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等待過海的車輛排起長龍。張 茂攝(人民視覺)

不足20公里的道路上,如果滯留過萬車輛,會是什麼情形?

2月18日起的海口,這一幕就發生了。春節期間,受大霧天氣影響,瓊州海峽通航條件較差,導致萬餘車輛、數萬遊客滯留海口。

這麼多人在春節里長期滯留,物資供應怎麼辦?老人、小孩和病人又怎麼辦?

2月21日,在海口的各大港口,物資供應充足,越來越多的捐助物資被送往港口,三餐供應也有了熱粥、熱飯。每200米設置一處志願點,老人、孩子得到妥善照顧,生病的人也在醫療點得到治療。路並沒有堵死,應急車道還是暢通的。滯留羣衆甚至苦中作樂打起撲克。

爲了做好滯留旅客的保障工作,18日起,海口啓動二級應急響應,19日上升爲一級應急響應。截至22日,城市的應急響應時間已經將近120小時。

【滯留】

揪心也暖心“我從1991年開始在港口工作。從沒見過春節期間這麼密集的大霧。”21日,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謝煥傑苦笑着說,“這個年過得不容易。”

海口往返瓊州海峽一共有55艘船隻,49艘來自海峽股份。“我們節前就開始準備了,按照原先的測算,截至2月13日進島車輛逾10萬輛,比去年增加20%。如果49艘船隻正常通航,運力本來是不成問題的。”謝煥傑說。

然而,大霧造成瓊州海峽停航,滯留乘客不斷增加。18日凌晨起,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所在的濱海大道上,滯留車輛已達萬輛,而濱海大道總長不過20公里。俯瞰濱海大道,密密麻麻的車輛讓半座城都變成了停車場。

在海口市秀英港門口,海口新海輪渡碼頭有限公司的陳華章嗓子已經喊啞,但他還在引導旅客。

焦心的,並不只有海港和交通部門的工作人員。海口市春運辦18日啓動全市二級應急預案,19日啓動一級應急預案,交警、公安、消防、安監、民政、醫療等全市各部門聯動,放棄休假;志願者們也走上街頭,有的全家總動員;賓館、酒店提供愛心餐點。截至22日下午1時,海口現已發放礦泉水17850箱、八寶粥12250箱、餅乾2870箱、方便麪13500箱、熱饅頭31300個、麪包18750個、應急快餐10800份,共救助7.5萬人次。

及時的救助和充分的保障,讓許多人緩解了焦心。重慶的張女士帶着小兒子,在滯留期間當起了臨時志願者;四川劉女士一家六口已經滯留超過24小時,其中還有不足兩歲的嬰兒,但她說:“沒事,慢慢等,海口這邊的人也着急嘛。”物資保障上,水和食物倒是不缺,但來之不易的熱湯、熱飯則優先給老人、孩子,現場秩序井然。

同樣來自重慶,秦女士一行12人截至21日已滯留超過18個小時。她說:“遇到大霧是沒辦法的事,海口的保障,我們看在眼裏。人美、景好,以後還要來的!”

【保障】

細心加耐心

海口市交警支隊支隊長李輝介紹:“我們整個7天都沒放假。春節,誰家沒要緊事?可這7天,連假條都沒收到一張。剛動完手術的設施大隊大隊長,都在路面上值班48個小時了。”

“正因爲大家都放棄了休假,我們更要鉚足勁,用細心加耐心,把工作做好。”海口市常務副市長顧剛說。

關於滯留,很多人在網上的評論區裏進行了深入思考:“爲什麼港口增多了船隻,滯留反而更嚴重?”“政府部門有沒有提前研判?”“氣象部門是不是可以提前預警?”

政府積極聽取意見,採取措施。18日起,各類媒體24小時發佈滾動信息,提示人們氣象信息和路況;城市公共服務APP“椰城市民雲”增加了地點定位,方便用戶;海口會展中心設置了臨時安置點,可以休息、過夜;三大運營商加“椰城市民雲”,共推送信息3655.4萬條。唯有一條,沒法“變通”:大霧通航有安全隱患,不能拿成千上萬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撞大運。

18日,滯留車輛堵住了市區的通行道路,只剩下一條應急通道。“必須得拓寬應急通道。只要港口有車輛放行,我們就趕緊抓住時間窗口進行疏散。”李輝說道,“一米一米地擠出第二、三條應急通道,每條應急通道,都要兄弟們幹一通宵。”

