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之,非洲市场是不一样的市场,精准掌握非洲人的生活形态,营销会事半功倍。生活形态营销的另一个层面,就是产品的非洲化、本土化。

近几年,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中非贸易亦稳步发展,非洲多国每年举办的中国贸易周进行得如火如荼,非洲国家首脑悉数云集的中非合作论坛已经举办了七届。

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我与非洲进出口总额20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超出我同期外贸总体增幅7.1个百分点。其中,我对非出口1049.1亿美元,增长10.8%。

中非文化差异很大,中国商品走俏非洲,部分品种出现“卖断货”,其中的奥秘何在?在中国一度淘汰的单车,却成为非洲中上层的首选目标。非洲最好卖的智能手机,不是国际大品牌,而是一款中国制造的手机,市场份额占45%。

中国涌现众多的非洲鞋厂,早年不穿鞋子的非洲人,为何突然变了?黑人本来该以黑为美,美白亮丽的中国化妆品,却被疯狂抢购……,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专门的研究。

一、重申生活形态营销的作用

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最为巨大。把握好非洲人生活形态,做好非洲人生活形态营销,造就这些非洲成功案例。

识别一系列看上去在消费观念中与特定生活方式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是生活形态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

非洲是假发盛行的国度,假发给黑妹子带来美丽的同时,却有挥之不去的烦恼。假发容易打结,假发容易干枯毛躁,假发难以保养容易损坏……一般的洗护用品,很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然而,精明的中国商人,很快就精准满足这个市场需求,中国一家非洲洗护OEM工厂,运用23年洗护研发优势,专门做出假发专用的发蜡发膜,涂抹一点点,头发就可以变得亮泽亮丽,该厂的假发精油滴两滴,涂抹假发,可防止假发打结。假发专用修复蜜,有乳液型和喷雾型,给高档假发“美容”级别的护理,深受非洲假发消费者的喜爱。

对非洲人生活形态的准确定位,是中国智能手机成功的关键。非洲人喜欢交流,就算干活也不忘了电话聊天,为了方便聊天,基本人人都会有几张手机卡,因此早些时候的手机单卡时代,大家身上常常会带着至少两部手机或几张卡随时替换,十分的麻烦。考虑到这点,中国智能手机推出双卡,之后甚至推出四卡手机,除此以外,该款手机还成功解决了非洲人民的自拍问题。通过单独增强脸部曝光,照片更美白靓丽,这款国产OEM智能手机,以约45%的市场份额,成为另类的“非洲之王”,深受当地人追捧。

二、产品非洲化、本土化

生活形态营销的另一个层面,就是产品的非洲化、本土化。

今天,不少非洲人还用洗衣粉洗头。然而,中国洗护品照样畅销非洲,泡沫丰富爆香浓烈的香波,让非洲人耳目一新。同时,沐浴露让肌肤更光亮动人,这样的宣传广告和实际效果,让非洲女黑人动心,产品到岸,抢购一空,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些中国洗护品之所以畅销,完全是切中了非洲人生活方式的“痛点”。它们采取众多非洲化本地化的措施,产品标签运用非洲人喜闻乐见的图片,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产品说明用的是阿拉伯语、葡萄牙语、英语等非洲通用文字。香型方面,用非洲当地的果香花香,都是浓烈的爆香效果,符合非洲人奔放自由的个性。

美白功效更让他们感到神奇,洗一洗,就可以变得更白更亮丽。对此,中国肇庆尚进化妆品厂还推出非洲美白喷雾,此款非洲化的美白喷雾,立竿见影,不管水洗流汗,都不脱妆,亮白后的皮肤均匀自然,“微整形”的美黑效果,只是让黑妹子显得白一点,光亮照人一点,深受黑妹子的欢迎。(详情微信号:xhoem333)

三、非洲生活形态营销做到极致

自行车有后视镜,自行车配上照明灯,蚊帐的网眼大,非洲人兼用为渔网……这是有趣的生活形态镜头,不是电影,是实实在在的非洲新生活。

非洲对蚊帐的要求与国内有很大差异。非洲的伊蚊较多,这是蚊科中最大的一类,体态庞大,嘴巴长,最易传播登革热病。因此,网眼大的蚊帐在非洲颇受欢迎,每英寸仅150目,而国内的蚊帐普遍要300-400目。曾有新闻报道,非洲人会把蚊帐当成渔网来捕鱼,这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小故事。

非洲市场对产品的耐用、牢固性要求高,但结构简单,不需要太多装饰性设计,“白色的最受欢迎,样式也比较单一。”

东非的中上社会阶层,有一个首选目标,如果谁能买上一辆风凰牌自行车,像流星似地在马路上驶过,别人看着都很羡慕。皮实,耐用,而且聪明的非洲人让这一产品用途广泛。装上照明灯后视镜,中国自行车在非洲跑出租--简称包达。

总之,非洲市场是不一样的市场,精准掌握非洲人的生活形态,营销会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