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甲聯賽第12輪,天津權健客場1-2不敵大連一方。此役過後,權健已7輪不勝,聯賽僅積16分,排名第9,距離榜首的青島黃海相差11分。而在幾個月前的冬季轉會市場,本賽季志在衝超的權健曾豪擲5億人民幣,簽下孫可、趙旭日、法比亞諾、賈德森等知名球星,創下中甲多項轉會費紀錄。

隨着中甲“土豪”天津權健的異軍突起,俱樂部東家,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權健集團及董事長束昱輝開始引發外界廣泛關注,甚至被拿來與恒大集團及老闆許家印進行比較。

發跡於天津的權健集團,以直銷起家,產品主要是鞋墊、衛生巾、化妝品等保健品。相關數據顯示,權健集團2014年的業績爲135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170%,較2012年增長了2355%。

業績暴漲的權健集團,除了在體育產業投入大量資金,自2015年開始亦頻頻在資本市場出擊:繼2015年成爲上市公司豐東股份(002530.SZ)第二大股東後,今年6月3日豐東股份公告的重組議案顯示,束昱輝還準備以4.3億元現金輸血上市公司購買資產。此外,今年4月束昱輝還參與投資了一隻私募股權基金。

但在繁榮背後,權健集團卻飽受爭議。公司主營的保健品及束昱輝本人,多年來一直被“療效存疑”、“無證神醫”等負面消息糾纏。權健的銷售模式更是被指爲“傳銷”,屢遭質疑。

網易財經瞭解到,在多家網站、貼吧、股吧以及QQ羣,多年來活躍着一個針對權健集團的“舉報”羣體。該羣體人數超過2000人,且多爲權健會員、加盟商的親屬,他們向一些想了解權健問題的人釋疑解惑,並蒐集證據向有關部門舉報權健涉嫌傳銷。

在體育產業及資本市場一擲千金的權健集團,資金從何而來,是否如外界所言涉嫌傳銷?截至發稿,網易財經未能聯繫到權健方面及束昱輝給出說法。值得一提的是,權健集團公佈於官網的超過30個電話,均顯示“無法接通”或“呼叫受限”。

龐大而隱祕的銷售網絡

“權健的騙人手段就是,先讓你去天津腫瘤醫院參觀,然後用一堆高價垃圾食品騙你入夥,交了錢會讓你繼續加單,然後你纔有資格騙親戚朋友入夥,再收他們的加單費,依次循環。這是權健最終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傳銷。”

在多家網站、貼吧、股吧以及QQ羣,曾經與權健集團的產品及銷售模式有過接觸的人,頻繁地“普及”上述這一觀點,並將多年來蒐集到的相關證據向有關部門舉報。

“只要你不支持,老婆做了權健離婚都很正常,親人做了權健都可以成爲仇人。”活躍於權健舉報羣體的趙磊(化名)向網易財經透露,“權健銷售網絡涵蓋的人數非常龐大,並且還非常神祕。”

結合趙磊等多名舉報人的講述、以“權健”名義發佈在互聯網上的加盟信息以及多份法院判決書等信息源,網易財經發現,權健集團的產品確實存在着一個龐大而隱祕的銷售網絡。

2012年5月30日,吉林省蛟河市人民檢察院向當地法院提起公訴,指控2008年4月一位孟姓人士在天津加入“權健自然醫學發展有限公司”、銷售“權健牌”保健品後,於2009年初自任最高領導人,成立權健產品銷售團隊“人人系統”,進行傳銷活動。孟某被指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會員5000餘人。

根據當時蛟河市檢察院披露的信息,以銷售權健產品進行傳銷活動的“人人系統”規定:每個被髮展進來的人都必須交納960元,購買權健“骨正基磁療鞋墊”或“益鈣素”、“益菌素”等產品,以獲得資格。然後可以發展下線人員,上線依據下線的銷售業績提成並晉級。

趙磊等舉報人向網易財經指出,上述蛟河市檢察院披露的下線會員發展方式以及獎金制度,“大同小異”地存在於絕大多數權健產品的銷售系統中。

“所謂‘系統’,就是派系,一些最高領導人通過發展下線形成自己的系統。每個系統下面又有多個團隊,團隊如果逐漸強大,則又可獨立出來成爲系統。”趙磊解釋說。而據不完全統計,權健產品的銷售系統大約有29個,包括永成系統、永利系統、易和系統、捨得系統等。

據趙磊等人介紹,權健集團的產品,是通過一個名爲“權來百貨經營部會員系統”的網絡平臺向各個系統提供訂貨、發貨等,該平臺同時還提供獎金查詢服務。

網易財經通過ICP備案號查詢發現,權來百貨經營部會員系統的運營方爲“天津武清區權來百貨經營部(個體工商戶)”,法人代表是陳亦隆,地址爲天津武清區豆張莊鎮政府東側A座004。需要指出的是,該地址距離權健集團所在地並不遠。

