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8月25日施莱弗来中国使馆拜访通报玩具含铅,到9月11日在美国举办中美食品安全会议,这半个月时间,如果不是周文重及时妥善处理特奥会赠品和宠物饲料问题,或者处理不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起来,肯定会对中美合作势头形成干扰和负面影响。尽管周文重向两位议员表示,中国法律禁止宠物饲料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中国高度重视,已经组成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组成联合调查组赴涉事企业调查,并邀请美国食品与管理署参与。

周文重大使

周文重,曾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秘书长,现任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吴建民公益基金会高级顾问。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中美贸易逆差不是一天就有的,有逆差就会有危机,而危机考量双方的博弈和化解的智慧。

从1979年1月至今,中美建交正好四十年。当初,两国贸易逆差才6亿美元,到了2018年,按照美国的统计已经达到3750亿美元,但中国认为这个数字不太准确,统计的数字是2800亿美元。

不管是何数字,四十年间,贸易逆差上升了500—600倍,这是确定无疑的。

中美是大国,双方如果不计较,这数字也就没什么可怕,但双方一较真,这逆差的数字的确是吓人的。

最初出现贸易逆差,美国人并不焦虑,反而有点窃窃暗喜。因为6亿美元的那点贸易逆差,对于强大的美国,几乎是微不足道,倒是希望通过贸易逆差,将中国纳入美国的经济轨道。

但令美国失算的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把美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中国却表现得越来越富裕,特别是2005年,中国输美产品井喷式的出现,让美国变得越来越焦虑不安。

不过,尽管美国人高度地焦虑,但不莽撞。那时候他们还是非常自信,还比较讲道理,讲究国际贸易之间用规则解决纷争,因为世界贸易“游戏规则”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不玩现在特朗普总统征收关税这类老掉牙的“游戏”,他们沉得住气,抓得住关键,即中国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要符合美国标准,也就是说,确定了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的话语权。

应该承认,那帮美国人确实厉害,他们抓住了中国产品出口的要害和根本性的问题。

表象上看,中国输美产品的高速增长,表明了中国经济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之伴随着外贸依存度的高风险。如2005年,中国出口玩具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88%,鞋类占64%,箱包、手提包占51%,在这种高度对美国市场依赖性关系下,一旦出现问题,中国企业只能束手无策,被动应付。

而且,中国产品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外贸进出口权是需要审批的,这类审批的益处是能够对企业出口产品进行监督管理,但严重制约了企业出口。加入世贸后,放开企业外贸经营进出口权,企业的活力一下子释放,产品井喷式地进入美国及世界市场。国有、集体和私有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做外贸,这样的结果是企业产品鱼龙混杂,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出现产品危机就成为难以避免的必然。

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关键是掌控危机。

谁来掌控危机?

当然是中国政府。

中国政府处理危机的前提是需要第一线真实情况,因此,由当事国的中国使馆提供资料,并由使馆代表中国政府做出危机决断。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外交官是中国计划经济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也缺乏由贸易官员转为外交官员的交换惯例,对市场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并不太熟悉,相比美国外交官得心应手玩政治和贸易的“组合拳游戏”,面对贸易危机爆发具备的掌控能力是中国外交官的巨大考验。

在中国与世界贸易中,其输美产品占据进出口量的第一位,一旦中美贸易出现风吹草动,并立马波及全球贸易。

可以说,在中国驻外大使中,驻美大使是重中之重。

2007年,中国外贸依赖度超过70%,而恰恰这一年,输美产品的问题激烈爆发,高风险随之出现。

输美产品的问题激烈爆发

这一年的3月,美国突然传来数千只宠物生病甚至死亡的消息,其原因锁定为中国进口的饲料有致命的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对于被美国人视为人类朋友甚至家庭成员的宠物,这一恶讯在美国扩散成强大的冲击波。

祸不单行,8月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美国美泰公司近百万卡通玩具含铅量超标,原因是查出是中国产品的质量引起。没有什么比伤害儿童更能击痛人类最柔弱的部分,这一影响学龄前脑部神经患铅中毒的恶讯,构成第二大冲击波,甚至大大超过第一次冲击的强大力量。

随着美国媒体的不断炒作,波及的不仅是中国厂家及其上下游供应商,中国的检验检疫,乃至中国政府——被曝光和放大,这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力,迅速发酵成一场引起美国公愤乃至世界注目的恶性事件。

诚实地说,那时候,中国产品的出口是以量取胜,产品质量并不过硬,在世界市场名声不佳,如果美国市场爆发的危机应对不慎,特别是对中国产品别有用心的人推波助澜下,不仅会打断中国输美产品的增长势头,甚至将严重影响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和声誉。

