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了。但主角岳飛,這位抗金功臣如今卻不僅被抹去了“民族英雄”的名號,還從教科書中被移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文武雙全的岳飛,年幼時家境貧寒卻勤奮好學,常把沙子鋪在地上練字;天賦神力也不忘喫苦耐勞,因而自小便武藝高強。沉默寡言的岳飛雖然話不多卻心懷大義、剛正不阿,小小年紀就常爲鄰居打抱不平。只要爲求公平正義而尋上門,他都從不推辭。

宣和四年,戰爭拉開了序幕。一心想要爲國效力的岳飛毅然決然地走上戰場。年邁的母親在岳飛背上親手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以激勵他忠心爲國。岳飛不僅才思敏捷、武藝高超,更是膽識過人、不畏生死,在戰場上屢屢立下汗馬功勞,很快就王彥提拔,成爲王彥麾下猛將。此後更是一路平步青雲,坐到了將軍之位,統帥抗金大軍。只可惜岳飛的一腔熱血沒能抵過昏君和姦臣的勾結。紹興十一年,岳飛被誅殺,成爲了千古奇冤。

隨着時間的推移,岳飛早已沉冤昭雪,他的名聲也在萬千人中家喻戶曉。他驍勇善戰的英雄事蹟不僅被後人傳頌,更是頻頻被搬上銀幕和課堂。千百年來岳飛的愛國精神在炎黃子孫中的血脈中不斷流淌,直至今日。

但是近些年來,有部分教科書卻宣佈將岳飛移出“民族英雄”的行列。此舉一出立刻引發了輿論界一片譁然。岳飛的功勞所有人都看在眼裏,爲何卻要說他不是英雄呢?

專家解釋到:其實,並不是不承認岳飛是英雄的事實,區別的只是“民族英雄”與“抗金英雄”的稱號。在當時的環境來看,金人是外寇,岳飛相對於當年的南宋來說無疑是民族英雄。可是到了和平年代的今天,五十六個民族早就完成了統一,無論是金還是南宋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只是他們屬於不同的勢力建立了不同的政權,從而引發了衝突戰爭。當年的“抗金”在現在看來不過是中國的內部問題,打的仗也不過是內戰罷了。所以岳飛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只能說是“抗金英雄”,因而不能再以“民族英雄”來定位岳飛。

其實,不管是民族英雄也好,個人英雄也罷。不可否認的是在抗金戰爭中,岳飛曾經爲自己的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這“精忠報國”的精神不論是過去、現在抑或是未來依然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中華民族的血脈和傳承正是因爲有着這樣的英雄和他們的大義精神才能夠延綿至今。所以無論是不是“民族英雄”或許都不那麼重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