諸男人交往,最討厭峨冠禮服,賀吊往還等事。

寶釵曾勸寶玉以仕途經濟爲念,不能總在脂粉堆裏亂混。結果話還沒說完,寶玉咳一聲就走了,寶釵下不來臺,滿臉通紅。

史湘雲也建議寶玉常會會爲官做宰的人們,以便將來應酬事務。寶玉直接下逐客令說:“姑娘請別的姊妹屋坐坐,我這裏仔細污了你的仕途經濟。”

林黛玉自小從未勸過類似的話,寶玉深敬黛玉。用寶玉的話來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

林黛玉爲什麼不說混賬話?她真的不懂得“仕途經濟”的重要性嗎?

1

黛玉從進賈府,受賈母寵愛,與寶玉日久生情,心靈相通的整個過程中,一直充滿着危機感。

首先,大家都知道,林黛玉愛哭泣。哭泣主要是因爲愛情的不確定性,這是林黛玉具有危機感的表現之一。

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提親。黛玉面對危機無所適從,只得裝病不再去清虛觀。而賈寶玉卻不樂意了,找上她又發泄着自己的火氣。本來十分無力感的黛玉,只得公然與寶玉開懟,氣得寶玉當衆砸玉摔玉。可以說,這是林黛玉內心危機感爆發的一個高潮。

其次,第三十一回提到,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說:“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冷清。既冷清則生傷感,不如倒是不聚的好。”就像顧城詩裏寫的那樣:“爲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人是依賴羣體生存的動物。愛熱鬧,是人的本性。可是林黛玉因爲怕離散所以不喜歡熱鬧。顯然,黛玉已經非常敏感地察覺到了離散遲早會成爲必然,賈府大廈將傾的危機感,也早已在她心底躍然而出。

第六十二回,黛玉對寶玉說,“咱們家裏也太花費了,每常閒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入不敷出,後手不接,長此以往會怎樣?聰慧的黛玉已然看出了賈府的頹敗之勢。千里搭涼棚,沒有不散的宴席,小紅都懂的道理,黛玉怎麼會不懂。

2

這樣黛玉不僅僅是擔心自己不能與寶玉成婚,擔心大家的離散,還有着更深層的危機感,擔心着賈府會敗落。可見黛玉是個有遠慮的女子。

並且,依照黛玉出身,她的心裏應該非常明白,賈府一旦敗落,寶玉的功名就成爲了扭轉乾坤的重要砝碼。

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祖上曾襲列侯。林如海的父親已是世襲的最後一代。由於不能繼續襲列侯,林如海便參加科舉考試,成爲前科探花,後來被欽點爲巡鹽御史,成爲了通過仕途振興家業的光輝典範。

賈雨村能在金陵應天府謀得官位,靠的就是林如海的舉薦,可見林如海對於當時的仕途晉升途徑非常瞭解,也把他看成男人們人生的重要出路。

有這樣一位懂得仕途經濟的父親,林黛玉也就不可能不知道仕途對於那個時代的男人意味着什麼,對於成年之後的賈寶玉意味着什麼,對於敗落之後的賈府意味着什麼。這樣她支持寶玉並希望他終有一日走上仕途經濟之路,那就是一定的了。

3

既然黛玉明白仕途,功名的重要性,爲什麼從不規勸寶玉呢?

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愛寶玉。

相比較於生活裏所必須的麪包,黛玉更關心着寶玉的喜怒哀樂。

元妃省親,寶玉作詩遇到困難,黛玉把寫好的詩,搓成糰子,擲到他面前。

寶玉捱打,黛玉哭的眼睛腫的桃兒一般。

寶玉,襲人和晴雯吵架,怡紅院一片哭聲。黛玉從天而降,說你們是掙糉子喫才哭的不成?一句話逗笑了寶玉。

寶玉聽劉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入了迷。黛玉開玩笑說:“依我說,還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還更有趣兒呢。”

寶玉雨夜探望,黛玉怕不安全,說服他用玻璃繡球燈照路。

……

對於黛玉而言,寶玉早就成爲她生命的一份子,他的快樂煩惱,她一清二楚。寶玉面對鬚眉濁物,應酬往來時表現出來的厭惡,無措,迷茫,焦躁,看在黛玉眼中,疼在黛玉心上,她怎麼忍心讓心愛的人忍受這種煎熬呢。

著名心理學家艾.弗洛姆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寫道:“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爲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如弗洛姆所說,愛意味着尊重。愛你,就肯定你的存在方式,尊重你的選擇,不逼你做不喜歡的事。

寶釵湘雲襲人都愛寶玉,她們希望他有一個光輝錦繡的遠大前程,擁有身份地位,榮華富貴。說到底,他們愛寶玉只不過是希望弗洛伊德說的反面。這種愛可以解釋爲:我愛你,你要去得到世間最好的一切,能夠爲我所用。

黛玉愛寶玉,則是接受他的存在方式,希望他無拘無束,自由快樂。黛玉的愛可以解釋爲:我愛你,是因爲這世上有你。

經歷了輪迴,讓我再次遇見你。這一切,早已足夠。知足的愛,向來都讓人覺得舒坦,這也就不能怪賈寶玉獨愛林黛玉了。這樣,我們也就可以說,越知足的人,越懂林黛玉。

如此,賈寶玉一句“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的話,當是直接羞煞史湘雲等。同時也道出了林黛玉最了不起的所在,因爲林黛玉從不曾說那些不知足的混賬話。

作者:黃鸝。85後在職日語教師,愛讀書愛寫字。身在鄉野,心中有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