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茵彩兒童之家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古典優雅同時特意爲其打造的“小人國”中,會潛移默化,美化其品味,優雅其舉止,專注其精神,發展成爲獨立、自信、自律以及具有自我學習能力和良好適應能力的人。“小人國”的環境可以幫助孩子的社會性得到發展, 也是對蒙特梭利博士所提倡的 “尊重孩子” 的理念致敬。

小人國

賦予美學感受同時能夠滿足幼兒內在發展需求的一個讓孩子身處其中可以自由活動,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溫馨的“家”。

“我們爲孩子打造了一個刺激感官的零障礙

出於滿足兒童的內在發展需求,同時設計追求美感,優雅;材質選擇要求安全無毒。

心裏懷着的是對於幼小生命的尊重與愛。這種尊重與愛緣於對孩子的瞭解。基於此,我們爲孩子打造了一個刺激感官的零障礙小人國。

01

0-6歲的孩子用感官探索世界,他們需要有機會去看到豐富的事物,需要聞到不同的味道;需要觸摸到多樣的材質,感知 事物的溫度,觸感 等。

因此 ,我在原有的建築中加入了更多元素,讓孩子有機會得到 豐富的感官體驗 ;同時保證整體的美觀優雅,讓孩子時刻沉浸於美的氛圍中。

感官探索者

0-6歲的孩子是 感官探索者

環境中運用多種元素,

爲孩子提供更多感官探索的機會

▲多種自然真實的元素

區有三個空間:花園、門廊和教室 。我們希望這三個空間用 截然不同但相互呼應的風格 來呈現。

從風格上,我們想讓孩子們從視覺上體驗到顏色的變化—從一個顏色豐富的空間過渡到一個極簡的空間。

在視覺上不同的同時,無論是大廳的書房,教室,入口,花園,或花園裏的植物,都相互配合,讓新式的設計和古典氛圍得到一個結合。

▲空間裏材料的變化

從材質上,孩子從走進大門到進入教室會體驗到至少 七種不同材質的變化 :從大門上的金屬、到室內外石材,到連廊牆壁的玻璃,到幼兒園的原木牆板和教室馬賽克瓷磚,最後感受到木地板和稻草泥牆壁的質感。

我們希望當孩子一次次穿梭在這三個空間時,能感受到這些反差,對周遭的事物產生好奇,從而加深他們對周圍環境的認知。

02

保護專注力

在生命過程中,我們慢慢丟失孩提時代的專注力

0-6歲是保護孩子的專注力的重要階段

簡約的環境 ,是保護專注力的關鍵。

▲原木色和白色

蒙特梭利環境中孩子可以自由活動,他們可以自由的在環境中探索,如此孩子才能自主去發現,去選擇,去做滿足自身需求的活動,從而專注其中。

在蒙特梭利教室內,大家會感受到一個完全 不同於普通幼兒園的潔白環境 。

簡約

Simplicity

▲以簡單色彩淡化環境

一般幼兒園偏向於用彩色來裝飾,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然而在蒙特梭利博士的哲學中,她強調通過淡化周遭的環境顏色,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事物上和教具上, 不受環境的影響 。

她相信一個 安靜、潔白 的環境對孩子專注力的保護是有極大幫助的,如此孩子可以專注於自己選擇的活動當中不被幹擾。

03

零障礙

▲成人有成人的書架,兒童有兒童的書架

0-6歲孩子對自由活動、自主探索的需求是極大的

設計師需要突破慣性思維,

爲他們打造 零障礙 的空間基於0-6歲孩子的生理特點,環境設計中要去除環境中的障礙,保障孩子的安全。幼兒園中偏小的孩子,身體協調能力還在搭建中,空間中的大直角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同時,對0-6歲的孩子來說,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視角、身高、力量。