2015年9月,權健產品銷售方、易和系統創始人李加超,因160萬元“銷售提成款”糾紛將權健集團告上法庭。根據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李加超方面提供的多份證據中,也確認存在一個提供權健產品訂貨、發貨以及獎金查詢的網絡平臺。

不過,涉及法律糾紛時,權健集團總是試圖將自己撇清。在上述與李加超的糾紛中,權健集團既不承認雙方簽訂過商品代銷合同,也不承認曾委託李加超方面進行過商品銷售,更不承認曾向李加超發放過“銷售提成款”。

但在遍佈網絡的公開新聞報道和視頻宣傳中,權健產品的銷售系統卻又與權健集團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由相關係統銷售人員參與的“2011年度權健領導人峯會”、“2013年權健自然醫學集團新品發佈會”等活動上,權健集團董事長束昱輝均現身並發表長時間講話。

此外,束昱輝還與權健產品銷售系統的個別負責人共同上過由知識經濟雜誌社主辦、世界直銷(中國)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直銷風雲榜”。

與銷售系統“曖昧不清”多年之後,權健集團終於在2013年年底獲得了商務部《直銷經營許可證》。此後,權健的銷售業績節節攀升。根據新華網援引部分直銷網站的數據,2013年權健的業績爲50億元,相比2012年的5.5億元上漲了8倍之多。而到了2014年,權健的業績則飆升至135億元。不過,網易財經未能從權健方面證實這些數據的真實性。

網易財經同時注意到,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權健集團的“直銷區域”服務網點僅在天津7個區,企業上報的直銷員人數僅爲462人。但事實上,權健的擴張早已超出了上述範圍。

“神醫”束昱輝與“祕方”治癌

創立權健集團並構建起龐大而隱祕銷售網絡的束昱輝,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網易財經梳理發現,束昱輝1968年6月30日出生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縣(現大豐區)。在權健集團的一些對外宣傳資料以及束昱輝接受視頻採訪的資料中,均稱其畢業於清華大學。一說是“1992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專業與中醫學專業”,另一個模糊的說法則稱“1991年,束昱輝走出清華園”。

一位在2000年前後與束昱輝有過生意往來的佟姓商人向網易財經透露,“束昱輝當時還叫束必和,束昱輝這個名字應該是2004年左右才改的。”而關於束昱輝的學歷,佟姓商人說:“束昱輝就是個高中畢業生,嗜賭成性,後來因爲欠了一大筆錢逃離了老家,根本不是他對外說的清華大學本科畢業。”

清華大學方面也向網易財經證實,“經過覈實,束昱輝、束必和均未在我們校友的名單中查到。校友名單包含本、碩、博、MBA。”

束昱輝的兒子束長京的出生,亦與束昱輝自稱的求學經歷相矛盾。相關信息顯示,束長京出生於1991年8月,且是在江蘇老家上的戶口。但事實上,從2005年9月1日起,教育部纔對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進行解禁。

前述佟姓商人告訴網易財經,“束昱輝在成立權健集團之前,曾在天獅集團做過一段時間。2000年後,開始自己做生意,當時的經營地址在天津河東區的聚福園大廈。”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一位名叫“束必和”的人士,分別在2000年6月、12月註冊了天津市盛華商務聯盟經營有限公司、天津市盛鵬科技有限公司。次年7月,兩家公司均設立了“南開分公司”。

“束昱輝2002年底跟我籤的合同,其中一枚章就是‘天津市盛鵬科技有限公司’。”前述佟姓商人稱。但當時束昱輝的兩家公司生意很快就做不下去了,至今仍欠其近20萬元。

前述佟姓商人介紹的情況,與權健舉報人向網易財經提供的束昱輝的曾用名、從商經歷等材料內容基本一致。

2004年,束昱輝註冊成立天津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由此開啓了自己的保健品行業從業之路。而全國高科技健康產業工作委員會(下稱“高健委”,2011年被民政部取締,編者注)主任孟昭銳,或成爲束昱輝發跡過程中的一個關鍵人物。

背靠高健委的束昱輝,2004年開始運作全國高健委自然醫學保健專業委員會,任“常務副主任”一職。此外,束昱輝與孟昭銳還在北京聯合成立了北京中方權健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自然康健文化發展中心等公司。

隨後幾年,束昱輝搖身一變,成爲“中醫祕方復活者”、“用祕方治病的神醫”。權健集團對外宣稱,束昱輝“從民間蒐集了600多箇中醫祕方,其中一個治療腫瘤的祕方耗資8000萬元”。而權健對外銷售的產品,就是利用這些祕方進行現代化製藥生產的。

