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爲何連續出現民營企業家實名舉報官員?(圖)

  2月23日始,一則以“山東民營企業實名舉報臨沂官員老賴不作爲致企業損失過億”爲主題、配有視頻與文字的舉報信在網絡熱傳。舉報信的作者爲臨沂市金鳳凰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方成。

  

  ▲網傳張方成舉報部分內容

  這已經是十天之內,山東省遭遇的第二起企業家實名舉報官員。早在新年之前,山東德州明星企業家、皇明董事長黃鳴實名舉報德州市委書記,也曾迅速引爆輿論。

  從去年底知名企業家毛振華於亞布力“雪地陳情”,到春節伊始,北方經濟大省山東連續出現民營企業家實名舉報,政商關係的老話題再次呈現在民衆面前。

  近年來,從一些民營企業家的實名舉報來看,其中能發現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前些年的企業高速投資建設期,有些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曖昧不清。

  

  ▲2月14日,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通過微信公衆號發佈題爲《黃鳴實名舉報市委書記,質量衛士維權營商環境》的貼文,引起社會關注。

  當然,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舉報內容依然還只是一方之詞,案情緣由還有待相關部門的進一步信息公開。不過,企業家接連實名舉報,還是要反思當下的政商關係。

  按理說,企業如果出現經營問題、資金斷裂,最該反省的是自己的問題,最該找的是市場。可現在,一些企業家依然還是不找市場找市長,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求助於輿論,似乎說明,一些地方職能部門管了不該管的事情。

  由於一些歷史原因,不少企業家與政府官員存在不清不楚的政商關係。有時,一個官員落馬,會牽扯出背後一串企業家;有時,前任官員調任,後任就不再管前任的“賬”,不再給企業家提供原先承諾的貸款、優惠,令企業陷入困境。

  究其根本,還在於一些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權力過大,未釐清市場與權力的關係。有些地方政府,還不願把權力交給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不僅有損政商關係的構建,也可能導致一些原本可以做大做強的企業,喪失了寶貴的發展機遇,並最終貽誤地方的發展。

  在中央鼓勵企業家精神的大方向下,對待民營企業家的舉報要重視,這不僅是推動問題解決的一條途徑,更是強化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的一大槓桿支點。

  習近平(專題)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指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要求領導幹部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交往成爲君子之交,做到“親”、“清”兩個字。這深刻闡明瞭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原則。

  在企業家們自發站出來實名舉報的契機之下,建立親清的政商關係,理應是地方政府接下來應當作爲的方向。地方政府要真正做到“放管服”——該放手的放手,該監管的監管,該服務的服務,別再讓企業家出了問題不找市場找市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