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史》之中,《何鑄傳》和《岳飛傳》都提到岳飛背上的這四個字是"盡忠報國"。《何鑄傳》較爲詳細地記載了這一情況,"逮飛系大理獄, 先命鑄鞫之。鑄引飛至庭, 詰其反狀, 飛袒而示之背, 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深入膚理。既而閱實俱無驗, 鑄察其冤。白之檜。檜不悅曰:"此上意也。"鑄曰:"鑄豈區區爲一岳飛者,強敵未滅, 無故戮一大將, 失士卒心, 非社稷之長計。""

要把母親和"盡忠報國"聯繫起來,《宋史·列傳第一百四》中有這樣一處史官的評述:"二人除言官,俱入白其母,母俱勉以盡忠報國,無分毫顧慮後患意。"這裏的二人,是指劉安世和鄒浩。所以從《宋史》去探究,岳飛背上的字應是"盡忠報國"。至於這字是誰刻上去的,我們無法從中得知。

而"盡忠報國"爲何會被傳爲"精忠報國",又爲何會被傳稱是岳飛的母親刻上去的呢?這兩件事可以在之後的一些文學作品之中找到答案。

關於岳飛背上的字是從何而來的,明人熊大木最先在《大宋中興通俗演義》中寫到:有一夥鄉間好漢來邀請岳飛入山爲寇。岳飛不願與他們爲伍,即"不從邪",便讓人在他背上刺上"盡忠報國",以示自己的決心。

這種"不從邪"的精神,被其後的文學家承襲。在《說岳全傳》中,"不從邪"甚至成爲了全文中重要的線索,隨着"盡忠報國"的刺字一遍遍出現,傳達出岳飛的志向。到明末,民間甚至出現了直接以"盡忠報國"爲書名的小說。

而這麼多"盡忠報國",到底是怎麼傳成"精忠報國"的呢?其實"精忠"一詞的記載出自岳飛之孫岳珂之手。他在《鄂王行實編年》中記載,因爲岳飛剿匪有功,所以紹興三年(1133)宋高宗"賜宸翰於旗上, 曰"精忠岳飛", 令先師行之次建之"。這個記載後來也被《宋史》吸納。

且岳珂還寫到,次年岳飛與金軍對戰,"皋……及展"嶽"字幟與"精忠"旗示之, 虜衆不戰而潰"。可見"精忠"本身就在古人眼中有着極重的分量。而這又是皇帝對岳飛的評價和嘉獎。所以隨着《東窗記》、《精忠記》等傳奇將有關"精忠"的史實改動爲岳飛是因爲抗擊金軍而被賞賜的,岳飛和"精忠"的"捆綁"就漸漸地成爲一種"定式"。

在明代,"盡忠"和"精忠"在人們眼裏還有較爲明顯的區分。雖然這兩個詞都和岳飛有聯繫,但前者是體現岳飛"不從邪"的意志,是人們對岳飛自身的肯定。而後者展現的是社會對岳飛的功績的認可。二者"一內一外",並行不悖,只有少數作品將二者融合。

但到了清朝初年,"盡忠"和"精忠"的合流成爲大趨勢,並最終由"精忠"奪得"全勝"。所以人們對於岳飛背上的刻字的認識,也就轉變爲了"精忠報國"。

也是在清朝,岳母刻字的故事才大規模出現。在諸如《奪秋魁》、《如是觀》、《說岳全傳》等戲劇或小說中,有關岳飛背上刺字的情節雖有些差異,但給岳飛刺字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被寫成了岳飛的母親。且這一情節若不是在傳遞"教子有方"、"孝"的思想,那就是在突出岳飛忠心報國的堅毅。

至於岳飛背上的字到底是誰刺上去的,史料其實並無記載。而考慮到岳飛的母親是一位傳統的農家婦女,她掌握刺字的技術並親自爲岳飛刺上"盡忠報國"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所以後世的說法很可能只是源於藝術創作需要。

然無論是"盡忠報國"還是"精忠報國",無論是岳母刺字還是岳飛自己找人刺字,人們對於岳飛的讚頌之心都是一樣的,岳飛作爲民族英雄所傳遞出的忠、勇的理念也是一致的。於此,他背上到底有"盡"還是"精",也許也沒那麼重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