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村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这显示了国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农村电商平台的政策扶持和鼓励,未来会大有可为。

农村电商发展环境须改善

目前,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商发展环境比较差,全国有4万多个乡镇、数十万个村屯,大部分偏远的农村依然保留着相对原始的村落聚集的特点,存在诸多不利因:一是村落分布相对分散,路途远,每个村最多几百人,有好多空心村,多数是老弱人口。二是地域差异较大,对于商品、服务以及文化方面的诉求都不相同。三是农业产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基本还是靠散户种养为主。四是生活习惯观念固化,对于新兴事物接受速度比较慢。因此,无论在经营成本、物流成本、规模化供给或采购等方面,都有改善空间。

消费环境升级让农村电商市场迎来巨变

从消费层面来看,一方面消费群体在变化,九零后将渐渐成为消费主力并开始逐步影响消费市场,目前,90后已成为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核心决策者,而这部分人群消费意识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将推动整个农村市场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回到农村老家发展,这就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从消费环境来看,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网络等软硬件的配套,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再加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节能补贴等等一些列的刺激消费,拉动了农村市场的经济增长,也让农村电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农村电商存在巨大商机

未来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市场将迎来巨变的风口。例如。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3530亿,2016年达到4823亿,同比增长36.6%,2017年全年已突破6000亿元。从增长数字与规模绝对值来看,农村市场的潜力在不断挖掘并成长。中国乡村人口6亿多人,占总人口的44%左右,但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33.1%,也不到城市的一半水平。从消费群体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渗透率依然在加速,而且人口红利还会持续两三年时间。从农村人均收入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高为农村消费奠定了保障。总体看,农村市场无论是生产物资、家用家电还是快消品,都有非常大的空白市场可以去挖掘。而随着农村商业环境的改善,也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与商家去关注这个领域与机会。马云就宣布,未来十年阿里巴巴将把乡村经济发展放到首位,京东也有大动作。

朋友们,农村广阔的电商市场等待我们去开发,还等什么呢,赶紧行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