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首詩寫於黃州,年過半百的蘇軾坐在江邊,心緒一如這滾滾江水,悲憤難抑。十月的荊楚大地,草木凋零,陽光無力地拂過臉龐,從記憶深處走來一個翩翩少年——他就是這次考試的榜眼。由於受到文壇大家歐陽修的賞識,少年蘇軾的聲名恰似那年長安的春天,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然而這樣虛華的榮耀沒持續多久,命運的輪盤便露出了它猙獰的面目。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新上任的皇帝趙頊感到手頭越來越緊了,宮廷內的一干人的喫喝拉撒,帝國那一羣大大小小慾壑難填的官僚,無窮無盡的戰爭,有着狼子野心的遼和西夏,都張着血盆大口索要銀子。以王安石爲首的一批有識之士再也坐不住了,大聲疾呼再不改革前景堪憂。於是龐大的帝國以王安石爲總設計師,開始了一場自上而下的革新運動。改革是好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老祖宗也是這樣教導後人的。被巴山蜀山滋養的少年蘇軾當然希望家百姓的不再流離失所,一家人和和美美地把日子過下去。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他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懂得春種秋收的不易。王安石新法藉着神宗的雄心壯志推行得轟轟烈烈,百姓卻是喜憂參半,官員更是趁機中飽私囊。血氣方剛的蘇軾再也無法袖手旁觀了,他懷着激動的心情向聖上細陳改革的弊端,字裏行間滿溢着一腔赤膽忠心。可惜生活的賽場並不總是公平的,處在權勢之巔的統治者們制定了規則,只把獎品頒發給那些中意的選手。這注定是一次不自量力的挑戰,逆流而上的蘇軾被一次又一次不知來自何處的風雨打落水中,落荒而逃。先是自求外放,然後又是今人髮指的“烏臺詩案”,生活的狗血是詩人的心靈所無法逆料的。堂堂朝廷大員才華橫溢的蘇軾竟淪落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團練副使,名爲官,實爲囚。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黃州說不上美麗,卻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三國爭雄的銷煙散去,那些用熱血和生命抒寫篇章的人在歷史的長河裏千年流轉。千年的風風雨沒有滄桑周瑜的容顏,他永遠是人們心中的周郎,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才華橫溢。此刻蘇軾想起他,無限酸楚湧上心頭。亂石穿空驚人濤拍岸中, 34歲的周瑜羽扇綸巾,雄姿英發,旁邊有美人相伴。他笑望着對面黑壓壓的敵人,打揮苦定,談笑間曹軍的檣櫓便灰飛煙滅了。上天是不公平的,說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可週瑜就出生在羅馬,不用拼死努力就擁有了別人羨慕的一切。如果沒有孫權,周瑜的戰場、職場、情場會如此順暢無阻嗎?可惜這樣的君臣際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至少蘇軾還沒遇上過。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長長地嘆了口氣。天空中一行大雁飛過去了,叫聲迴盪在林間水上。還是不想了吧,蘇軾這樣安慰着自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至少,黃州是個不錯的地方,民風淳樸。譬如當初不及第,今日也許還在巴山蜀水間辛苦勞作,爲一日三餐奔波,被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也就少了諸多苦樂人生歷練。短的是人生,長的是苦難,不如意事本就十之八九,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再灌一口酒,看看銀光閃爍的江面,和水中那張愁苦的臉,鬢邊幾縷白髮格外刺眼,詩人長嘆了口氣,多希望這是夢一場啊。據說莊周曾做一夢,夢中化爲蝴蝶,夢醒後困惑良久:不知是自己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夢見變成了莊周。將時間的跨度拉得更遠一些,人生天地間,短短几十年,一睜上閉間一生就過完了,然後迴歸無盡的洪荒之初,“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這難道不像一場所大夢嗎?大夢誰先覺,是智者的警醒。是的,人生如夢,自己又何必如此多愁善感,將美好的時光浪費在無盡的憂愁憂思中呢?從明天起,駕一葉扁舟,邀三兩知己,攜美酒佳餚,將此生交付給黃州的山山水。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生命貴在了悟。悟透了生命的真諦的蘇軾向着江水斟下一杯酒,與生活和解。在他家不遠的地方選了一片荒地,踏踏實實地生活,隨遇而安,不負山水,不負此生,認真過。既然人生註定是一場總會醒來的大夢,何不努力將夢做得精彩些?詩人微笑着向自己的草蘆走去,回首來路,夜色下的山山水水分外迷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