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精忠報國岳飛,他的死真的與秦檜無關嗎?秦檜能站起來嗎?

前不久,看到一則秦檜後人要爲自己祖先翻案的新聞,要求將秦檜的鐵像從岳飛墓前撤回去,爲什麼秦檜後人會這麼有底氣呢?因爲很多文章中都分析過岳飛是在政治上得罪了趙構才被處死的,仔細想想岳飛的確在政治觀念方面與趙構存在一些不和,趙構也許是想殺岳飛,但他還沒有到明目張膽要處死岳飛地步,其實,真正導致岳飛死的應該還是秦檜,是秦檜利用了岳飛和趙構政治意見上的分歧。

秦檜這個人前半生是非常有骨氣的,靖康元年的時候,秦檜被宋欽宗降職,甚至金國扣押了趙摳來威脅宋欽宗割地,當時有七十多名官員同意割地,秦檜堅決不同意,可以說秦檜那時候還是個擁有抗金抱負的好青年。

秦檜的改變是在靖康之難後,被俘虜到金國去的除了宋徽宗宋欽宗外,另一個人就是秦檜,但不知道什麼原因,人人都很喜歡秦檜,包括當時的僞楚皇帝張邦昌和金朝的高官們。

秦檜在金國的生活可以說是混得風生水起,然而突然有一天秦檜回國了,回到了南宋,根據秦檜自己的說法是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連夜逃回來的,雖然很多官員懷疑這個說法,但仍然有官員上書力保秦檜忠心,就這樣秦檜再次回到了宋朝的權力中心

秦檜回國向趙構提出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南北分治,南北分治這個方略有極大的可能是金國提出來的。秦檜回國的時間是建炎四年,那一年岳飛在抗金上取得了大捷,收回了建康府,而金國除了要對付南宋外,北方也不太平,金國害怕南宋會趁金國北方未穩,揮師北上收復故土,金國如果派自己人和南宋商量南北分治的事情肯定是會被拒絕,那怎麼辦?只好找一個原來宋朝的官員帶着這條密令回去,秦檜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秦檜會南宋的時候,很有可能已經被金國徹底收買了。回到南宋的秦檜完全沒有以前那股抗金的志氣了,而是瘋狂打壓主戰派,其實岳飛並不是秦檜打壓的第一人,秦檜真正打壓的第一個主戰派人士是丞相趙鼎,趙鼎由於受到秦檜的誣陷被流放到了潮州。

那時,南宋對金國的戰爭可以說是全面取勝,張浚打下了亳州,王勝拿下了海州,金兀朮在郾城被岳飛擊敗,在宋軍連戰連捷的時候,秦檜說要和金朝議和,於是就慫恿趙構將前線各路宋軍將領全部召回來,宋軍辛苦打下的土地等於白乾。

後來金兀朮再次挑起戰爭,雖然張浚等人打的很艱難,但也是勝利在望,秦檜卻讓他們班師回朝,至於連打勝仗的岳飛,秦檜知道單讓岳飛班師撤軍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給岳飛加官封賞纔可以,其真實目的是收回岳飛手中的兵權。

之後,金國又想和南宋求和了,秦檜知道這個消息立馬讓趙構派人答應金國的求和請求,不僅以淮水爲界割讓了二州,還利用岳飛和趙構政治觀點上的不和彈劾岳飛,最終以三條也許有的罪名處死了岳飛。

說實話,秦檜能夠在那種情況下生活下去,而且所有領導者都喜歡他,足以證明他有着超高的情商,如果秦檜能夠像前半生那樣堅持抗金,說不定他和岳飛都能成爲民族英雄,然而,岳飛死後,秦檜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很多人都來巴結他,他也都接受了,就連要死的時候也給子孫後代謀來了高官厚祿。

秦檜死後,趙構給的諡號是“忠獻”,這個忠字特別具有諷刺意味。

2006年,秦檜的遺囑出土,在秦檜的遺囑中,秦檜也是肯定了岳飛爲南宋立下的汗馬功勞,但是遺囑中還有另一句話特別顯眼,秦檜自己說生前曾經力保岳飛父子,可趙構還是下令將他們父子全部處死。這份遺囑一出來就引起了轟動,有了這份遺囑就說明秦檜不用背這個鍋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趙構讓做的,他纔是事情的主謀

岳飛之死,說冤也冤,說不冤也不冤,冤的是岳飛的卻沒有什麼罪名,他是南宋功臣,是抗金英雄。不冤的是,岳飛是那個時代悲劇的產物,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不管趙構是不是岳飛之死的主謀,但秦檜作爲這件事情的參與者,岳飛的死是與秦檜有一定關係的,假如沒有秦檜出謀劃策,趙構也許根本想不到回收兵權,處死岳飛的地步。所以,秦檜現在不能起來,他仍然需要跪着。

本文由岳飛傳原創內容,岳飛傳,精忠報國岳飛傳奇。請勿抄襲,轉載請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