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網站The Drive下的戰爭頻道War Zone在2月23日刊文稱,中國正迅速推進先進隱身無人戰機研發。文章用略帶悲情與焦慮的語氣論述說,過去十年來,中國一直悄然發展穿透型無人機的能力,而近幾周來進度看似在加速並更趨公開化,無人戰鬥機(UCAV)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美國在這方面的研發(進展)已完全從大衆視野中消失。

實際上,該文開篇提及的所謂近期中國迅速推進先進隱身戰機的研發,主要是基於本月初新加坡航展上一家中國民企展示的星影飛翼式隱身無人機模型,這是中國隱身無人機首次亮相國際航展。美媒認爲,其造型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P-175技術驗證機、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X-47B艦載無人戰機以及波音公司的遠程打擊轟炸機方案都有些類似。同時,該文也對西方媒體動輒給中國武器在西方找爹的現象予以否定,作者承認,外形類似並不意味着星影無人戰機就是直接複製或剽竊美方成果。

中國版的RQ-170哨兵直接公開展出?

文章提及,星影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約4噸,長約7米,翼展15米,最大起飛重量4噸,載彈量400千克,續航時間10-12小時,升限超過1.3萬米,配備兩臺TWS-800渦扇發動機,整體上與美國的RQ-170哨兵隱身無人偵察機類似,應該屬於以偵察監視爲主要任務的中型無人機。

作者還注意到,星影無人機的研發方朗星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就曾展出過這款無人機,當時叫做星耀(Star Glory ,SG-1),今年新加坡航展上只是把名稱和塗裝略加修改爲星影(Star Shadow,SS-1),而珠海航展上披露的飛行速度是600-650千米每小時,操作者可在2000公里的半徑內操控該機。

中國軍民融合戰略打造優秀民參軍企業

有軍事觀察人士認爲,隨着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鋪開實施,有些具備相當技術實力的民企由於機制更加靈活、管理更加先進,在某些先進裝備研發方面異軍突起並非不可能,而且這類企業中的有些技術骨幹往往來自大型傳統軍工企業或者國家級研發機構,智力資源和技術素養均屬一流。

不僅如此,隨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國企與民企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傳統國有軍工單位引入社會資本成立合資公司,互相取長補短合力研製新式裝備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



隱身性能十分突出的CH-805

同時,美媒文章作者還注意到上屆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團展出了CH-805高速隱身飛翼靶機。根據官方介紹,CH-805(彩虹-805)採用飛翼佈局,翼展4米,最大起飛重量190千克,續航時間40分鐘,具有隱身性能突出(RCS小於0.01㎡)和自主安全飛行等優點,能夠用於模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飛行特性,協助新型對空武器的關鍵技術驗證和戰術技術指標考覈,也可用於一線部隊的實彈演練;可在高速靶機基礎上,搭載相應設備,用於集羣作戰的模擬訓練等,能夠滿足未來一段時間我軍對空武器試驗和訓練的多重需求。

新天鷹近期重大研製節點

全球第二新天鷹:中國首型真正意義隱身長航時無人機

中國的飛翼式佈局隱身無人機多個項目並存的現象,也爲海外媒體注意到。近日,自媒體上傳播着一款名爲新天鷹無人機的飛行測試成功後的合影照片,照片雖有打碼但外形可鑑,應是採用飛翼式隱身佈局。有媒體稱之爲驚豔世界的新型隱身長航時無人機。

根據國內媒體的報道,航天科工集團(CASIC) 三院302所研製的新天鷹無人機近期確實取得了重大進展,根據馬洪忠總設計師的介紹,新型天鷹無人機80%是新技術,部分技術獨領風騷。另據科技日報2月13日的消息,這是中國首型真正意義的隱身長航時無人機,近日性能驗證飛行試驗的完成,標誌着中國由此成爲全世界第二個具備該類型無人機研製能力的國家。由於技術難度高、投資規模大,此前只有美國具備此類無人機的研製能力,俄羅斯及歐洲還在開展技術攻關,尚未取得突破。

據介紹,研製方將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航天技術融合應用在新天鷹研發中,自主掌握全部知識產權,關鍵技術快速突破;該機採用高氣動效率佈局,續航時間長、載荷比能力高,飛行效率與幹線客機相當;採用多種先進隱身技術,具有臨空偵察能力;採用全自主控制技術,能夠全自主起降和飛行,並能根據傳感器信息自主檢測飛機狀態,進行系統容錯與重構,完成特情處理,具備精確跟蹤、穩定控制、自抗擾等高品質飛行能力。

可變機翼無人戰機現身成飛?

文章還提及,近期自媒體上還曝光了兩張照片,被認爲來自中國首屈一指的飛機研製方成飛,尚不清楚那張模糊的照片是不是新式飛翼佈局無人機的縮比測試模型,也無法確定另一張照片顯示的未來空中無人機與第一張照片是否屬於同一型號,但有傳言稱:在不同的任務模式下,這款無人機的機翼是可調可變的,高空持續飛行時機翼更細長,做機動動作時機翼可變得較爲短粗。

利劍無人機2020年左右量產?

2013年曝光的利劍無人機也受到外媒關注,美媒文章的作者提及,該機是航空工業瀋陽所設計、洪都公司製造的,定位於體型較大的高端無人戰鬥機,可攜帶兩枚2000磅級別的制導彈藥,配備衛星通訊系統,可以在遠離中國大陸的地方執行任務,作戰半徑是傳統有人駕駛戰機的2-4倍,預計2020年左右量產。

總之,美媒這篇文章在前半部分列舉了中國在隱身無人機研發的動態進展,後半部分列舉了美軍在此類項目上的反覆搖擺與糾結,雖然也提到美軍的項目可能在高度機密的狀態下進行,並不爲公衆所知,但結論還是面對來自中國的追趕,如果美國不提高警惕,戰略天平就會反轉,而文章最後一句的最後一個詞是dollars,終於露出了整篇文章的真正目的爲軍工集團爭取更多撥款而搖旗吶喊。

實際上,隨着中國綜合國力尤其是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新式裝備研發的相關報道不時曝出並讓廣大愛國軍迷振奮,但也應看到,我們雖在一些領域的個別技術上有趕超之勢,但整體而言,與世界頂尖還存在相當差距,砥礪前行依然是我們不變的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