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拳大龍”蔡龍雲大師

一生求索武術之道,

尋求心正之法。

大師劇《蔡龍雲》將於12月28日預演,

29日正式公演!

在公演之前,先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劇情人物吧!

大師劇《蔡龍雲》劇情概述

校園大師劇《蔡龍雲》,採用話劇加武術的形式,結合蔡龍雲先生生平經歷,再現蔡龍雲先生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生,向我們娓娓講述蔡龍雲先生對經年往事的回憶、對中華武術的感悟、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對授業傳道的執着,讓我們深切感受蔡龍雲先生內心的磅礴力量。

蔡龍雲大師的傳奇人生

英雄出少年力克俄國拳師

行俠仗義怒鬥上海灘大亨之子

結緣上體傳承弘揚中華武術

半多世紀研習傳授技藝和文化

一生求索爲人、爲師、爲學之道

領悟心正之法,收穫真正的力量

(點擊圖片查看大師生平簡介)

蔡龍雲父親“拳魔”蔡桂勤

上世紀初,在晉、陝、甘、寧及大江南北,得到“齊魯大俠”真傳的蔡桂勤是如雷貫耳的人物。他十八歲入蘇州錦源鏢局,勇闖強盜出沒的大西北,從未出過差錯。據說蔡桂勤身材不高,其貌不揚,但出手敏捷似閃電,力似萬鈞雷霆,打遍山東無敵手,人稱“拳魔”。後蔡桂勤定居上海,在精武第三分會、華聯同樂會、慕爾國術團等組織中教授拳術。

自古英雄多磨礪

剛滿4歲,蔡龍雲便開始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習練武術,先是腰功、腿功、襠功等基本功。他練起“迎面三腳”、左右腿,常常一練就是一百次,一口氣三百腿,有時摔倒在地,也要爬起來再練。蔡龍雲說:“那時候我每天早上四五點鐘起牀練到七點去上學,下學回家放下書包接着練,一直練到喫晚飯。喫完飯歇一會兒,再從晚七點一直練到十點睡覺。”9歲的時候他的拳術已相當精熟。迎面三腳、八步連環、羅漢十八手、少林瘋魔棍,這些難度較大的功夫,他已經練得有模有樣。之後,蔡龍雲來到上海,廣拜名師,又學會了各種少林、形意、八卦套路。當然,他最拿手的還是祖傳的華拳。華拳是唐代流傳下來的古老拳種。蔡龍雲操練的一套華拳,講究動迅靜定,式正招圓,心動形隨,意發神傳。十二套拳路,具有剛猛、飄逸、挺拔、俊美的風格。

1943年11月擊敗俄籍拳師馬索洛夫

1943年12月13日,年僅14歲的蔡龍雲在上海擊敗俄國拳師馬索洛夫 比賽全部結束後,《新聞日報》以“中西拳擊對抗,中華隊獲大勝”爲標題,發表了:“中國隊以五勝二負一和獲得大勝”的消息。 他們爲中國人出了一口氣,他們爲中國武術界揚眉吐氣。因他的小名叫“大龍”,故蔡龍雲被武術界譽爲“神拳大龍”

1946年蔡龍雲擊倒美國重量級黑人拳手魯塞爾

馬索洛夫與蔡龍雲一戰敗北後心有不甘,於1946年挑起美國重量級拳手魯塞爾(黑人)與蔡龍雲打擂。三年來蔡龍雲從未停練,技術上更加嫺熟。經過較量,他用中國華拳、少林中的拳法,又戰勝了魯塞爾,再次展示了中華武術的威力。他的武功技藝威震上海十里洋場。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在贈給他的一首詩中這樣寫道:"少林拳擊世莫當,動迅靜定力蘊藏,蔡君得之制強梁;柔非終柔剛需剛,剛者先折柔轉強,妙門洞闢唯東方;技與道合乃有此,一洗東亞病夫恥。"

