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笛深知繪畫精神性的重要,只存在一種精神的導引和貫穿下,形和筆墨語言纔有意義,所謂精神是指作者的創作理念和審美原則。揚笛的拙樸,平實,在大樸不雕,既雕既緣復歸於樸的思維過濾和筆墨造型的錘鍊中,展示了她的思想內涵和人格魅力。

收藏佳品 揚笛小尺寸水墨人物畫《怒放2》(作品選自:易從網)

當代水墨人物畫的拙樸表現,遠較花鳥爲難,弄不好就會弄巧成拙,成爲造作之筆。揚笛在這方面很有體會,她試圖保留的就是對西域人文的以拙取勝的原則,當然她的拙也是在表現秀。看《怒放2》中,搭起的涼棚成了中心,緊緊圍繞着能歌善舞的人們,可能是勞作累了後的一次歇息,這樣的拙氣,不由得不想加入進去,想起童年,想起久違的自然,讓視覺感官享受到了一種由衷的美,何以達到如此造詣,除了天分之外,恐怕就是揚笛對描述本體的頓悟以及童心般的摯愛吧。

裝裱展示圖:

細節展示圖:

揚笛在畫《怒放2》上,讓涼棚中漢子們得到了音樂的昇華,更讓棚下起舞的姑娘小夥眼中只有舞,舞出了世間最美的真諦,面如刀刻的生靈,都是富有生命力和想象力的靈魂之舞。看似不經意的一場舞蹈,恰恰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在揚笛看來,這田間地頭般的生活之舞,倒成了一次視覺盛宴,人們在無憂無慮中,就算是有磨難,也會一笑置之,還是回過頭來,照樣舞動起來,體現着一種融通人物血脈,歷史血脈和藝術血脈的情感根系。猶如是跟隨着鷹的翅膀飛揚在遍佈牧場的西域高原之上,使人在如歌的愛意中胸襟浩蕩。

裝飾效果圖:

揚笛的畫風嚴格來說經歷了不斷縱深的變革,從學生時代她就具有水墨淋漓的表現天賦,那一時期的畫作常常是舒心的,溫柔敦厚的,作品用濃厚的詩意裝飾着清新流暢的和諧當代水墨人物畫,是一種對生活感恩之美的表現。她的作品任何時候都有一種特殊的思鄉氣息,畫面純淨,表現細膩,色調柔和,完全是一種既親切又淡靜的娓娓動聽的詩篇。

她就是循着這一思路,來探求西域藝術的,並能在生活基礎上,試圖挖掘出當代水墨刻畫西域圖騰的理論架構,這是一位女性藝術家的大膽之舉,更是對絲路文化的一種新的探索,找到適合真正西域絲路藝術發展的方向來,這時的揚笛,已不再簡單的用水墨來詮釋生活,而是要從更高的高度來展望西域藝術之路的,當然這更需要如《怒放2》中所表現的積澱,沒有這樣的積澱,就不會有將來突飛之時,也如雄鷹展翅,翱翔於藝術之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