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脑中风形势十分严峻,脑中风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成为我国的第一位致死性疾病脑中风,严重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给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每5位因病死亡的人中,就有1位死于脑中风。更加严重的是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仍持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脑中风后存活病人中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终身残疾。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脑中风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

在脑梗发生之前,身体一般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因此很多人都会忽视,所以,如果能早点发现,重视起来,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脑梗发作的。那么,脑梗塞发生前,身体到底有哪些异常症状呢?

1、视力突然发生障碍,不要以为是老花眼

视力突然性的下降,且出现眼前发黑,视力模糊之类的症状,需警惕,这种症状除了眼部疾病会引发以外,还有可能是脑梗的前兆。当脑梗出现之后,脑部的供血就会严重不足,从而引发了视网膜的异常,所以说一旦发现这个问题,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2、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梗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梗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 1~2 天反复出现 5 次以上眩晕,发生脑梗的危险性将大幅增加。

3、四肢活动不受支配,不单单是中老年缺钙

如果发现自己这段时间出现了腿无力,走路费劲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怀疑简单缺钙,很有可能是脑梗影响到了四肢的活动。

在腿无力的情况下,同时患者一部分身体不受大脑支配活动,比如身体右侧麻木,完全丧失劳动力,这很有可能是脑梗的前兆,需要立刻就医。

那么脑梗是怎么形成的呢

1、脑血管自身产生的血栓

人全身的动脉血管都可以长斑块,大脑里面的血管也不例外,斑块破裂后迅速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2、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血栓

就像河里面漂浮的木头一样,血栓能随着血液在全身流动。脑血管又密又细,其他血管能流过去的血栓,在细的脑血管里就堵上了。

日常生活中容易造成脑梗的四大习惯

1、过度劳累

经常过度劳累的人群也很容易发生脑梗。特别是在劳累过后还没有好好休息的话,发生脑梗的几率会更高。因为人在劳累过后会让我们的血压和血液的循环都发生变化,对于大脑而言是很不利的。

2、高血压

它是造成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有高血压的患者,平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高血压者发生脑梗塞的机率比正常人要高1.3~2.4倍。

3、饮食习惯不好

日常高盐的食物摄入会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得更高,而高脂肪的饮食则会加重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和高血压都是导致脑梗发生的重要诱因,日常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习惯。

4、房颤

很多人都不了解,房颤是什么,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接近2%。房颤导致的脑梗,又被称为心源性卒中。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约为每年5%,可以说房颤患者,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脑梗。 房颤通常在体检时被发现,因此,中老年人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对于预防脑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么预防脑梗呢

1、合理健康饮食。曾有人说,人这一生大概能吃9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话糙理不糙,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饮食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食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也是近年来我国脑中风高发的原因之一。

2、软化血管

健康的血管柔软且附有弹性,当人体缺乏这种元素时,血管壁就会失去应有的弹性。血管弹性下降,会降低血液的循环,从而诱发各种各种的心脑血管疾病。补充鞣花酸可以软化血管,研究表明,元台秋菊、西红柿、绿叶蔬菜、苹果都含有这种元素,其中元台秋菊中这种元素含量最高,达60%以上。

3、多运动预防脑梗

日常不要久坐不动,不管是动手还是动腿,都可以起到一定预防脑梗的效果。进行手部运动可以刺激到我们的大脑皮层,让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变得更加的灵活敏捷。而动腿则可以让大脑的兴奋和抑制的节律变得和谐,在运动的时候还能增加心肺功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都变得更加充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