因此,这不会允许“摸石头过河”,更不会允许“交学费”,这是一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危机公关。

历史的重大责任,就这样毫无征兆地降临到中国驻美国大使的肩上。

周文重,时年62岁,担任驻美国大使的第三个年头,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幸运的是,周文重长期居住美国,具有丰富的同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

1979年至1983年,任中国驻美国使馆的随员、三等秘书。

1987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

1994年至1995年,任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总领事;

1995年至1998年,任驻美国使馆公使。

2001年,周文重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刚上任一个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中美撞机”事件,他代表中国政府处理了这一棘手事件。

长期与美国人的交往,许多中美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周文重目睹并参与了解决过程,累积了丰富的斗争和合作经验,不过,这些几乎属于政治性的事件,特点是国家与国家层面的交涉,原则性强,表态不容置喙。而眼前爆发的宠物生病死亡和儿童玩具有毒,不管怎么说,从表面上看,至少是中国产品引起的原因,影响到千家万户美国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千家万户的中国企业,乃至中国政府的声誉,其中被图谋不轨的人利用和炒作,其中复杂性和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周文重面临的是千斤重担,此说一点也不过分。

危机往往是从人们不经意间发生的。

宠物超市、宠物医院在美国随处可见,经常有老人去世后把家产留给陪伴自己的宠物,可见宠物在美国人心中的位置,不过,宠物饲料虽然与美国千家万户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美国人生活中关心的重点。事实上,美国发生大规模宠物中毒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2006年5月,美国有76只狗因食用宠物粮死亡,而生产该宠物粮的厂商位于加州。

2007年3月,美国媒体陆续报道宠物饲料引起宠物生病和死亡,其中有15只猫和1只狗死亡。此次宠物中毒事件,尽管没有10个月前的宠物死亡惨重,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锁定从中国进口的饲料原料是宠物发病致死的原因。

可以理解美国民众对宠物饲料的关注,但难以理解美国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推波助澜。

美国饲料管理是极其严格的,但再严格也做不到百分之百,这一事件经过查找,中国仅两家企业有牵连,然而,经过媒体的曝光和放大,中国产品质量成为饲料事件的焦点。福克斯电视台一名著名节目主持人渲染“中国把含有老鼠药成分的宠物食品原料输入美国”,美联社4月23日也用“理所当然”的语气称中国麦麸杀死了16只猫和狗,毒病上千只宠物。媒体甚至夸张地声称政府管理机构担心越来越难检疫出那些潜在的对人类有害的成分,因为“中国月饼容易滋生细菌”、“中国餐馆竟卖老鼠肉”等等,从而引发“中国食品威胁论”甚嚣尘上。

与中国的产品相关,那就是新闻,还是大新闻,由此美国媒体论断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宠物中毒事件之一”。

尽管事件过后,即使这些问题最终都能被证明是“一场误会”,但是次数多了,很容易给美国人一个固定的印象——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这对中国食品的形象甚至中国形象构成重大的损害,继而影响到出口。

必须打断蛊惑人心的传言,否则,“三人成虎”,后患无穷。

那么,从何处入手最直接最见效呢?

周文重异常繁忙起来,一方面他要频频接待美国政府及各界的来访咨询,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向国内报回事件进展,并提出工作建议,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作为中国大使,职责要求周文重此时的工作应当是抓重点,抓突破口,而不是面面俱到。

分身无术的周文重把重点工作和突破口放在了哪里呢?

美国国会和议员。

这的确是非常精明和厉害的一着棋。

美国的议员是选民的选票选出来的,在媒体的操作下,选民们群情激奋,议员们自然巧舌如簧,他们一方面严厉追究美国管理机构的责任,一方面提出针对中国企业的修正案,一旦形成法案,将对中国企业输美产品构成毁灭性的打击,继而打断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

如果把议员的工作做通做好,一是能够阻止不利中国企业的输美产品的提案形成,二是议员的态度是能够阻止媒体的扩散,三是议员的声音是安抚美国民众最良好的解药。

一举三得,有举重若轻的功效。

既要几百名议员们不受选民的蛊惑,又要议员们为中国产品说公道话,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更何况有些议员本身就敌视中国,总是无事生非地找中国的茬子,好不容易找到攻击中国的机会,又岂能放过?

