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

打打哈欠犯犯困,

似乎不是什麼大事。

但是,有些困

可能沒那麼簡單!

天越來越熱,很多人受天氣變化影響出汗多,體力消耗大,加上血管擴張,腦供血量減少,於是,經常犯困。

別緊張,這樣的困不是病。

不過,有一些疾病,也會使人犯困。如果沒有重視,對人體傷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險。

“犯困”可能是疾病信號

1、腎病

Q:又困又累,還沒胃口,小便有泡沫,夜裏老起夜。

象博士:睏乏、無力是腎病的早期症狀。

慢性腎臟病電解質紊亂,患者在少動、控制飲食的情況下,水電解質容易發生問題。所以,當身體缺鉀時,也會出現類似“春困”的表現,同時還會伴有全身肌無力、肢體軟癱、噁心、嘔吐、吞嚥困難、心律失常、反應遲鈍甚至呼吸麻痹等症狀。

對策:及時做血電解質、心電圖的檢查和隨訪對此類患者很有必要。

2、甲亢、甲減

Q:困,表情淡漠,乏力,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

象博士:這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典型表現。此病多發於女性,春夏二季屬於高發季節。

甲亢由於新陳代謝較快會讓患者更容易感覺乏力。甲亢的高代謝容易導致人體血液裏鉀元素的降低,引起神經和肌肉的應激性減退,出現四肢的虛弱乏力和精神倦怠。

甲減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典型臨牀表現爲嗜睡、無力。

對策:根據化驗結果服用甲狀腺素片,適當多喫一些富含碘的食物。

3、高血脂

Q:困得厲害,中午飯後不睡不行,伴發超重或者肥胖。

象博士:這是典型的高脂血症的表現。

高血脂患者在午飯後有強烈的睡意,無法控制,不睡根本不能忍受。另外,早晨起來的時候,這類人也會有頭暈腦脹的現象,而無論昨天到底睡沒睡好。從體態上看,這類人往往偏胖或者超重。

對策:健康飲食,堅持有氧運動,每天30分鐘以上。

4、糖尿病

Q:睡不醒,提不起精神,體力沒以前好了。

象博士:嗜睡可能是糖尿病徵兆。

糖尿病患者易出現嗜睡,是由於病人體內糖代謝紊亂,血糖無法被機體充分利用,導致血糖升高,大量糖分從尿中排出,從而引起體力減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氧化應激反應減退,引起嗜睡。

對策:如果已知自己有糖尿病,要遵醫囑,良性作息。

5、心臟病

Q:困,尤其是在體力活動時加劇,伴發胸悶心悸。

象博士:疲勞、乏力是各種心臟病常有的症狀。其中以冠心病、風心病和肺心病爲主要病種。

這類患者因爲心功能不全,血液循環不暢,導致新陳代謝廢物(主要是乳酸)在體內堆積,刺激神經末梢令人產生全身乏力和睏倦。在從事一定的體力後動後,這種睏倦乏力會加重。另外這類患者往往伴隨心前區不適。

對策:由於心臟病與其他疾病可導致的疲勞難以區分,所以如是經常性白天嗜睡,最好到醫院檢測下C反應蛋白水平或冠狀動脈CT等,及早預防。

6、腦動脈硬化

Q:愛睡覺、記性不好,頭腦反應慢,流口水。

象博士:這是典型的腦動脈硬化的表現。

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如果再往前發展一步,患者可能言語含糊不清,表情木訥,最終形成缺血性腦卒中,甚至誘發偏癱。說到底,這都是硬化、狹窄的腦動脈,不能很好地流通血液所致,

對策:趕緊到醫院神經內科對症治療,有必要的患者應住院觀察。

7、睡眠障礙

Q:困,身體肥胖,睡覺打呼嚕嚴重,血壓高。

象博士:這時要考慮是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所致。這類人打呼嚕特別響。

由於氣道在脂肪的壓迫下閉塞,使得夜間大腦乏氧,形成第二天睏倦不已。這類人在睡醒後彷彿沒睡一般,十分睏倦,白天隨時隨地都可以入睡。另外,這類人往往血壓高,而且服用一般藥物很難降下來。如果不及時醫治,患者可能會發生夜間窒息死亡。

對策:到耳鼻喉科做一下夜間睡眠監測,來判定病情。除了減肥外,必要時可以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

8、貧血

Q:愛犯困,瘦弱,面色蒼白,注意力不集中。

象博士:主要誘因是貧血或者低血壓。

多見於年輕女性,爲了夏天有更好身形而拼命節食減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人體如果出現貧血,就會導致血紅蛋白數量減少,影響大腦的供氧。而缺氧狀態的大腦會逐漸進入一種抑制狀態,出現嗜睡、疲乏、思維遲鈍等現象。爲此,這類人要經常測量一下血壓,收縮壓低於90,舒張壓低於60,即可判定爲低血壓。另外,也要去醫院化驗一下,看是否患有缺鐵性貧血。

對策:加強營養,適當運動,多喫菠菜、血製品,必要時服用製劑補充。

總之,出現上述犯困情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擺脫“困境”,

拯救健康,

快行動起來吧!

本圖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