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滬港通開通後,內地投資者便開始大規模南下交易港股。如今,內地投資者已成爲港股市場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某些板塊和個股上甚至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本週一和週二,恒生指數累計下跌了6.15%。2月6日,在恒生指數所有成分股全部下跌、港股所有板塊資金淨流出,而且海外大行指出港股未見底的情況下,仍然有76.09億港元的內資淨流入港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所有被內資抄底的港股中,滙豐控股(港股00005)(00005,HK)成爲毫無疑問的大贏家。

  兩天抄底港股182億港元

  雖然本週一及週二,恒生指數都是低開,並且兩天大幅下跌了6.15%,不過這並不影響內地投資者抄底港股的熱情。週一,恒指下跌1.09%,內資通過港股通抄底港股105.93億港元,週二恒生指數更是大跌5.12%,內資熱情不減,再次南下“掃貨”76.09億港元,兩天累計淨買入港股182億港元。

  從港股市場2月6日總的資金情況來看,是處於淨流出狀態的,流出金額近百億港元。另外摩根士丹利還指出,恒生指數已跌至該行基本情景的目標31500點,但是摩根士丹利指出,股市估值、盈利及亢奮的投資者情緒將要更顯著的調整才見底。

  在港股市場整體資金流出及大行目前還不看好的情況下,內地資金用腳告訴市場——他們看好港股。事實上,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之前提出的抱緊核心資產的概念在內地投資者中深入人心,認爲港股回調就是買進那些核心資產的機會。而所謂核心資產就是那些高盈利的行業龍頭個股。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目前來看,港股市場的機會與風險並存,但還談不上泡沫化,投資需精選具備業績支撐的個股。從近期來看,1月以來南下資金淨流入811.92億港元,爲去年同期港股通買入成交淨額的4倍,而6日南下金額達到76.09億港元,意味着資金對港股依然看好。從估值上看,目前恒指PE(TTM)爲14倍,處於歷史中樞水平,從全球市場來看也是估值窪地,而強有韌性的經濟基本面也對港股的估值提供了較好的支撐。”

  35億港元聚焦滙豐控股

  2月6日內地資金南下搶籌,金融股成爲最重要的板塊。

  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滬)分別淨買入中國銀行(港股03988)(03988,HK)、工商銀行(港股01398)(01398,HK)、中國平安(港股02318)(02318,HK)5.95億港元、5.71億港元及5.57億港元。另外,內資還買了不少招商銀行(港股03968)(03968,HK)。

  不過說到6日港股的明星,那毫無疑問是滙豐控股,因爲滙豐控股的淨買入金額達到了35億港元,而滙豐控股6日下跌3.32%,低於恒生指數5.12%的跌幅。此外,滙豐控股與其他被淨買入的港股有一些區別,因爲鍾愛滙豐控股的投資者有一個明確的公司——中國平安。因爲在2017年12月初,中國平安表示,公司下屬平安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資管)向港交所申報,平安資管通過港股通渠道累計買入約10.18億股滙豐控股的股份,持股比例達到了5.01%,併成爲滙豐控股的重要投資者之一。而在當時,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買入滙豐控股的股份佔比爲5.32%,而中國平安就佔了其中的9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