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氣,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俗話說“冬至到,羊肉俏”,到了這一天,喫一頓熱氣騰騰的羊肉,是不少家庭的選擇。那麼冬至爲什麼喫羊肉呢?

冬至喫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喫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冬至喫狗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來,不僅喫狗肉,還喫羊肉以及各種滋補品,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到後來,狗肉又慢慢轉變成了羊肉,最好是再配上祛風防寒的中藥。

寒冬臘月里正是喫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喫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今天羣友們都在討論冬至喫什麼,有說喫餃子的,有說喫湯圓的,還有說喫狗肉的,那麼你們冬至都有哪些習俗呢?歡迎大家留言,讓我見識下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

冬至美食

食材:羊肉、當歸、黨蔘、枸杞、紅棗、黃精、客家娘酒

藥材清洗浸泡

羊肉冷水下鍋,焯水片刻

焯好的羊肉

鍋內放油爆香薑片,倒入羊肉翻炒,烹入料酒

倒入開水煮滾

轉入砂鍋,放入藥材

小火慢煲2小時,最後放入客家娘酒,放了娘酒更加滋補美味,此過程可以省略,只是我家裏有自釀的酒,所以放了酒。

喫一碗暖身又暖胃,特別滿足

一個冬天,我幾乎一個星期就要做一次羊肉,這是加了桂圓、黃芪的湯料

更多羊肉的菜譜請點擊鏈接

對於手腳冰涼體弱怕冷陽虛的人,不妨多喫羊肉滋補一下。喫羊肉時可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和去火的作用,羊肉和豆腐、蘿蔔也是不錯的搭配,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還能起到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天冷多喫羊肉有益健康,但喫涮羊肉或羊肉鍋時,不可爲了貪圖肉嫩而不涮透、煮透,最好選擇經過質檢的羊肉片,並且涮至熟透。喫羊肉也有講究,不宜與南瓜、醋、茶、生魚片同喫。另外,患有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的人不宜食用羊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