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幾年連續下降,近幾年高考報名人數又恢復持續增長的狀態,2018年更是達975萬人。@1:今年從專科學校退學回來復讀,實在是不想在那,那種心情不想再體會第二次,我真的好想好想去湖南師大,連做夢都想,開始最近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是復讀生裏最差的,可是不敢放棄,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扛不下去也要扛下去,職高師範沒有穩定的分數線,沒有穩定的本科錄取學校,今年,我只有拼盡一切,無論如何,2019年,都要考上湖南師大。

距離2019高考還有31天,各地高考生都在緊張地複習衝刺。根據最新消息,今年全國高考人數高達上千萬。真的是提高一分,幹掉千人……

高考參加人數持續上漲

10年前,2007-2009年,高考曾達到報名人數最高峯,人數均過千萬!經過幾年連續下降,近幾年高考報名人數又恢復持續增長的狀態,2018年更是達975萬人!

2019年,高考錄取人數是否會再次突破千萬呢?請大家一起看一下近十年參加高考人數及錄取率統計數據!

再結合下表中的各省份高考報名人數增減趨勢,可以預估的是,隨着適齡學生的增多,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很有可能再次突破千萬大關!

高考分數線大漲

2018年,各省高考分數線全線上漲,比去年上漲幅度最大的是福建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其中,福建二批次文科分數線竟比2017年整整提高了66分!

高考生人數翻倍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高考全國600分以上的超過36萬人,是2017年的2倍多!但在高分考生扎堆的省份,考到600分的學生,可以選擇的好大學也並不多。

如河北理科600分考生可以選擇的僅僅是幾所很普通的211高校,更多的是一些省屬一本高校。

部分高中生很迷茫

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有不少同學表示目前很迷茫...

@1:今年從專科學校退學回來復讀,實在是不想在那,那種心情不想再體會第二次,我真的好想好想去湖南師大,連做夢都想,開始最近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是復讀生裏最差的,可是不敢放棄,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扛不下去也要扛下去,職高師範沒有穩定的分數線,沒有穩定的本科錄取學校,今年,我只有拼盡一切,無論如何,2019年,都要考上湖南師大。

@貓:人生關鍵的就是那幾步,身處其中時竭盡全力,已經結果,好,不固步自封,差,不氣餒。...高考是重要的第一步,外界,內心的壓力大。如果說苦,漫漫人生,有很多苦,一直努力向前吧向上吧

@開心每一-天:高中三年太不容易了

@明天:高三,現在真的很想放棄,我就是老師眼中很努力卻總是不出成績的學生,在重點班倒數的我真的無力逆轉了,未來-片迷茫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真的太令人失望了。

今天偷的懶,要用一輩子來償還

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鬥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01

這個複習階段,很多同學都容易懈怠,容易灰心喪氣。在網上,一直有“上大學有什麼用”的疑問,就像那個段子一樣:

今天在12306自助取票機取票,聽後面一個老闆打電話說:上大學有什麼用?我專科畢業,現在還不是混得風生水起,手下一羣研究生!

我聽了微微一笑,把取票機的語言模式改成了English。

後來,又有人給這個段子加上了“反轉”:最後,老闆的“海歸”祕書幫他取了票……

雖說是個段子,但我卻笑不出來,因爲它代表了現在很多人的觀點:學歷再高有什麼用?北大出來不是一樣賣豬肉?研究生讀完不是一樣給專科生打工?

且不說這些人喜歡拿個案當真理,去混淆視聽,去“帶節奏”,影響三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有多可恨,就拿“北大畢業生賣豬肉”一事來說,背後的故事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02

有一篇文章寫:讀了一流大學,你才知道讀書無用論是騙人的,名校畢業的那些人,不僅有能力有實力進入更好的企業、平臺,即使是在毫無門檻的賣豬肉賣花生瓜子這個行業,他們也有很大概率能做的更加出色。

更現實的是,2010年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對學歷的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的職位有294個,佔職位總數的54.55%;而專科學歷可以報考的職位只有1個。

這是一位網友的親身經歷:

