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全民熱議。這一季對器具、廚人、點心、小喫、宴席、融合、節氣、養生的鮮活呈現,正成爲我們關於美食的新話題。何爲中國人的美食,美食與人生、與自然、與文化歷史的關係又是什麼,則是我由此而起的思考。


食者,喫與喝,既是生活的內容,也是生命的方式。美食者,好食,善食,樂食,把人類的生存必需,演變成人類的欣賞享受。從喫飽到喫好,從隨便喫到講究喫,隨着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以食爲天的中國人對喫喝自有一番道理,可以說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本美食譜。在我看來,美食是一種人與喫喝的關係,所謂美味的食物、美麗的器具和美妙的場所,既是人對食物的讚賞與獲取,又是食物對人的反饋與養育,看起來是一個關於藝與術的美學,實際上是一個關於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哲學。


首先說美味的食物,來自新鮮的材料與師法自然的烹調。


好手藝的表述由味覺來感知,以鮮爲美的食物準則, 出於對原生性自然的保護, 以保障食物烹調始終有當季時的滋味。老子在《道德經》裏說“道法自然”,孔子在《論語》裏也說“不時不食”,顯然,順應季節時令變化的食材理念,是我們傳統的哲學思想,體現了與大自然和睦相生的文化智慧。


於是,有了江南的“水八仙”的流行,荸薺、蓮藕、茨菰、水芹、茭白加上蒓菜、荸薺、芡實八種水生的產物,早在春秋時就已開始烹食,個個都是風味獨特的養生寶物,民謠說“春季荸薺夏時藕,秋末茨菰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鮮,水生四季有蔬菜”,這四季出產的時令性格,深受食客的喜愛。這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對“水八仙”做了非常新鮮的呈現,不僅介紹了做法,也介紹了其淵源,使人食味思源。


還有嶺南的“春鯿秋鯉夏三黎”也值得一提,三水春鯿或西江魴魚,是廣東人的驕傲,因鮮嫩成爲每年開春必上餐桌的時味;肇慶文岌鯉,清慈禧所封的“嶺南第一塘文岌鯉王”;清順德三黎魚,宋蘇軾所稱的“惜鱗魚”,因鮮甜、鮮肥而成爲自明清兩代的貢品。


“陰陽山泉”,無疑是中國人最富哲理的取水法。同樣的泡茶、釀酒、煲湯煮粥,廣東人講究取農曆七月七子時的泉水,也就是七夕的至陰之水,而江南人則講究取農曆五月五午時的泉水,也就是端午的至陽之水。所謂活水有陰陽,師天地方得正氣。


“長江三鮮”,也許是我們與長江水生物最大的痛點。作爲生殖性洄游的魚類,鰣魚、刀魚、河豚魚,每年開春由海入江河繁殖,產卵後再回海生長,所謂鹹淡水兩棲。因肉嫩肥,味珍美,被歷代無數美食家所追捧,東漢時有嚴光以難捨鰣魚美味爲由拒絕光武帝入仕的故事,宋有蘇軾喫河豚換詩“也值得一死”的故事,而《山海經》則說四千多年前人們就喫過河豚魚。雖然江鮮的品嚐傳統源遠流長,可惜因長年無序的濫捕使三鮮幾近滅絕,如今已明智漁禁,但願多少年後能江鮮再現。


食物之美指飲食的鮮,也指自然的鮮,一個由魚羊合成的字寫出了食物的根本和至高原則,也寫出了食材對自然的要求。飲食鮮源於自然鮮的背後,則是由一個生命的科學系統和人文體系在運行作用。


其次說美麗的器具,來自適合的形態與崇尚生態的設計。


好工藝的表現由視覺來感受,以和爲美的器具守則,出於對可循環生態的維護,以保障器具設計兼顧到環保的科學。宋趙佶的《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爲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蘇軾的《老饕賦》中也說“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可見厚重的青黑釉色建盞與點茶是絕配,不僅保溫,還能襯托茶的色澤光彩,可謂相映生輝。


清袁枚的《隨園食單》中說“美食不如美器”,還說“煎炒宜盤,湯羹宜碗,煎炒宜鐵鍋,煨煮宜砂罐”,顯然我們早已從鐘鳴鼎食發展到鍋碗瓢盆,明清文人也紛紛把修身養性的美學智慧,轉化成了文史典籍中的生活指南。

巧妙的器具似器非器,荷葉雞、西瓜雞,芭蕉魚、糉葉魚,菠蘿飯、竹筒飯等,這些瓜葉竹筒,看似包裝其實也是食材,其香氣滋味都是食品的組成部分。說是包裝其實又是盛放,穿着可以搬運存放,解了可以隨處享用,體恤有愛還便利有趣。


聰明的器具一具多能,擂茶盆、搾汁臺,溫酒壺、泡菜壇,青石磨、銅火鍋,荷葉杯、蟹八件,七巧桌、九子盤等,自古以來,藝廚哲匠們設計製造的飲食器具,包含加工、出品、享用和儲存等各種功能,也涉及金石、陶瓷、竹木等多種材質的非遺手工,同時可降解可回收材料的運用,還化解了工業化發展帶來的垃圾困擾。


糯米糉子,全民第一小喫,真正在中國各地老少通喫的點心,雖然有紀念屈原和伍子胥的南北有別,雖然白水、豆蓉、棗泥和大肉、蛋黃、乾貝等甜鹹有異,但全部都以糉葉相裹,最樸素的包裝,親切的氣質內含拋棄型材料的環保態度,堪稱模範。


