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88歲的“股神”巴菲特發佈了致股東信。他在信中反思了“十年賭約”的三個教訓,給所有股票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上了一堂生動的投資課,他還表示,投資是一種放棄今天消費並試圖在未來可消費更多的活動。什麼是“

昨晚,88歲的“股神”巴菲特發佈了致股東信。他在信中反思了“十年賭約”的三個教訓,給所有股票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上了一堂生動的投資課,他還表示,投資是一種放棄今天消費並試圖在未來可消費更多的活動。

什麼是“十年賭約”?

“十年賭約”實際上源自於2005年,巴菲特提出以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PK任何一名職業投資人選擇的至少5只對衝基金,以10年爲期限,看看誰的收益更高,賭注爲50萬美金。

直到2008年,Protégé Partners公司的投資經理泰德·西德斯(Ted Seides)接受了這個賭約。他精心挑選了5只基金,要在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內與標普500指數基金一較高下。

截止2017年,十年賭約以巴菲特勝利而結束。

以下就是這場對賭的最終結果:

腳註:根據我與Protege達成的協議,這些母基金的名稱永遠都不能對外披露。

巴菲特認爲,這五隻基金中的基金開端良好,在2008年都跑贏了指數基金,然後房子就塌了。在隨後的九年裏,這五隻基金做爲一個整體,每年都落後於指數基金。

十年賭約的三個教訓

第一個教訓是:在這十年期間,市場行爲並沒有任何異常之處。

如果在2007年底對投資“專家們”進行調查,問他們普通股的長期回報率是多少,他們的答案很可能接近8.5%,即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實際表現。在當時的環境下,賺錢應該是很容易的。事實上,華爾街的專家賺取了巨大的利潤。雖然這個羣體賺錢了,但投資他們的人經歷了一個“失落的十年”。

業績有好有壞,但手續費永遠不變。

第二個教訓是:雖然市場通常是理性的,但偶爾也會變得瘋狂。

抓住市場機會並不需要大智慧,不需要經濟學學位或熟悉華爾街的術語,比如alpha與beta。投資者真正需要的是不要理睬大衆的恐懼與貪婪,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個簡單的基本面上。願意被其它人在很長時間裏認爲沒有想象力,甚至愚蠢也是必要的。

投資是一種放棄今天消費並試圖在未來可消費更多的活動。“風險”使這一目標可能無法實現。

我想我很快會承認,在未來一天、一週甚至一年中,股票的風險都會比短期美國債券風險更大。然而,隨着投資者的投資期限延長,假設股票以相對市場利率更合理的市盈率購買,美國股票的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會逐漸低於債券。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包括養老基金,大學受捐贈基金和儲蓄基金等,比較投資組合中債券與股票的比率來衡量其投資“風險程度”是一個可怕的錯誤觀點。通常,投資組合中的高等級債券會增加風險。

第三個教訓是:堅持做出重大而“容易”的決定,並避免過度交易。在這十年裏,200多位對沖基金經理幾乎肯定做出了數以萬計的買賣決定。這些管理者中的大多數人無疑認真考慮了他們的決定,而且他們認爲這些決定都是有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