Child Friendly兒童友好原則——是蒙特梭利環境的一個根本所在。

在一間蒙特梭利教室,環境被特別設置成支持孩子不斷發展的需求。所有的桌子,椅子,架子和活動都是爲孩子量身打造。

教室中的柱子用 木條飾面 、對牆面的大直角通過粉刷的方式進行包裹,形成 流線型線條 ,從而杜絕孩子磕碰時可能產生的傷害。

04

小人國

在茵彩,我們強調生命無差別,

孩子應該被給予與成人同等的尊重。

--模擬成人世界的 “小人國”

“小人國”的環境設置從某種程度上也是打造零障礙空間的因素之一。“小人國”的環境設計不僅僅是出於 “零障礙” 的考慮。在蒙特梭利博士的理念中,幼兒教育是爲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

“小人國”的環境可以幫助孩子的社會性得到發展, 也是對蒙特梭利博士所提倡的 “尊重孩子” 的理念致敬。

櫻花又開

▲兒童尺寸的生活設施

在茵彩蒙特梭利幼兒園中所有生活中會使用的設備、設施都提供了成人和孩子兩種尺寸。換言之,孩子使用的所有設施設備,例如馬桶、門把手、樓梯扶手、洗漱臺等,除了尺寸上的差異,都和在 真實社會 中成人使用的樣式設計一模一樣。

▲兒童尺寸的生活設施

05

培養精細動

在環境中增加動作練習,促進身心統一發展。通過增加細節設計,全方位輔助幼兒 精細動作 的練習。精細動作訓練,尤其是手部動作 三指鉗 (拇指、食指和中指三者的配合)的練習,對孩子動作發展的重要性。

06

美學

美是感官感知到的完美,真是理性感知到的完美,

善是道德的抑制達到的完美,這是鮑姆加登的整個美學的出發點。

在茵彩, “美學” 是我們的終生的追求。

鮑姆加登的著作《美學》(Aesthetica)所用的Aesthetica這個拉丁文詞語源自於希臘文aisthesis,就是感覺的感知(sensation)的意思。

▲世界地圖的牆繪融入時區

感覺的感知,不是理智的感知,它是肉眼看到事物,我們直接用五官感知的事物,是對可感覺之物的感知。鮑姆加登的美學主要聲明的一個東西,就是感覺(feeling)。鮑姆加登認爲感覺和推理,或者感性和理性,是同等重要的。

隨處可見的藝術品:字畫

茵彩特別邀請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共建屬於我們的圖書館(每個家庭給茵彩捐獻至少20本書,在孩子畢業後可以選擇留下或者帶走)。

衆所周知,猶太人是一個極其愛書的民族。

在北美擁擠的地鐵上,經常能夠看到車廂內穿着黑色的袍子,帶着厚厚的眼鏡,頂着傳統的帽子,伴隨着晃動的車廂,捧着一本書靜靜閱讀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歷史上被稱爲“書的民族”,它們的律法《塔木德經》曾記載到:

“書與劍自天國而降,恪守書之律法者將從劍下得救。”

猶太人在坎坷的歷史中,正是依靠對書近乎偏執的熱愛和崇拜,才得以延續了民族的智慧和火種。

延續中華民族希望的兒童,必定是愛書的兒童。

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係的美而看到的 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 ,並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實踐家)

環境是蒙特梭利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學前兒童具有從環境中吸收和模仿的能力。 無障礙的環境 讓孩子感受到外在世界的善意,增強孩子內在的安全感。

在茵彩兒童之家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古典優雅同時特意爲其打造的“小人國”中,會潛移默化,美化其品味,優雅其舉止,專注其精神,發展成爲獨立、自信、自律以及具有自我學習能力和良好適應能力的人。

源:茵彩兒童之家

培根幼教是一家專注於幼兒園教育的新媒體公司,致力於打造涵蓋園長、幼師、幼兒、幼兒園家長的新媒體矩陣,是中國幼兒園教育新媒體矩陣最具影響力的公司。旗下微信公衆平臺有:園長傳媒、好幼師、培根幼師、幼兒故事盒子、幼教傳媒等,覆蓋全國約100萬幼教人羣,持續傳播優質原創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