專科畢業,工作將近一年,因爲想離家近一點,便準備考公務員,於是着手準備考試。

等到要報名的時候,突然發現公務員根本不招專科學歷。當時完全懵了,看着報考頁面,第一次體會到欲哭無淚。

人生最無力的時候,就是明明已經做好了全力衝刺的準備,卻發現根本沒有參加比賽的資格。

在很多人叫囂着“讀書無用論”的時候,低學歷的人已經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和整個世界的巨大壓力。

學歷也是一樣,它就像一張通行證,讓我們有機會選擇到達不同的入口,並被准許進入。

沒有大學的學歷,可能連工作入場的機會都沒有,還談什麼理想?拿什麼來談理想?也許,你會說韓寒高中退學成爲作家;你會說馬雲才考了一個師範大學,照樣成爲首富。可韓寒的父親是著名作家,馬雲的父親是曲藝屆元老又有多少人瞭解呢。

所以,如果你是個普通人,想跳出困境,實現自己的夢想,那就沉下心、埋下頭,從拿到一張好文憑開始!

因爲世界早晚會懲罰不讀書的人,有學問的人和沒學問的人遲早會在社會上勝負分明,而那些不讀書的人根本就不是輸在那一張紙上。

03

《精進》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段話 :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當你身邊的人每天忙着打遊戲、談戀愛、逃課、逛淘寶時,你會自覺不自覺地“融入”他們,忘記自己曾經的豪言壯語,一個人的理想要建立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但摧毀它卻很容易。

而反過來,去看看那些考上名校的學生,誰不是挑燈夜戰沒日沒夜讀書過來的?誰不是放棄遊戲放棄小說一本又一本練習題做過來的?誰不是從一次次考試失利後總結經驗咬咬牙繼續努力,終於高考成功過來的?如果你能和這些人升入同樣的學府,他們帶給你潛移默化的影響,足以支撐你建立更開闊的格局、眼界,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所以,爲什麼要考名校?名校就意味着分數和一張紙嗎?不!那是對你的堅持、毅力、專注、勤奮的認可,那是對你不負青春年華玩命讀書的回報,是讓你和那些優秀的人並肩站立的資本。

工作後,經常聽到身邊的人有這樣的感慨:

如果有人逼我一下,也許我不會放棄學吉他;

如果當初媽媽逼我堅持學書法,我現在的字就不會醜到連籤快遞都不好意思;

如果當時堅持把游泳學會,那就不用花錢請教練教孩子游泳了;

……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有的時候,我們說自己對某某愛好、某某學科不感興趣,所以沒有堅持學下去。可是,捫心自問,那些當年我們放棄了“不感興趣”的苦練、苦學,“省”下來的時間,又做了什麼呢?

也許,你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愛、擅長的事情,但也有些人不過是逃離了這份“苦”,轉而漫無目的、優哉遊哉地隨意打發掉了大把時間而已。

《精進》裏還有一段話: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馬上就有回報的立竿見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長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堅持纔有大成的事,只不過,對前一種人們常常趨之若鶩,對後一種人們卻避之唯恐不及。

04

小說《晚秋》中有一句話:

“你以爲的巧合,不過是別人用心的結果。”

同樣的道理,就業市場、職場、考公務員的時候,你以爲的不公平,其實是你和他人的差距,其實是他在學習時忍受單調辛苦、枯燥無聊的結果。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無數案例告訴着我們,現實中,考入名校的那些人,更容易跨越困境實現理想。有位班主任說得好:“面對高三讀書的單調或辛苦,你選擇了不作爲,你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出現冷眼、孤獨、失敗時,我如何相信你就一定會有所作爲?”

即使我們最終考不上名校,但在爲這個目標努力的過程中,那種勤奮、自律、專注、全力以赴,也一定會是你人生中非常寶貴的財富。

現在努力,也許並不能讓你的未來無憂無慮,但至少會讓我們的明天無怨無悔。願你回首來路時,可以拍着胸脯說:我曾經爲了一個夢想全力以赴過。

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會讓人抓狂,但收穫的價值也會令人欣喜雀躍。

▍本文編輯:生物姐

▍來源: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Tip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