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振兴农村的政策和农村承包土地三十年政策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如今,土地经营流转已成为常态,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经营权纠纷也越来越多,一直以来,农民是法律上的弱势群体,有很多农民对于法律知识不够了解,遇到纠纷不知道如何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农村土地经营权纠纷,在法律上国家都是有规定的,我们来介绍一下。

土地经营权纠纷解决的法律依据

土地经营权纠纷解决的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权属纠纷的解决途径进行明确的规定,先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处理途径,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调解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管辖部门

如果是土地经营权的权属发生纠纷,管辖部门为国土部门、县级以上政府、有管辖权的法院。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先行由县级国土部门调查、调解,如果能协商解决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可以解决定纷止争,节省人财物力,协商不成的,由县级政府进行裁决。往往一个案件由于历史原因解决难度较大,如果对政府的裁决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时间成本会更大。

如果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管辖部门为乡政府、仲裁机构、有管辖权的法院。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这是协商解决的最佳办法,往往发生纠纷不会是一方的过错,需要各让一步,才能解决,如果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下来,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一般是一只羊的纠纷会付出一头牛的代价。

如何避免发生土地经营权纠纷

农民个人要依法依合同行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土地所有者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更好的发挥调解,稳定,服务,监督职责,同时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工作,普及法律工作,帮助解决农民的期待和需求,将纠纷消灭在萌芽中。

相关文章