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看過來!

深圳衛視製作的大型紀錄片

《大漠綠色夢》第三期

介紹了阿拉善鎖邊林的故事

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境內自西向東分佈着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沙漠幾乎佔據全盟三分之二的面積,土地荒漠化曾經高達93.15%,三大沙漠逐漸呈“握手”之勢。

圖| 阿拉善三大沙漠示意圖

鎖邊林踐行者發聲:

真正需要治理的是沙漠化

在騰格裏沙漠的深處,有一棵樹,被當地人尊稱爲神樹。三百多年來,這棵神樹在這片沙漠上與沙作伴,孤獨的生存了幾個世紀。

吳向榮每次來到神樹的邊上時,都努力的想去了解它,去聽它的心跳。

圖| 吳向榮與騰格裏沙漠“神樹”

吳向榮,中國綠化基金會騰格裏沙漠治沙示範基地負責人,他說沙漠不需要被治理!沙漠本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因爲有了沙漠的乾燥和海洋的溼潤,所以才形成了季風,讓潮溼的水氣能夠到了內陸。沒了沙漠,水循環該如何維持?所以真正需要治理的是沙漠化。

在種樹的過程中,吳向榮提出了“鎖邊”概念,就是用人工種植灌木的方法,沿着沙漠的邊緣種植梭梭樹,固定沙地,阻止風沙侵襲造成更大的破壞,鎖住沙漠侵蝕的步伐。

圖| 被“鎖邊”的騰格裏沙漠

每年4月,阿拉善軍分區駐地巴彥浩特附近的騰格裏沙漠中,都會出現一批特殊的植樹人。他們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職員,從一棵梭梭開始種起,他們持續植綠治沙,今年已經是第17個年頭了。

圖| 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職員種上一棵梭梭樹,澆水,待他日成林

令人敬佩的“治沙愚公”

拉起防風綠色屏障

黑城位於額濟納旗境內,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荒無人煙。

圖| 黑城遺址

今年73歲的蘇和老人,曾經是額濟納旗旗長、阿拉善盟的政協主席。2004年,他主動要求提前兩年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選擇額濟納旗“黑城”遺址的周邊植樹治沙。

10多年間,蘇和組織參與成功搶救天然梭梭林3500多畝,人工種植梭梭9萬多株,形成了一道長3公里、寬500米的綠色屏障,阻擋了風沙對黑城的侵襲。

圖| 治沙老人蘇和

新型防風固沙小能手

——巨菌草

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四大沙塵暴發源地之一,強勁的西北風推動流沙向東擴展,向緊鄰烏蘭布和沙漠的黃河傾瀉。

在烏蘭布和沙漠的邊緣,人們開始種植一種特殊的防風固沙新型植物——巨菌草。

這是一種生長速度極快生命力極強的優良草種。在沙漠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每天能長高4-6公分,4個月時間就能長到3米左右。它的枝幹彈性好抗逆性強,八九級大風吹過將它吹彎了腰,一夜之後又能恢復生機挺直腰桿。

圖| 巨菌草

巨菌草它最了不起的是擁有超級無敵逆天生長的根系。這些特別發達的鬚根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狀牢牢抓住沙地,再猛烈的風沙也別想把他們吹走。而且只要3個月後就能完全固定住流沙。

通過持續植樹披綠和保護,三大沙漠周邊形成了鎖邊防沙阻沙防護帶,阻擋了三大沙漠的“握手會師”。

圖| 如今的阿拉善

深圳衛視大型紀錄片《大漠綠色夢》由深圳衛視《探祕時刻》團隊製作,他們的作品紀錄片《通途》曾入選總局2018年首批優秀國產紀錄片目錄。

來源:深圳衛視微信公衆號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隊穩重觀點保持中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