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馬克思主義成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成立並擔負起了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社會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強調要“講清楚爲什麼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講清楚爲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成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講清楚爲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夠擔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講清楚爲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深切緬懷了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總結了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對發揚五四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羣衆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如何理解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意義,特別是幫助新時代中國青年正確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時代價值及其內在邏輯,並樹立遠大理想,都是至關重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強調要“講清楚爲什麼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講清楚爲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成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講清楚爲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夠擔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講清楚爲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馬克思主義成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成立並擔負起了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社會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五四運動前,無數志士仁人在失敗中痛苦彷徨,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找到正確的理論。那個時候,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只是零星的傳播。這一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只是知識分子介紹的若干西方思想中的一部分,並未引起中國知識分子的普遍關注。

五四運動後,陳獨秀、李大釗等率先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系統的宣傳介紹。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1919年到1920年,包括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等一批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著作陸續出版。《每週評論》《民國日報》等一批報刊也紛紛發表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由理論傳播轉向革命實踐,成爲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武器,爲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探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道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用於指導中國革命實踐,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以後,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新時代特徵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五四運動以來的百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馬克思主義以其科學性、真理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推動中國社會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進步。

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五四時期,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通過創辦刊物、組織社團,培養骨幹,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準備。李大釗等人創立的少年中國學會,北大學生鄧中夏等人組建的平民教育講演團,毛澤東等人在湖南發起的新民學會,周恩來等人在天津成立的覺悟社等,都在五四運動中發揮了廣泛的聯絡作用。先進的知識分子在五四運動中瞭解到工人階級的疾苦,工人階級也認識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培養了階級覺悟,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組織準備。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它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這三大里程碑,源頭在五四運動,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

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98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自覺擔負起了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爲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爲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爲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爲中國發展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羣衆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釋放和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得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動轉爲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五四運動促使社會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

五四運動爲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國的傳播開闢了道路,許多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人們從對各種社會思潮、政治主張和政治力量的鑑別中認真思考,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探求改造社會、改造中國新的出路,尋找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

五四運動後,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和觀念,形成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些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決定選擇走俄國人的路,將社會主義作爲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的濟世良方。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改革開放後,我們成功開創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縱向看,我國GDP的總量從1978年的3679億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超過90萬億元,約佔全球的16%。中國已經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對穩定全球經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快速發展惠及人民,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

面向世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惠及全球,推動構建人體命運共同體的構想已經寫入了聯合國的決議。中國不僅爲世界貢獻了經濟增長、和平發展、公平正義的力量,還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爲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的快速發展進步,使具有500年曆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這些舉世無雙的成就,證明了新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國際競爭力已經顯著提高,與五四運動發生前後民生困苦、落後捱打的舊中國相比,新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勇於爲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鬥犧牲,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夠走向富強,我們的民族就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中國青年要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以史爲鑑、以史爲師,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不斷開拓創新、奮發有爲。

(作者:倪邦文,系中央團校黨委書記、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委會主任)

-- END--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