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國英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認爲,這也印證了雄安新區召開的黨工委委員會議指出的“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如黨國英就提出了頗爲大膽的建議,“雄安新區的居住場所建設,以獨棟或者聯排別墅爲主較爲理想。

雄安新區今年首批次徵遷安置補償:戶均91萬元,人均約28萬元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備受關注的雄安新區徵遷安置工作5月7日正式啓動。

據微信公衆號“雄安發佈”的消息:雄安新區5月7日召開的黨工委委員會議傳達學習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雄安新區2019年第一批城市建設用地的批覆精神,研究新區貫徹落實意見。同時議定,批准容城縣實施2019年第一批次城市用地土地轉用徵收工作,標誌着雄安新區徵遷安置工作正式啓動實施。

這也就宣佈了雄安新區由規劃階段轉入建設實施階段。

每戶平均補償91.36萬元,人均補償27.95萬元

目前,容城縣自然資源局已在第一批次城市用地土地轉用徵收涉及兩個村大河鎮河西村和八於鄉龔莊村張貼了徵地告知書。

徵地告知書顯示,此次擬徵收兩村全部土地,分別爲99.3946公頃、59.4685公頃,共約158.86公頃。根據《雄安新區集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雄安新區被徵地羣衆民生保障實施辦法》的規定,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按照每畝12萬元的標準支付土地綜合地價補償。

那麼,每畝12萬元的地價補償款,這個標準是高還是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表示,如果是耕地的補償價格,12萬元已經比較高了,“過去徵用耕地每畝兩三萬、四五萬的補償價格很常見。但如果是佔用農民的村莊建設用地,12萬元則不算高。現在講城鄉融合發展,農村的建設用地挺值錢的,而政府在進行補償時通常不予區分。”

記者對此次徵收的河西村和龔莊村兩村的全部面積約158.86公頃土地進行了計算,徵遷安置補償總金額爲28594.8萬元(158.86×15×12)。目前河西村全村共210戶,920人;龔莊村全村共有 103戶,484人。兩村合計313戶,1023人。這樣算下來,平均到每戶大約可以領到徵遷安置補償款91.36萬元,人均27.95萬元。

“每戶補償91.36萬元已經不少了,拿這些錢每年按理財5%的收益計算,差不多每年能得4萬元利息,而農民種地一年能掙到1萬元就算不錯了。”黨國英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認爲,這也印證了雄安新區召開的黨工委委員會議指出的“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

5月7日召開的雄安新區召開黨工委委員會議強調,做好徵遷安置工作至關重要。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依法依規、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實現陽光操作、和諧徵遷。”

有學者建議雄安新區民宅以獨棟或聯排別墅爲主,這可行嗎?

此次雄安新區徵遷安置工作正式啓動實施,距離2018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僅4個多月。

據悉,《總體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爲技術總牽頭單位,組織國內規劃及相關科研機構協同推進,歷時一年多時間形成。

本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區首要任務,雄安新區的發展首先也是立足於疏解。根據《總體規劃》,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分類分佈、有序推進的原則,重點承接高等院校、事業單位、醫療機構、金融機構、企業總部和科研院所等。

中央一再強調,“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因此,雄安新區如何規劃佈局尤爲重要。

關於雄安新區的居民區如何設計,很多人都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或想法。如黨國英就提出了頗爲大膽的建議,“雄安新區的居住場所建設,以獨棟或者聯排別墅爲主較爲理想。發達國家普遍都是這樣,比如美國主要是獨棟,即便日本東京,人口那麼稠密,東京人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獨棟房。”

在他看來,中國不少城市規劃都是將政府、企業的辦公樓建得比較低,而居民樓建得很高,這樣會導致一系列弊端,“我把它叫‘城市居住貧困’”。

爲什麼是“城市居住貧困”?“這種密集的高層樓房居住方式,不利於心理健康,比如會造成人心情緊張,對孩子成長也不利。這方面已經有環境心理學文獻提供了證明。希望雄安新區在建設中能避免出現住宅高層化傾向。”

現實的情況是,中國人口衆多,如果都建成獨棟或者聯排別墅,如何容納那麼多人?

“我專門做過研究,根本的是土地規劃比例問題。一些公司的總部、一些工廠佔地太奢侈,一些中小城市的工商業用地超過了居民住宅用地。而西方國家是把大量的城市用地用來給老百姓居住。”黨國英認爲,不僅是雄安新區,像北上廣深這些的一線城市,都可以改變居住形態。“最關鍵是要改變現有的土地規劃管理體制,如果規劃合理,增加居民住宅用地,就能達到日本東京的土地利用規劃水平和土地功能區的劃分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