18日,因突發大霧停航4次,最長一次8小時。19日至20日,滯留嚴重程度達到頂峯,滯留車輛逾2萬輛,人們的情緒較爲焦慮,有人開始長摁喇叭、亂拋垃圾。

“堵在路上不容易。看到亂拋垃圾的,默默過去撿起來就是了。”秀英區環衛工人李海燕說,“頂多經過車輛時多問一句:"有沒有垃圾讓我順手帶走?"時間長了,大家也就自覺配合我們工作了。”

滯留旅客,牽動着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心。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現場指出,很多滯留車輛帶着老人、小孩長時間等待,各方面工作人員都要充分理解滯留旅客的心情,進一步精心細緻地做好服務,讓每位旅客帶着海南的溫暖離開。

【通航】

走心更盡心“我從19日晚就到海口了。到21日下午還沒走成。海口的保障是到位的,天氣情況我們也瞭解。可現在唯一的念頭,是快些過海。”河南旅客李女士表示。

對於滯留人羣而言,沒什麼消息比“船從對岸過來”更令人期盼的了。的確,運力問題,牽動着各方的目光;溝通、協調增加運力,也在獲得各方的支持。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專門批示:加強與廣東方面輪渡的協調互動,科學調度運力盡快渡客,並全力精心做好旅客滯留海口期間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信息要及時更新。

據海口市交通局局長劉東介紹,經海口市委市政府溝通協調,春運期間,湛江發往海口的班次每日最高可達98航次。船務公司都不希望放空船,因爲這意味着成本將提高一倍。但不放空船,效率得不到保證。僅2月20日,湛江放空船舶到海口就達37航次。平時,兩港日均合計發班約80個航次;2月20日,則達到143航次,較平時增長了78%。

過瓊州海峽,如果不坐飛機,就只有海運一條道。位於廣東徐聞縣的海安新港和海安港,是海口秀英港、新海港的兩大對開港口。春運以來,爲緩解海口返程旅客運輸壓力,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徐聞縣委、縣政府提供了不少支持和幫助。

如何讓這條通道發揮更高的效率?海南和廣東還在謀劃對策。2月21日上午,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一行前往徐聞縣調研,並與湛江市舉行座談會,研究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好春運保障問題,商議共建瓊州海峽兩岸應急危機處理機制的具體事項。

據介紹,湛江方面表示,湛江將全力以赴協助海口市做好春運服務保障。將建立並進一步完善危機應急預案方案,形成高效、同步、和諧共振的協調指揮機制。

海口市市長丁暉要求,保持全員動員應急狀態,全部要到一線,確保工作沒有盲區。

截至21日21時,海口三港7天共運送約8.2萬輛汽車安全過海。22日下午5時,海口市政府提示:目前三港正常通航。由於港口外道路有車輛10916輛,港區內車輛3520輛,共計14436輛待渡。市區交通壓力較大,港口外道路嚴重擁堵,過海車輛滯港時間長達14小時以上,建議其他過海車輛23日早6時前暫不前往海口三港。

截至發稿時,海口近120小時的城市應急管理仍在繼續。“現在船隻運力能夠保障,兩岸溝通協調也很暢通,運力同比提升了1/3以上。可以說,只要天氣好轉,車輛滯留的情況就能緩解。”劉東說。

一堂城市文明“公開課”(記者手記)

海口的滯留新聞,是給這個城市、給每個滯留的人上的一堂猝不及防的公開課。

在遭遇突發事件時,是有條不紊還是無從下手;在供應緊張時,是漫天漲價還是平穩合理;在路程堵塞時,是文明有序還是雜亂無章;在面對抱怨時,是辯解反擊還是寬容擔當;在自身不足時,是完善改進還是怠惰不前……反映城市的管理水平,更體現城市的文明程度。

某種意義上,對一個旅遊城市來說,文明程度和風景秀麗程度同等重要。

對旅途中的人來說,也是一場考驗。長時間困於道路,心情急躁,無處抓撓,可以理解。但是,發泄和暴躁無濟於事。如何面對,不僅影響自己的心情,也會影響他人的行爲。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憤怒,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任性,多一些文明,對自己來講,是文明與修養,看在他人眼裏,也是別樣的風景。

所有的遺憾和不足,所有的進步與努力,都告訴每個歸途的人:文明的城市,源自精細的管理;文明的公民,會將美好的力量傳遞。

願返程的路程更順暢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