竈頭菜飯,農家第一美味。也許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童年回憶,遠望炊煙裊裊近聞竈香陣陣,是飢腸轆轆尋找農村食堂時期待的景象。熱氣騰騰的一碗鹹肉丁青菜條白米飯,拌上剛熬的豬油或配上剛燉的雞湯,各種鮮味香味迅速蔓延,在乾柴煙薰味的襯托下,肆無忌憚地佔領所有感覺系統,直白而真實的滿足與幸福。粗碗、細罐、陶砂鍋、土竈臺,一切都那麼妥貼,最簡潔卻最有效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器》,以器具爲主題,呈現了中國飲食美器的淵源流變,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來探討中國飲食的前世今生。器具之美不僅是與飲食相和,還是與生態相和,如果說食物鏈的循環以生態平衡爲觀照,那麼和的關鍵正是我們對食物鏈的尊重與關懷,其實和爲美是我們的傳統思想,所謂由器而道,就是物質承載精神。


再者說美妙的場所,來自素雅的空間與舒適環境的營造。


好環藝的表達由知覺來感悟,以雅爲美的場所原則,出於對有風景環境的愛護,以保障場所營造可承載我們的追求。
明高濂寫《遵生八箋》說“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又說“既歸竹窗下,則山妻稚子作筍蕨,供麥飯,欣然一飽。”陳繼儒寫《小窗幽記》描寫了“有興則泛小舟,吟嘯覽古於江山之間,渚茶野釀,足以消憂;蓴鱸稻蟹,足以適口。”


清金聖嘆的《人生三十三則不亦快哉》中說“冬夜飲酒,轉復寒甚,推窗試看,雪大如手,已積三四寸矣.不亦快哉!”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似乎只要有清嘉山水,粗茶淡飯皆可成詩。


我們對環境美食的最佳記憶和想象,離不開“持螯賞菊”,“把盞圍爐”,也離不開“菜花與塘鱧魚”,“茄鮝與大觀園”,還包括“桃花流水與鱖魚”,“明月桂花與湯圓”,這裏有經歷經驗也有故事典故,文獻的記錄加上趣味的臆造,典型的情境化美食,美食化情境。


江岸燒烤,村舍薯粥,巖洞野炊,山房齋面,本知道詩情畫意就在生活之中,“蘭亭修禊”,“夜宴桃李”,“西園雅集”,“杏園雅集”,恰原來風雅人事酒菜酒菜也風雅,所謂喫喝本性事,俗雅在人心。


食有肉居有竹,中國美食史最著名的二合一生活境界,其源頭是蘇軾的名菜“東坡肉”和名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生活中的東坡先生是居有竹食有肉的,與其說是矯情,不如說是多情,其高風亮節的情懷爲後人所效法,乃至常見的筍乾燒肉,也說成爲紀念東坡品味的象徵。


邊遊湖邊喫喝,飲食與空間環境結合最理想的美食形式,也就是江南的“船點”與“船菜”。早在唐白居易開通蘇州山塘河後,載酒泛舟之風就日漸盛行,清沈朝初《憶江南》說“蘇州好,載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篆細,筵前冰碗五侯鮮,穩坐到山前。”既賞景又享味,成爲畫舫笙歌宴遊不絕的根本原因,以至當下岸邊及湖上的飲食船,紛紛力克排污,不留後遺,畢竟子孫後代的環境比湖上風雅更重要。


場所之美包括雅的飲食,更包括雅的環境,所有詩詞吟詠,歌賦讚頌,書畫描繪和典籍記載的美食事物,都是食境兩宜的雅情韻、雅格調,樂此不疲的根源,是人與飲食與環境相融忘機。


美食很簡單,所謂以食爲美,以美爲食,就是好喫,喫好。


美食很複雜,所謂喫的營養健康,喝的衛生安全,一不小心就會不好喫,喫不好。美食的核心是人,因人而食,食爲天,因人而美,美如是。
從人文意義上說,美食是審美,由身而心;美食也是哲思,由物質到精神。而美食之道,則是人與天地萬物及文化歷史的觀照和諧調。換句話說,美食也就是愛喫並懂喫的人,愉快地在雅的場所中用和的器具喫鮮的食物。然而,若要美食,必先護食,要想飲食的鮮就要呵護自然的鮮,用心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天空與土地。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美食的第一法門,也是可持續美食的唯一法門。


美食有道,大道大美。


個人簡介:


葉放    當代藝術家。雅學家,園林學者,美食家,近年致力於文人宴的恢復。書香文化研究院院長。1962年生於蘇州畢園,現居蘇州南石皮記。狀元之後,文人世家。一位融通生活與藝術的當代文人,不僅是雅學的研究者,也是雅學的踐行者。


被稱爲“最後的名士”,“現代雅集之父”,“雅活教主”,“中國雅生活的先導者”。




@軍迷 更多硬核軍事資訊 長按上圖掃描二維碼

要解渴 盡在 威虎堂!


更多熱文

  • 《舌尖3》被吐槽,美味一去不復返?節目組回應了所有質疑

  • 十九屆三中全會將於2月26日至28日召開

  • 央行頒發首張個人徵信業務牌照 阿里 騰訊等入局!老賴們的"末日"來了...



編輯:紫曦 責任編輯:張雯

來源:央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