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问题先要解决议员们的有号召力的影响人物,这才是解决事件抓住了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细节便可以迎刃而解。

周文重决定首先拜访两个人——德宾,参院民主党领袖之一;德劳罗,众院相当强势的女议员,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应当说,此时周文重选择拜访的人是对的,时机也对,或许往常见这两个人不容易,但事件焦点当事国的大使拜访,对于议员们弄清事件的真相,无疑是有益的。

两位议员领袖接受了中国大使的约见。

这也是一着险棋,如果这两位人物做的工作效果相反,那么,将是结局是灾难性的。

收集情况,考量大使的基本功;精于判断,考量大使的水准;敢于担当,考量大使的勇敢;善于成事,考量大使的智慧,集大成者才是利在当代功在中华的优秀大使。

4月26日,周文重赴美国国会山。

世界上没有平坦的路,宠物饲料事件变得起伏不定。

尽管周文重向两位议员表示,中国法律禁止宠物饲料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中国高度重视,已经组成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组成联合调查组赴涉事企业调查,并邀请美国食品与管理署参与;尽管两位议员表示感谢,并希望中方提供所作工作的书面材料;尽管周文重5月9日再次拜访,向两位议员通报对两家中国涉事企业调查结果,声明这只是一起个案,不能因此类推此事在中国是普遍现象,两国目前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责,然而,事后看来,周文重的艰辛工作只有效了一半。

他们面对面的交谈,德宾议员显然没有接受周文重的良苦用心,他神情严峻,激烈指责中国宠物饲料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危害”,甚至是“不可忍受”……不久,德宾议员提出议案,要求修改《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他还就产品安全问题致函美国总统布什,夸大中国产品安全问题。

宠物饲料问题短期内在媒体的狂热下越“烧”越旺,牵动着中美敏感的神经,影响到各国媒体,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这时候开始,很少有人预见到,“宠物饲料中毒”仅是一个开始,接着,“问题牙膏”、“致命轮胎”、“甲醛超标服装”、“含有违禁物质”的海产品,到了7月,“威胁美国儿童生命安全”的含铅玩具等“中国制造”陆续出现美国媒体,中国产品相继陷于美国舆论的围剿。

这时候,周文重见到德宾议员,他竟然毫不客气地说:“再也不敢给孙子买中国玩具了”。

周文重深感不安,这样的舆论氛围将会形成“中国威胁论”的新一轮高潮。

祸不单行,打击接踵而至,正当周文重为宠物饲料忙得焦头烂额,命运似乎就是要加重担子,给予他更重大的考验。

8月25日,周末,是一个休息的日子,周文重接到一个请求拜访的电话。

在休息的时间拜访,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请求拜访的人——美国国际特奥会主席施莱佛。周文重知道这个人,虽不是达官显要,可是作为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外甥,在美国公众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无事不登三宝殿,非常时机必有非常之事。

周文重的担忧很快成为事实。

施莱弗神情有点紧张,重点是他两手抱在怀里的纸箱——盛着玩具。这个施莱弗连玩具盒都带来了,标识上醒目地印着“中国制造”。

不用猜也想得到施莱弗的拜访意图。

见到中国大使,施莱弗开门见山介绍,玩具是国际特奥会送给美国智障儿童的赠品,帮助他们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收到这些赠品之后,一位智障儿童的家长从玩具盒子上的标识“中国制造”,更看到了报纸上相关的报道,警惕性徒然升起,就自己拿着玩具去送检了,结果实验室得出结论:“玩具含铅严重超标”。

施莱弗说:“如果情况属实,那对特奥会的声誉很不利,毕竟玩具是从我的手中发出的。”

“有多少?”周文重问。

“发出了数千家。”施莱弗带着无奈,“要是这样的话,中国玩具肯定要召回了。”

如果实验室检验结论的消息公布,如果中国玩具召回,那么,玩具有毒,中国玩具有毒,中国玩具伤害美国儿童,中国玩具伤害美国残疾儿童,玩具问题变成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又会是政治问题,可以想见,对中国产品和企业必将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对中国政府的声誉构成严重冲击。

中国产品开拓美国市场,是无数中国人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艰辛付出得来的,而毁掉它,只需要一个谎言,一个戳心的话语就足够。

冷静,冷静,还是冷静。

周文重思索片刻,冷静地问了一个问题:“玩具是送到官方推荐的实验室检测吗?”

这真是一个关键的时候抓住了核心问题。

施莱弗很坦诚,“不是。孩子家长也很着急,只是随便找了一个实验室。”

周文重舒了口气,提出了建议:“这只是一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而且并非官方推荐的实验室,结论是否属实还不能肯定。应该找一个官方的实验室去检测。”

官方的检测才是权威的结论,合情合理合法。

周文重紧接着提出第二个建议:“在官方推荐的实验室报告出来之前,对外表态要慎重,同时也要告诉这位家长及其送检的实验室,在情况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对媒体发表言论。”

对于遇事喜欢咋咋呼呼的美国人,提醒一下是必要的。

周文重特别强调:“我们应该对智障儿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中国产品的信誉负责。”

