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大部分蔬菜價格進入季節性下降區間,多地蔬菜都出現下滑現象,導致各地菜農對菜價回升信心大減。有的菜農只習慣在棚室前臉處或拱棚兩側設置防蟲網,但頂部風口處並沒有及時設置防蟲網,爲害蟲的侵入提供了便利條件,這種情況下非常利於傳毒害蟲(如粉蝨)傳播病毒病,也會因蚜蟲、薊馬大量發生造成煤污病或果實皴皮(薊馬咬食),降低蔬菜的產量個品質。

近期,大部分蔬菜價格進入季節性下降區間,多地蔬菜都出現下滑現象,導致各地菜農對菜價回升信心大減。但立夏剛過,田間管理不能因爲菜價下滑而有所疏忽,菜農朋友們還是需要繼續堅挺!

下面,小蔬帶大家來看看菜價下滑的具體情況!

1、據山東省商務廳門戶網站獲悉,蔬菜批發均價3.71元/公斤,環比下降6.78%,其中降幅較大的有冬瓜、茄子和菠菜,分別下降16.54%、16.09%和15.91%;零售均價5.84元/公斤,下降6.26%,其中降幅較大的有圓白菜、茄子和西葫蘆,分別下降17.39%、14.08%和12.76%。

▲4月末5月初蔬菜價格走勢

2、5月3日據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後期回落明顯增加。在2018年五月初菜價持續下降,如果天氣沒有特別變化,2019年菜價曲線將繼續下滑。

其中,下滑較明顯的蔬菜品種以大白菜爲主,批發價是0.55-0.65元/斤,4月26日的價格是0.55-0.7元/斤,周環比下降4%;去年同期是0.7-0.9元/斤,年同比下降25%。

3、5月5日據壽光物流園負責人介紹,茄果類中的圓茄、圓椒、紅椒、櫻桃西紅柿到場量持續增多,圓茄、圓椒價格下調29%、33%;

紅椒和櫻桃西紅柿交易旺盛,價格走高;尖椒交易疲軟,量價齊降;扁豆、油豆等豆類交易量較小,價格下滑。

面對菜價下降,菜農們還是得繼續認真種菜,合理管理。要相信菜價總會有高的時候,不可能一直都這麼低。待到菜價回升時,好菜總會賣上好價錢!

那麼,立夏過後菜農應該如何管理呢?

一忌過度控水

當前蔬菜進入快速生長時期,對肥水尤其是需水量日益增大。建議菜農採取小水勤澆的澆水方式,以確保蔬菜正常生長,菜農可根據棚內土壤乾溼狀況和天氣情況確定澆水時間和次數,並隔水帶一次肥。

切忌因擔心植株徒長而一味控水,有的菜農長達20天以上不澆水,以至於中午前後棚內高溫乾旱,植株因生理缺水而出現萎蔫現象,這樣不僅不利於蔬菜的正常生長,而且極易因土壤乾旱影響植株對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如缺鈣而引發的臍腐病等等,還易引發病毒病的發生。

二忌過度疏葉抹杈

立夏以後,高溫強光的天氣逐漸增多,因此,菜農在進行整枝疏葉時一定要適度,遵循果實上部葉片“多而不擠”、果實下部葉片“少而精悍”的原則。

一來可以保證果實正常生長所需的光合葉片,二來果實上部的葉片可爲果實“遮陽”,避免因過度摘葉導致強光直射果實引起日灼,降低果實的品質。

三忌頂風口不設防蟲網

眼下氣溫逐漸升高,像粉蝨、蚜蟲等具有遷飛習性的害蟲開始向棚內遷飛,特別是緊鄰小麥田的棚室,更容易遭受害蟲的侵入。

有的菜農只習慣在棚室前臉處或拱棚兩側設置防蟲網,但頂部風口處並沒有及時設置防蟲網,爲害蟲的侵入提供了便利條件,這種情況下非常利於傳毒害蟲(如粉蝨)傳播病毒病,也會因蚜蟲、薊馬大量發生造成煤污病或果實皴皮(薊馬咬食),降低蔬菜的產量個品質。所以頂風口設置防蟲網非常有必要

信息來自北方蔬菜報官微、菜農之家聯合社

微刊 微商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