但據網易財經瞭解,權健集團“利用祕方生產”的產品,頻繁被指“涉嫌誇大保健功能、宣稱藥品功效,欺騙、誤導消費者”。

比如2014年12月,權健的一款名爲“骨正基”的產品宣稱包治百病,而“負離子磁衛生巾”則有治療前列腺炎的功效,遭到央視曝光。

2015年7月17日,新華網北京記者在權健集團的宣傳冊上,發現了一款售價高達9500元的“KA愛心工程禮盒”系列產品,該產品宣稱可以“準確檢測是否有患癌風險”、“技術至少超前世界水平5到10年”。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信息顯示,該產品實際上爲“保健食品”。

以“實力”回擊“傳銷”質疑

“包治百病”的產品藉助龐大而隱祕的銷售網絡進行推廣,讓權健集團及束昱輝聚攏起鉅額財富。如今,在老家鹽城大豐,束昱輝早已成爲人們口中的“大老闆”。而束老闆後來的衣錦還鄉,在當地曾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2014年9月6日傍晚6點左右,一架直升機在鹽城市大豐區上空盤旋幾圈後,降落在大豐和平飯店門口,引來羣衆圍觀,甚至一度導致附近交通堵塞。據現場目擊者描述,“直升機在降落時揚起很大灰塵,讓人幾乎睜不開眼睛。幾分鐘後直升機停穩,從上面下來3個人,緊接着他們坐上了一輛小汽車離開。”

“從天而降”的,便是權健集團董事長束昱輝等人。束昱輝“空降”大豐事件轟動一時,江蘇知名媒體《現代快報》亦對此進行了報道。關於束昱輝的高調,大豐當地流傳甚廣的說法還有,“他用直升機接了女星xx一起喫飯”,以及“大豐街上經常有輛天津牌照的賓利,就是他的”。

與束昱輝一同回到大豐的,除了直升機和賓利,還有一系列實業投資和資本運作。

工商資料顯示,2015、2016年間,束昱輝及兒子束長京在江蘇註冊了多家以“權健”命名的公司,包括江蘇大豐權健華東國家會議中心、江蘇權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權健置業有限公司、江蘇權健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江蘇權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

根據權健集團發佈在互聯網上的招聘信息,上述公司旗下項目包括權健華東國際會議中心、江蘇權健腫瘤醫院、權健足球俱樂部大豐訓練基地、權健公園、權健皇家公寓等。但這些項目公佈後,權健集團在大豐當地的bbs上發佈的招聘信息,招聘的卻是“舞蹈崗、主持崗、演奏和聲樂崗”等總計38人。

這或與權健集團的諸多會員活動需要大量文藝演出相關。此前曾以會員身份到過權健集團總部參觀的趙磊告訴網易財經,觀看文藝演出,是會員在參觀時的一個重要環節。

2015年3月14日,束昱輝進入上市公司豐東股份(002530.SZ)。根據豐東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大豐市東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潤投資”)內部結構發生變化,除了大股東繼續增持股份外,股東名冊裏還新增了一位“二股東”束昱輝,持股23.99%。

對此,興業證券分析師紀雲濤當時曾撰寫研報,稱“束昱輝的醫療健康和體育產業的背景將給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得不讓人思考公司此舉是否和轉型有關”。紀雲濤的這一解讀,一度引發資本市場對權健集團“借殼”豐東股份的猜測。

網易財經瞭解到,主營業務爲熱處理設備製造加工和服務的豐東股份,系大豐當地上市企業。與束昱輝一樣,豐東股份的董事長朱文明、副董事長向建華、副總經理張建新等人,均爲大豐本地人。

入股豐東股份後,2015年6月23日,束昱輝聯合向建華、張建新、史有森等豐東股份高管,成立了南京東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今年4月21日,束昱輝還入股了一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預計有約30%的規模投資於南京處於早中期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

乘坐直升機返鄉、入股上市公司及私募基金、豪擲5億爲球隊引援,這一切在從事權健集團產品“直銷”業務的人們那裏,無一不彰顯了權健集團及束昱輝的“實力”。而在實力面前,多年來的“傳銷”質疑顯得不值一提。

在天津市武清區,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會員”,自掏腰包到權健腫瘤醫院參觀、開會、聽取獎金制度,很多人在這裏將自己的角色轉換爲“加盟商”。一位曾到過權健集團天津總部的人士,詳細記錄了當時主持人與現場觀衆的互動:

“在座的各位都是懷揣夢想加入權健這個大家庭的,你們不要管外面的人怎麼排擠我們,說我們是什麼傳銷。他們不過是上嘴脣碰下嘴脣,就能磨滅我們的夢想嗎?說這些話的人也不過是工資幾千塊的打工仔,難道你們寧願相信他們那些打工仔而不相信我們這些年薪幾十萬的老師嗎?不相信投資幾千個億弘揚中醫文化的權健集團嗎?”

“不是!”

“好,那你們告訴我,你們相不相信我?”

“相信!”

“你們相不相信權健集團這個平臺可以給你們更好的未來?”

“相信!”

“做權健呢,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標,目標越大,我們纔會拿出巔峯的精神去做。來!大聲告訴我,給你們三年,你們的目標是賺多少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