“兩龍”淵源

2012年《文匯報》記者對蔡龍雲老先生採訪,過程中提到李小龍。曾有人告訴蔡龍雲,著名華裔武打明星李小龍非常崇拜他,他的《武術運動基本訓練》一書還被李小龍放在牀頭。蔡龍雲以前不敢講,怕別人說他吹牛。後在“李小龍研究會”研究人員發表的文章中看到,才確信有其事。

2010年6月,蔡龍雲還爲李小龍經典中文版《功夫之道》作序,序中寫到:“我和李小龍素未謀面,但是藉助武術這根主線,我和他有較深的結緣……”雖然沒有跟李小龍見過面,但是很巧的是,兩人的生日同月同日,蔡龍雲出生在1928年11月27日,李小龍出生在1940年11月27日,都屬龍,只是相差了12年。

與上體的不解之緣

1960年1月,32歲的蔡龍雲來到上海體育學院,擔任武術教研室主任。在理論研究上,蔡龍雲做出了顯著的成績。他撰寫的一至五路《華拳》《五路查拳》《少林寺拳棒闡宗》等,都受到了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教學之餘,在全國曆次武術比賽和表演賽中,蔡龍雲由一個普通運動員,成爲一個裁判員,後擔任裁判長、副總裁判長和總裁判長。幾十年來,他桃李滿天下,培養出王培錕、邱丕相、陳春茗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和高級教練。蔡龍雲大師工作室成立後,重點整理撰寫武術的經典拳種《華拳》,並親自授課將華拳傳授給青年教師,同時對三、五十年前的舊作《劍術》、《武術運動基本訓練》等專著,加以修訂重新再版,並譯成英文向海外傳播。

生平大事記

1928年11月,出生於上海,祖籍山東濟寧。

1943年,西洋拳擊界提出要與中國武術界進行對抗賽,蔡桂勤和上海武術界著名技擊家王子平等,選出八名選手代表中國武術決鬥西洋拳擊。蔡龍雲作爲中方年齡最小的選手,戰勝年近三十的西洋拳名手、俄籍拳師馬索洛夫。

1944年,畢業於上海市博仁中學。

1946年,蔡龍雲擊倒美國重量級黑人拳手魯塞爾。

1952年,蔡龍雲參加全國第二屆青年代表大會。

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與競賽大會在天津舉行,蔡龍雲獲“優秀獎”。

1954年,調入國家武術隊任職。

1955年,國家隊解散後,重回靜安區第五工校。

1957年至1960年,在國家體委和其他同志一起擔任武術整理研究工作,參與起草第一個《武術競賽規則》,進行初級刀槍劍棍拳書籍的編寫。

1958年,出版《太極刀》。

1958年,借調到北京,籌備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的武術比賽。

1959年,出版一到四路《華拳》《五路查拳》。

1959年,被國家體委授予“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先進個人”。

1960年1月,蔡龍雲來到上海體育學院,擔任武術教研室主任。

1979年,編寫出版《武術運動基本訓練》。

1982年,編寫出版《劍術》。

1983年,編寫出版《少林寺拳棒闡宗》。

1983年,任全國武術遺產挖掘整理工作組副組長。

1984年,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武術挖整工作先進個人”。

1984年,編寫出版《醉拳》。

1985年,擔任武術國際邀請賽的裁判長。這是中國武術史上第一次國際性的比賽。

1985年,被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章。

1986年,率中國武術代表團赴日本訪問。

1986年,調任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副院長。

1988年,榮膺中國國際武術節“武術貢獻獎”。

1990年,任第11屆亞運會任武術競賽委員會主任。

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7年,編寫出版《琴劍樓武術文集》。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爲他成立“蔡龍雲大師工作室”。

2015年12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市新華醫院逝世,享年87歲。

[整理/梁豔婕 陳潔瀅]

[責任編輯/毛睿雨 廖晶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