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缘自蔡元培先生,从此便牵起绍兴与香港割舍不断的情缘。金庸先生在绍兴的良师益友。

5月8日下午,第二届“香港•绍兴周”系列活动——绍兴人才文化旅游招商项目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杨文明,香港贸易发展局“一带一路”及对外事务总监黄燕,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许荣茂,绍兴旅港同乡会第十一、十二届会长周光晖,绍兴旅港同乡会荣誉会长车弘健、绍兴旅港同乡会会长严建国,绍兴市领导盛阅春、叶卫红、邵全卯及香港部分高校师生、旅港乡贤代表、绍兴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推介会。

绍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致辞

授牌仪式

活动现场,盛阅春市长对《中国旅游》杂志社进行授牌,在香港设立绍兴文化旅游东南亚推广中心。

签约仪式

绍兴文广旅游局与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文化旅游推介会从 “绍兴与香港的缘分”、“绍兴城市的特点”和“香港同胞来绍兴的玩法”三点进行介绍。

图自今日绍兴客户端

01

绍兴与香港的缘分

(一)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的旅居生涯

(二)金庸先生在绍兴的良师益友

(三)许绍雄先生在绍兴的姑公鲁迅

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的旅居生涯

蔡元培先生1868年生于绍兴,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是国人非常熟悉又尊敬的大教育家。1937年日军攻陷上海,年近古稀的蔡元培先生从上海避难香港,远离政治、潜心写作。旅居两年多,香港成为他生命的最后驿站。缘自蔡元培先生,从此便牵起绍兴与香港割舍不断的情缘。

金庸先生在绍兴的良师益友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和绍兴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其一,他的小学国文启蒙老师陈未冬先生是绍兴人,在金庸心中,是陈先生的悉心教导进一步点燃了他对写作的热情。其二,他在浙江省立联合初中的同窗好友斯杭生先生也是绍兴人。当年金庸先生家乡沦陷,生活过得很艰辛。一年冬天,斯杭生看到金庸先生没有棉衣御寒,就送了他一件棉大衣过冬,这个举动让金庸先生感念了一辈子。这就是金庸先生与两个绍兴人的故事,渊源有自、情谊流长。

许绍雄先生在绍兴的姑公鲁迅

鲁迅先生是绍兴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多人不知道,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是香港金像奖影帝许绍雄先生的姑婆。那么由许绍雄与鲁迅的亲缘关系可见,香港人与绍兴人血脉相连、渊源深厚。

02

绍兴城市的特点

(一)绍兴,治水治出来的历史名城

(二)绍兴,两千五百年城址未变的古城

(三)绍兴,从不曾缺席中国重要的文化史

绍兴,治水治出来的历史名城

在绍兴会稽山,能最真切地找寻到大禹治水这段足迹。从东汉到东晋,治水治出了一个鉴湖。鉴湖有30个西湖那么大,魏晋时期,天下大乱,鉴湖吸引了以王谢为代表的许多贵族,他们是绍兴第一批重要移民。王羲之当时邀请谢安等天下名士齐聚于此,曲水流觞,饮酒作诗,这才有了天下皆知的《兰亭序》。

当年魏晋名士在绍兴的生活就像一件艺术品,烟云水汽的洒脱,风流自赏的气度,成为后世文人膜拜的审美理想。唐代时,先后有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450多位诗人前往追慕先人风范,不仅留下了大量诗作,还留下了书法、绘画、礼佛与诗歌交相辉映的文化之路。

绍兴,两千五百年城址未变的古城

绍兴城建于2500年前,至今城市格局和古代越州府的绘图依然高度重合,这是极为罕见的。都说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人至今过着“泼墨成瓦,枕河而居,舟楫而往,听雨阑珊”的惬意生活。这要归功于一个人,商圣范蠡。李嘉诚先生在演讲中常以范蠡举例,我想他是欣赏范蠡的投资眼光,2500年前看中的一块地,一路升值,让绍兴占据了先发优势。宋室南迁时,许多人到了绍兴就不走了,绍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都会,南宋王朝的陪都。陆游曾这样描述:除都城杭州,就数南京和绍兴,其它城市只能望其项背。不仅如此,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都在绍兴。还有一条重要的中国大运河,途经绍兴,它带来经济繁荣,同时还是一条流动的文化带,带来宝贵的文化财富。

绍兴,从不曾缺席中国重要的文化史

从中华文明的最初,到春秋、战国、魏晋、唐宋,绍兴发生的事情都是影响整个中国的。到了明朝,绍兴又出现了一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人物——王阳明,他提出“心学”,他的主张和同时期西方正在兴起的文艺复兴思想相近,解放人性,打破思想禁锢,被称为东方的启蒙。

到近现代,绍兴又出现了周恩来、蔡元培、鲁迅、秋瑾、钱三强等名人。余秋雨先生在一篇游记中说:“我每次去绍兴,总会一再惊讶,这么一座不大的城市,怎么会承载起那么厚重的历史精神,历千年而不衰?”

所以说,绍兴是香港人在内地最能寻到中华文化之根,纾解乡愁的城市。

03

香港同胞来绍兴的玩法

(一)来绍兴,品黄酒、吃越菜

(二)来绍兴,游兰亭、临书法

(三)来绍兴,逛沈园、听越剧

(四)来绍兴,走诗路、敬礼佛

(五)来绍兴,坐乌蓬、看古桥

(六)来绍兴,找文脉、寻力量

本文由绍兴市文广旅游局原创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看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