言下之意,也要对美国特奥会负责,对中美关系负责。周文重没说,但施莱弗听懂了,他表态同意。

冷静挽救了危机。

第二天,施莱弗打来电话,“已经送到了官方推荐的实验室,结果还是令人鼓舞。”

“令人鼓舞的结论”是什么?他没说,周文重也没问,两人还是心有余悸。

慎重永远是有道理的,留点余地,防止意外,小心驶得万年船。

不久,施莱弗来电话,“基本没有问题了。”

随后,他送来了官方推荐的实验检测结果。中国玩具的含铅量为20-30ppm,远远低于600ppm的美国标准。施莱弗告诉大使,此前的检测报告结果,并没有向其他智障儿童家庭和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通报;对于没有正式确认玩具铅含量超标就紧急通知了中国大使馆,而且周末来打扰周大使,他也表示了歉意。

周文重放心了。

但危机没有离去,相反,释疑增信刻不容缓。

周文重决心以最快的速度识别“危机的本质”,以最勇敢的决断接近“危机的本身”,应对得当才是化险为夷,甚至才能将坏事变好事。

主动出招,善于成事,是高手面临危机公关的顶级境界。

2005年,周文重上任驻美国大使之时,美国媒体评价为“周出使于一个相对稳定但很难突破的瓶颈时期,任重道远。”意思是中美关系经历了“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南海撞机”等惊涛骇浪的危机后,中美关系处于一个“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的时期。

但从宠物中毒到玩具有毒,一连串牵连到中国产品,经过媒体的不断曝光和发酵,完全能够使中美关系更坏。

并且,政治问题只涉及国家层面,而宠物和玩具牵涉到的是千家万户的美国家庭,牵涉到的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及时处理宠物饲料和玩具含铅等系列事件,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突破瓶颈,是加深中美关系的最佳有利时机。

宠物饲料事件让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严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埃申巴赫成了新闻人物,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他是中国使馆的老朋友,为人低调,周文重主动拜访,交流意见。

埃申巴赫非常感动,表示共同努力,妥善处理事件。

面对当时召回涉及730万套系列玩具,其中涉及共计1829万件中国产品的玩具,周文重迅速同美方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代理主席南希·诺德就玩具等消费者被召回问题交换意见。虽然CPSC是一个民间机构,但是有权决定哪些产品需要“召回”。

诺德反应积极,赞成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为了直接做通美国民众的工作,促使美国人对“中国制造”恢复信心,同时也为了回答一些美国媒体的不实报道。周文重布置使馆商务处外交官举行吹风会。《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美联社等19家美国主流媒体和华文媒体参加,向记者们介绍情况并回答问题,对缓和形势和增信释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周文重利用各种机会与美国官方和各方人士就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并利用出差的机会访问了美国十余个州,在所到之处向美国各界广泛介绍中国产品质量采取的措施和未来改革的方向,《华盛顿邮报》称赞周文重温和儒雅的气质,是中国的“微笑外交”,特别强调他拜访了100多位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

这一招显著的效果是强硬的德宾议员没有提及“再也不敢给孙子买中国玩具了”,而是说话比较客观,他在公开场合表示,“产品质量问题不光中国有,美国也有。”

人,的确会变的。

虽不指望美国国会议员一夜之间改变态度,但停止攻击毕竟是值得赞许的,因此,媒体再怎么张狂,没有国会的参与,就难以兴起大浪。

周文重并没有松懈,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国家质检总局魏传忠副局长率领的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代表团分别于9月中旬和11月上旬两度访问美国。期间,中美两国召开了第二届中美食品消费品安全峰会和第三节中美食品安全会议,分别在美国商务部和中国驻美使馆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记者招待会,澄清了这场风波的有关真相。

美国媒体客观和平息事态的报道,让世界消停多了。

从8月25日施莱弗来中国使馆拜访通报玩具含铅,到9月11日在美国举办中美食品安全会议,这半个月时间,如果不是周文重及时妥善处理特奥会赠品和宠物饲料问题,或者处理不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起来,肯定会对中美合作势头形成干扰和负面影响。

这也说明,人的被动应付和主动解决精神,带来的局面和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化解中美贸易危机,变不利为有利地促进中美贸易,周文重功不可没。

3年后,周文重卸任之际,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幽默地说,要给维基百科有关周文重的简历上补充一条:“周在建设中美关系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这一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责任编辑/张玲 顾心阳

图文编辑/康巳鋆

来源:吴建民公益基金会,2019-03-17

《向他们的优秀学习》系列系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特约研究员陈昌荣原创作品,授权转载于察哈尔学会平台。未经吴建民公益基金会和作者的同意,不得转载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